哲学引论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13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我的哲学论文

我的哲学论文

李美玲

一提起“哲学”,人们觉得似乎距我很遥远,也难怪,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真的令人眼花缭乱。搅得那颗原本质朴的真心,似真非真了,我们发现 “哲学”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它以不可争的的事实告诉每一个人如何去思,如何去做。不是这样吗?

其实我们思考问题,办每件事,都想达到完美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在运用哲学上的认知观和方法论。

生活中的哲学无处不在,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兄弟,哥哥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仪者,弟弟是天生的乐天派。在他们8岁那年的圣诞节,家人希望改变他们极端的性格,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给哥哥的礼物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礼物则是满满的一盒马粪。拆礼物的时候,所有人都期待他们的反应。

哥哥先拆开他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而且外面还下着雪!”父母正忙着哄哥哥的时候,弟弟迫不及待的拆开自己的礼物,房间里顿时充满了马粪的味道。出

乎意料,弟弟欢呼了一声,然后兴高采烈地东张西望:“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哪了?”

悲观者总以悲观的眼光去看世界,就算快乐在身边也无法发现;乐观者永远用乐观的心态接受人生,即使是虚幻之景,他的内心却能洋溢着巨大的快乐,尽管短暂,心中的欲念让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欲望让我们一直受缚,唯一能做的,只是将手放开,放下无谓的执着,就能逍遥自在了?

哲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哲学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枯燥和乏味,学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却没有好好的掌握哲学与生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所以在日后的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能充分掌握知识的外延性,对知识有一些延伸,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大家所关心的时事相结合,这样更通俗易懂,更能令人接受。

例如,现在热播的某一电视台的相亲类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它作为一档相亲真人秀节目,在2010年异军突起,收视率一再刷新记录,高居全国同时段综艺节目收视率榜首,节目中引发的婚恋观点激烈碰撞,也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非诚勿扰的热度,更集中体现在节目内容上,隔一段时间,总会出几个讨论话题以及争议嘉宾,比如说从开始的“宝马女”马诺,直言“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欢笑。”以及母女同场相亲,毒舌女之类,还有层出不穷的网友所谓的“极品男”,也被批驳成节目太过搏出位,迎合了公众的审丑倾向,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它所涉及的话题冲击着生活的各方面,激发着人们的梦想、好奇、批评和愤怒,这其实就是一个浓缩了的人生剧场,各自表演;在这个磨灭隐私、自我包装的时代,没有任何一面镜子比真人秀更明亮,更集中呈现自己的生命状态与生活态度,包括他们对金钱、爱情、亲情、友情、家庭、人性,更能映出人性的真实反映着各种各样人的生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简单的电视节目结合着教材更能够简单明了的阐述给我们,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价值观。

篇二:哲学人类学论文

哲学:一种存在的体验

08市场营销一班刘俊强D0853012515088647855

哲学是什么?生命是什么?这是古今中外众多文人雅士不断探索讨论的问题。哲学作为人类生存史上出现的一种思想的艺术形式,更多的注重人本身的思考性,反思性和参悟性。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本题的来源:哲学,一种存在的体验。

在更多的时候,生命的体现恰恰与哲学互补:生命是一种体验的存在。美国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写的《在路上》一书,描述垮掉的一代。书中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迪安、玛丽卢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吸大麻,玩女人,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也是我所认为的体验式的生命。把人生看做是一段不定的路途,由自己选择行进的方向,速度,伙伴,人生经历便是道路两旁的风景。但在这里不同的是,书中在描述的是一种消极的慢待生命的方式,把人生看成是毫无意义的退化史,所以去追求痛苦,让本身更敏感,更洒脱。而更多人倡导的是积极的对待生命,因为每一刻都如此与众不同,千万种的感觉同时作用于你,我们需要的是把这种对感觉的快乐延续下去,并持续为幸福。现在这种被归结为体验哲学。

追求幸福,是现今哲学大师们一致公认的人类追求的极限。但幸

福是什么,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到极限境地人类处于哪种状态还不是现代人所能解释的,就像顿悟的原因暂时还不能用科学精密的解释出来一样。任何事物总是对立的,就像黑对应白一样,好事看来也可以是坏事。如此,要证明哲学是一种存在的体验,那就必然要有一个命题与之对应,那便是,哲学,是一种真切的存在。这个命题由很多哲学大师提出来,说明人只有进入哲学,才是真正的存在。

