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列表页

比较文学论文格式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14  分类: 文学论文 手机版

篇一:比较文学考试论文范文

浅谈“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的文明相通性

异质性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华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作为东西方不通文化代表的老庄学说“天人合一”同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天合一”同样具有相通的跨文明异质性,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坚持传统老庄学说中的同时还能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然而,虽然这两种精神具有异质性而同时他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一、“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天合一”中的“天”

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天”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千字文》开宗名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时的“天”是一个浑沌不清的大园筒,先民们把“天”看成一种绝对的力量来崇拜;到了周朝,对“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文王作《易经》卦一:“乾。元享,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一个相当于河图、洛书的天园地方的宇宙,相当于“太极”阴阳两极相抱旋转的球,是一个造生万物的主体“一”。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天”写作'天'就是一人头顶“一”,“一”就是“天”,“天,颠也。至高无上”;老子庄子则把它与“人”联系起来,多指是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老庄的“天”多指与人类共存的自然,按造字会意拆字讲“天”字可有二种理解:(1)“一大”就是“天”最大;(2)“一人一”就是“天人合一”之意。“人”,按文字学看它由一撇一捺组成。按《易经》的观点这一撇一捺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抵抗,它是阴阳相斗相和的产物。按现在观点讲人是自然界中有智慧有意志的高级主体。在老子、庄子思想中“人”是相对于“天”的一个概念,还有很多新的意义,《庄子·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就有“人”意义的延伸。

按现代的理解则是,老庄中的“天”是至高无上的代表,人应该顺应而存在,自然万物皆是一样,要按自然规定的天命运转。

然而,与老庄不同的是,在希腊神话中,“天”并不是最至高无上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与“天”有着同等的地位。希腊神话精神强调“人天合一”,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人即是神,而神即是代表天,神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主宰着一切生灵的地位与命运。希腊神话体现了一种尚武的精神,崇尚力量,它更加侧重以自我为中心,鼓吹冒险、占有、自我满足的思想,所赞扬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人天合一的本位主义。原始幻想中最有力者是希腊的天神,是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能者。希腊崇拜力量和知识的精神最初表现为崇拜最有力的天神,希腊神话是以利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天并不代表一切,也并不是天主宰人,人与天地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有时还能控制天。

二、关于“人”的地位

老子庄子认为,在天、地、人的相互关系上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自然,杜绝人们自以为是,和“不知常,妄作凶”的行为。反对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人,更反对那些将政治强人与圣贤将主张、教条强加于社会与自然的主张。这是老庄“无为而治”、“ 大道自然”的“天人合一”。人应该要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同时要遵循天的规则。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低也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高一等,每个人都是顺应天命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地位一样的不同个体,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

也许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到,老庄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将“天”放在首位的,天就是一切,人必须要顺应天命。而在希腊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人天合一”精神则是将“人”凸现出来的,“人“与”天“同等重要,甚至超越了”天“而存在,它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

希腊神话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为为了获得功名利禄,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甚至走极端的做法。古希腊神话,因为它的肯定人欲,所以就非常注意个体的独立,个体的利益,所以就非常多的宣扬个

体性。希腊神话就向一出正在上演的社会剧,活灵活现,有立体的真实感,如对宙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等行为描写的欣赏笔调;如赫拉克勒斯完成了12件大事,最后被宙斯接纳成了永在的天神,终于成就了辉煌的人生业绩。正因如此,赫拉克勒斯在西方文化中成了个人奋斗的典型。而在《奥德修记》中,更加侧重对冒险、征服和占有的赞美,充满了来自金钱、美女、奇珍异宝的诱惑,这类故事在希腊神话中大有文化原型的意义,如阿伽门农率众从遥远的希腊千里迢迢奔赴特洛伊,除了复仇和征服,更重要的目标则是珠宝财富和俘虏,以及能带来更大财富的东方贸易市场。借助神的形象,表达“人定胜天”的思想。

总之,在希腊神话中,回荡着一个由奋斗指向占有的主旋律,那就是对自我中心的推崇,对冒险占有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这可能也是西方社会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理念的最早根源。

这也许就是老庄学说和希腊神话各自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差异最大的一点。

三、文化相通性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东西方文明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而她们同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比较文学中常说的跨文明的异质性。

首先在于对人的价值的认同上。老庄学说虽然是把“天命”看得高于一切,但他同时也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利益。比如他们的“无为而治”。老庄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人。希腊神话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更是对人的利益的维护。只是两者维护人的利益的程度不同而已。

其次在于对天的权利的肯定上。老庄哲学主张顺应自然变化,人不能试图去强行改变自然,而是应该在自然所赋予的权利下生活,天道自然才是一切。希腊神话中,将天的权利赋予到了神的神上,而神具有着不可亵渎的权利,其实他也只是天的权利的一种变异而已。

四、小结

无论是老庄学说中的“天人合一”还是希腊神话体现的“人天合一”的人本主义都具有着不可否认的长处与有点。我们应该在遵循天道自然的同时,充分保护个人的合理利益。在坚持老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辩证地学习希腊神话中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精神。“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有着相通的跨文明的异质性,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将东西方文化实现互补,辩证吸收精髓,这样才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篇二:比较文学课程论文格式范例