人生最大的存在感不是总在自己经历人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更多的是,人在深刻反思,自我探索时所带有的自觉性,是真实体验存在的更好路途。我明白,很多语言没有一个人深深的思索和感悟,是很难达到一种统一的感觉,这是人之所以是与众不同的最主要原因。哲学,用这个文字表达出来,它的内涵,包含的意义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引用老子的话: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宇宙。首先,文字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从无到有,哲学也是。首先假定,世界是物质的,存在即为真实,那么哲学和上帝一样,在世界没产生前,就已经存在了,不管它代表什么东西,什么内涵,它都是一定存在的,是物质的。体验,作为名词的内涵,也是要先有事情才会有体验,一定是在发生什么,之后才有的体验。体验,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当中,一些能被人所感觉到,就像快乐的体验,去滑冰,唱歌;还有就是埋没于记忆深处,或者当时并没有感觉,而某一个时刻却突然记起,就像恐怖的地震,很多地震生还者虽然一开始表现很正常,但那种深深地痛苦却在之后表现了出来。

而存在作为一种状态,仅对状态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可以体验的感觉。存在的东西都在存在着,而不存在的东西是那种不可知论者或者形而上学者所讨论的东西。现代哲学里还有比较主流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认为,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这儿就是说,人,假如没有创造自己的过程,那他就不能叫做存在,只能说有。例如我只是一个植物人,没有任何思想和活动,只能说这个世界有我,而不能说我存在着。因为我现在只是通常意义上的一个生物,唯一不同只是样子上比较像人类。但如果我能说话,有思想,有属于人特有的本能,那我就可以说我存在着。

而哲学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人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的本源事物。

一切研究和学习哲学的人,都会追问这两个问题:“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因为,哲学就存在于这种追问活动之中。 这就回到了我们开头所讲的,哲学注重的就是这种思辨。存在,体

验,存在的体验,是真实存在的,本质是物质的,可能一些人感受到了并能表达出来,而一些人感受到了,却并不知它是什么东西,就像刚做的却忘记的梦一样。但不管怎样,一个人是否想活的深刻暂且不提,单就自我提升来说,哲学也是不可或缺的。总之,哲学是体验也好,是学问也好,是鸡,是鸭还是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哲学存在即有意义,希望所有人能真正的做一名生活的哲人。

篇三:专业哲学论文范文示例

专业哲学论文范文示例

描述:

[摘要]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能够代表彝族传统哲学和文化发展理论思维水平的彝族典籍文献《宇宙人文论》、《宇宙源流》、《西南彝志》、《土鲁窦吉》等,以元气、阴阳(哎哺)、五行、八卦、干支、河图(付托、联姻)、洛书(鲁素、龙书)等观念元素或范畴所构成的思想体系,记载了彝族先贤对宇宙起源、天地万物生成变化、宇宙结构等宇宙图景的理论观察或自然哲学的观念论述。彝族哲学与汉代天人儒学在基本哲学观念上的有机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方法上的类比推理两个显著问题上具有共同的观念特质或思维特色;天人感应和自然现象的社会伦理性质属性,是汉代天人儒学与建立在有机自然观和类比推理基础上的彝族哲学的两个最明显的思想观念区别。

[关键词]彝族哲学;汉代天人儒学;哎哺(天地、阳阴);五行;八卦

彝族哲学和文化可谓悠久丰厚,哲学观念和思想理论显现出与中原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交流融合关系,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理论形态较高的层面来看,《宇宙人文论》、《宇宙源流》(亦汉译为《训书》、《说文》)、《西南彝志》、《土鲁窦吉》(宇宙生化)等典籍,代表着彝族传统哲学和文化发展的理论思维水平,记载了彝族先贤对宇宙起源、天地万物生成变化、宇宙结构等宇宙图景的理论观察或自然哲学的观念论述,以元气、阴阳(哎哺)、五行、八卦、干支、河图(付托、联姻)、洛书(鲁素、龙书)等观念元素或范畴所构成的思想体系,我们尽管还未能寻觅到直接的资料来判定其形成发展的理论渊源,但它们至少与先秦至两汉间中原儒学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与互应,却是令人为之惊羡的。

一、彝族哲学丰富的元气、阴阳观念与《易传》及汉代天人儒学的契合

从彝族典籍《宇宙人文论》记载的内容与汉文古书中相应的记载内容作比较,有认为该著中“没有涉及宋代的理学,至少是宋以前写成的”。我们从包括《宇宙人文论》在内这几部彝族典籍(其成书年代可能还有很大差异)的哲学思想观念分析,其丰富的元气、阴阳观念与《易传》及汉代天人儒学确有太多的契合。彝典《宇宙人文论》载:“在天地产生之前,是大大的、空空的?无极?景象,先是一门起了变化,熏熏的清气、沉沉的浊气产生了。清浊二气相互接触??天地同时出现了。”(且对“无极”注释说:“?无极?,指天地形成以前广阔无边的混沌景象,古汉文记载宇宙的形成由?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Jk~t"?,与彝文记载??的概念相同。”

显然,彝族先贤是以“无极”为宇宙本源,而“无极”在中原先秦哲学中本是道家的思想概念,宋儒吸收并加以改造,周敦颐有“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之说,朱熹即把“无极”、“太

极”视为“虽有二名,初无两体”。我们再返回到汉儒的观念中来看,《易传·系辞》中的“太极”和《春秋》中的“元”等儒家经典中具有“最后根源”内涵的范畴,汉代时在道家思想影响下,曾被经学家作实体性的解释。如郑玄训释“太极”为“淳和未分之气也”(王应麟《周易郑注》卷

七),何休训释“元”日:“变一为元,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何休《公羊解诂·隐公元年》),但经典本身是看不出这种涵义的。即是说,汉代经学家或汉儒均以“气”训释儒家经典中之“太极”和“元”的概念。而在彝典《土鲁窦吉》“十生五成”篇也说:“清浊元气足,充满天地间,布满了大地,在那个时期,宇宙大地间,生宇宙九宫,独一在中央,确实真的啊。”“还不止这些,这青赤元气,春夏秋冬易,四季由天定,就是这些了。”巧彝族先贤以“清浊二气”演化“无极”,即原始“无极”(混沌)之剖判,分别为清浊二气;也以“元气”论宇宙之始。这些观念与汉代儒学的“元气”、“太极”观念是颇为契合的。彝典《西南彝志》(《哎哺啥额》)中,“啥”、“额”意即“清气”、“浊气”。“哎”、“哺”有“阳阴”、“天地”、“影形”、“乾坤”等多义。《西南彝志》说:“啥与额一对,他俩相结合。啥变为哎,额变为哺。”“最初的哎哺,是由阴啥,阳额形成的。阴阳交合变化,天地有天象时代,天地形成了。”

在彝族哲学的宇宙演化系统中。“无极”、“元气”演化为清浊(啥额)二气,继而有哎哺天地,其中贯穿着一个核心观念:阴阳。换言之,阴阳观念在彝族哲学中尽管还主要是一种实体性存在,但已显示出一定的抽象化程度。如《西南彝志》中反复出现的“阴阳交合变化”、“阴阳两结合”、“阳升阴降”、“哎阳与哺阴”等,这样的阴阳对立统一观念,在极其朴素直观和经验性认识的思维形式里,却孕育着向更高观念形态演变发展的理论种子。在与中原儒学比较的意义上,《易传》从道家的阴阳二气生万物的思想观念中,上升为具有抽象意义的,但主要还是表示自然界两类对立事物或性质的思想范畴——阴阳,《系辞》下所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其表现出理论上的升华、抽象为泛指任何两种对立的现象,如“一阴一阳之谓道”,“立天之道日阴与阳”。在汉代儒学中,阴阳的这些观念内涵被保留、承袭了下来,同时又增添了新的具体的内涵。阴阳作为两种气,在汉代儒学获得了属于空间结构的方位的规定性。“阳气始出东北而南行,就其位也,西转而北人,藏其休也;阴气始出东南而北行,亦就其位也,西转而南人,屏其优也。是故阳以南方为位,以北方为休;阴以北方为位,以南方为伏。”

阴阳位阴阳作为两种对立现象的表征,汉代儒学还赋予了尊与卑、德与刑等具有政治伦理性质的具体内涵。如董仲舒认为“阳贵而阴贱”,“故日:阳,天之德,阴,天之刑也。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宽而阴气急,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眦。阳尊阴卑在先秦已形成的阴阳观念中增益进方位的空间观念内涵和政治、伦理涵义,是汉代儒学的一种理论创造。彝族哲学中的阴阳观念,首先是表示清浊二气,

具有升降、结合的特征和规律,亦具有成为天与地、上和下的空间方位内涵,这些思想观念基本上完全契合于《易传》和汉代儒学,具有大致相同的理论水平和性质。而在阴阳观念的政治、伦理性内涵方面,彝族哲学的阴阳观念,其哎(阳)君哺(阴)臣、阳男阴女的政治、伦理性意识,则是远远逊色于汉代儒学而显得较为简单疏浅的。

二、彝族哲学五行论的宇宙图景对汉代天人儒学五行论宇宙系统的回应

五行观念是彝族哲学宇宙生成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极之元气,在“天地未产时,混混沌沌的,空空旷旷的;阴与阳二者,二者相结合,产生了清气,产生了浊气。”

清浊二气接触变化,产生天地;天地形成后,“清浊二气起变化,从四方漫到中央,金、木、水、火、土门门产生”l_¨,“?五行?包括了天地间的各种物体元素;?五行?自身变化成各种事物”。简言之,彝族哲学宇宙生成论的自然演化轨迹是清浊二气一天地(哎哺)一五行一万物。其中,在五行观念的这个思维环节,彝族哲学发散性地展开为多个方面:第一,世界图景的五行——五方观念。即在世界图景中属于空间结构的五方,其性质和特色以五行来体现,并分别由五行来主管。“东方木行青,南方火行赤,西方金行白,北方水行黑,中央土行黄”_3 J(眦,“五行中的木,它主管东方,掌握东方权;五行中的金,它主管西方,掌握西方权;五行中的火,它主管南方,掌握南方权;五行中的水,它主管北方。掌握北方权;五行中的土,生产宇宙中,它主管中央,掌握中央权。”彝族哲学的这种五行——五方观念,完全对应于汉代儒学。或者说,汉代儒学具有空间结构的五行观念基本被彝族哲学所备份下来。如董仲舒说:“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是故木主生而金主杀,火主暑而水主寒,使人必以其序,官人必以其能,天之数也。土居中央,为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

哲学引论论文

五行之义只是董仲舒具有空间结构的五行观念中,所突出出来的生杀寒暑润等道德属性,在彝族哲学中并没有得到复制。第二,人体的结构、生长发育及福禄威荣受五行支配。“当清、浊二气充溢,由?五行?而形成天地之后,随着?五行?的变化,形成人体的根本。?五行?中的水,就是人的血,金就是人的骨,火是人的心,木是人的筋,土是人的肉。在?五行?成为人体雏形之后,就开始有生命会动,仿着天体去发展变化,成为完整的人。”?在天地之间,天气与地气,金、木、水、火、土?五行?,门门都在变化呢。先从左边变化,又转向右边变化,左右交替往来变化,福禄就花蓬蓬地繁荣起来了。”彝族哲学中这种以“五行”比人体结构等具有感性经验特色的现象,显示的是突出的类比推理的感性经验特征,这是彝族哲学现

有典籍所显示的非常普遍的一种认识方法。汉代儒学也同样如此。不过,汉代儒学运思中的类比推理,表面上看来,具有十分明显的、甚至比先秦原始儒学还要粗浅的感性经验的性质,但实际上,这是汉代儒学哲学理性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它同时还具有一种理性的觉悟和很高的理性追求,即“天”或“天道”,并且认识到达到这一哲学认识目标是很艰难的,它要以易见难地推知“天道”、“天意”。汉代儒学所凸显的人格之天的神秘性和很高的理性追求与觉悟,基本上为彝族哲学所无,而汉代儒学建立在感性经验事实上的类比推理,难免其认识上的狭隘性和思辨能力的贫弱,却是彝族哲学与汉代儒学所共有的特征。

第三,五行相生相克。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彝族哲学和汉代儒学共同拥有的重要内容。彝族哲学中的五行相生关系,表现为《河图》之变,即“五生十成”。具体说,即天一变化生水,地二变化生火,天三变化生木,地四变化生金,天五变化生土,并且是“天一生水地六成,地二生火天七成,天三生木地八成,地四生金天九成,天五生土地十成。一样主管一门,这?五生十成?,是天地间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图形。”l1 J(㈣简言之,五行有相生的关系,《河图》中五行相生的顺序为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这种五行相生的关系,可以视为就是把汉代儒学中董仲舒将五行按木火土金水次序,提出“五行比相生”的观点,与宋易《河图》相结合并加以改造而成的。董仲舒说:“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眦五行相生“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对彝族哲学中的五行相克关系,表现为《洛书》之变,即“十生五成”。具体说,“《洛书》图:?一变生水,六化成之?(左变右化),?二化生火,七变成之?(右化左变),?三变生木,八化成之?(左变右化),?四化生金,九变成之?(右化左变),?五变生土,虚十四应?,这样左变右化。”“《洛书》的?五行?顺序是?相克?,即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这种五行相克的关系在汉代儒学中,董仲舒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春官司农(木)、夏官司马(火)、季夏君官司营(土)、秋官司徒(金)、冬官司寇(水)等五官(五行)失职,为解释对象,阐明五官失职则间相制约、诛克,比如“司马为谗??执法诛之,执法者,水也,故日水胜火”。?拼五行相胜而在《白虎通》卷二《五行》中还援用人的社会生活经验来说明“五行相胜”之义,例如“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克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在五行框架内填充进伦理道德⑨和社会政治的内容,是汉代儒学五行相生相胜思想的特色。彝族哲学的五行相生相克思想则多属有机自然观的范围,即使论及人的生命由五行主管,如“金、木、水、火、土,抚养着人的生命,五行相生就顺,就有福禄。”“五行的根底厚实,(人的身体就好)。若是寒暑时刻差错,饥饱不正常??五行相克,人体就会生病”,也仍然没有越出有机自然观的哲学范围。

三、彝族哲学龙书、河图所表达的八卦宇宙图式,以独具特色的民族智慧丰富着《易传》及汉代天人儒学的八卦字宙系统论

彝典《宇宙人文论》中有两种关于宇宙万物的世界图景。一种是上述的由清浊二气产生天地(哎哺),天地(哎哺)产生五行,五行生成万物;另一种则是二气——哎哺——四方八角——四时八节——五行——万物这种宇宙演化生成的过程,比前一种更为细致周详,增进了“四方八角”、“四时八节”这一时空环节和宇宙的时空结构内容。“四方八角”的“四方”,即南北东西;“八角”,即“八方”,也即哎、哺、且、舍、哼、哈、鲁、朵,这是彝族八卦。“四时八节”的“四时”,应是春夏秋冬;“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彝族哲学的八卦宇宙系统,在彝典《土鲁窦吉》中的“彝族八卦综合简表”和“后天八卦综合简表”全面地表达了。

此表下的“说明”为:“东南西北四隅的二、四、六、八偶数,与四方的一、三、七、九奇数并列,四时变通,中央的五生十成,相逢相克??”[?J(《土鲁窦吉》在该表前面还有一幅“鲁素”(洛书)之图,下亦附有“说明”:“?鲁素?彝族名称,其意即是?龙书?,相当于先天八卦。以老阴老阳为主体,南、北、乾、坤、壬、甲,九、一,是金生水;东、西,离、坎,丙、庚,三、七是木生火;东北、西南,震、巽,辛、乙,八、二是木生火;东南、西北,兑、艮,丁、已,四、六是金生水;五居中央,戊与癸生土,土生万物。“阴居于四隅,阳居于四方,阴与阴相生,阳与阳相生,阴阳分明相生相合,是十个月为一年的历法推理依据。”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