论电影《通天塔》的边缘人物视角与叙事结构分析

专业 :XXX学号:XXX 学生姓名:XXX

【内容摘要】 电影《通天塔》讲述了一个有关冲突和隔阂的故事,这篇论文从影片的边缘人物视角出发,展现影片中的四种边缘人物的生存窘境以及与这四种边缘人物相对立的中心人物和中心社会,解读这四种边缘群体生存的绝境并对造成边缘人物窘境的原因进行思考,结合影片独特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电影的四段式块状结构和交叉蒙太奇的运用方面对电影进行分析,把多变复杂的叙事结构与电影的边缘人物视角相连接,在视角与结构的联系中,展现电影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 通天塔;边缘人物;四段式块状结构;交叉蒙太奇

引言

《圣经·创世纪》第11节记载:那时全天下的人的语言都是一样的,为了传扬人类的名,他们决定建造一座通向天的塔。上帝为了阻止人类接近自己的狂妄,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于是人们的感情再也无法沟通,思想也无法统一,人类的冲突与隔阂由此产生。电影《通天塔》借用圣经的隐喻,显示了冲突与隔阂无处不在,而当社会的主体与主流与边缘发生冲突与隔阂时,边缘应何去何从?影片将这一视角放注于此,展现了边缘人物在中心世界与中心人物的压迫、威慑中无法沟通无法获取理解的绝境。影片由一把枪引起,摩洛哥的小孩在试枪时不幸打中到这里旅游的美国人苏珊,由于苏珊受伤不能及时回家,又导致墨西哥保姆和苏珊孩子们的深入险境,以为是插曲的日本哑女千惠子迷失的生活境遇却又在冥冥中导出了这把枪存在的原因从而把故事连成一片。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阶层的人物身上,他们在各自的边缘里奋力挣扎。在中心与边缘的对抗中,影片利用独特的叙事结构将不同边缘的人物绝境放在多维的空间内交叉展现,凸显了人物边缘的欠缺感和不安全感,极力争取却沟通无果的悲愤与无奈。

一、 电影《通天塔》的边缘人物视角

边缘人是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处于群体之间的人。

社会地位的改变能使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发生改变。他的所属性是不稳定的,因此产生紧张感、失落感,表现出过分小心、谨慎、自卑感和不敢自作主张,

对自己的天性进行抑制等。影片的边缘人物视角主要表现为影片将叙事的“眼”放在了四种不同的人物身上,展现他们艰难的生存环境与苦楚内心世界。本文将对影片如何展现以及展现的是哪一类边缘的人物进行解析,并结合影片深刻的社会性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影片的边缘人物分为四类:儿童(贫穷落后地区的儿童)、妇女(缺乏尊重、不受保护的女人)、残疾人(被忽视的残疾人)、移民(惨遭制度迫害的移民)。他们由一把枪为轴心串联在一块儿,在不同的空间里显现各自内心的紧张与失落、谨慎与自卑,以及他们充满隔阂与冲突的生存空间。

(一)被危险吞噬的天真——边缘儿童

影片的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到摩洛哥的荒郊野岭,看着摩洛哥农村一幅落后凋零的景象,凸显的却是人物内心的无奈、冷漠与生存、希望的流连。而这幅宁静的画面也在孩子无知的嬉闹中结束。一位老实巴交的摩洛哥牧民买了一把猎枪,并把这把猎枪交给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在猎枪的威慑下,保护家里饲养的羊群。接过猎枪的摩洛哥孩子是多么的激动,当孩子带着枪放羊时,哥哥开始怀疑起这把枪的性能,弟弟为了证明却不幸射中了苏珊,一场世界性的政治、文化、人性的较量在此展开。看着孩子因天真无知所犯下的错,本应该获得原谅,甚至是不需要用生命换取原谅,可是当这样的悲剧被误解、被扭曲后,孩子只有被迫接受这本不应该扛下的罪。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的摩洛哥小孩生活的环境是贫困的国家的贫困农村,他们生活的世界只是面对基本生存挑战的世界,而这一世界带来的威胁性、挑战性、选择性也只是最原始的社会性表现。在现代文明与全球化的主题中这样的生存环境地处边缘,而儿童在人类生长结构的区间内相对成人的中心世界也地处边缘。同是影片中的小孩,洛哥农村的小孩与同在影片中出现的美国夫妇的小孩,一个是贫困落后、缺乏教育、缺乏关爱过早扛过家庭负担的孩子,一个是发达文明、教育良好、充满关爱无忧无虑享受童年的孩子,相比之下,影片中摩洛哥小孩更是边缘的边缘。

“尽管每个儿童都依赖社会的帮助,他仍然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既给予又索取的世界,这个世界既期待你去适应,又给予你的生命以满足,他的本能因为遇到障碍而感到困惑,因为征服而感到痛苦。”①仰望“中心”, “边缘”的挣扎是生存的挣扎,只为努力适应边缘世界带来的困境。

(二)因受伤而戒备,因戒备而隔膜——女性处于边缘世界的内心独白

本片的故事背景跨越三大洲、四个国家,人物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美国的理查德夫妇。①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M].陈太胜,陈文颖译.北京:国际出版公司,2007.31

他们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物质生活丰富,育有一儿一女,又雇有一保姆,应该说他们的生活很美好。但是当看着这对夫妇坐在摩洛哥小摊休息时,虽然互相凝望,可是眼神流露的却是寂寞、孤独、苦闷,看似最靠近的两颗心,却在最远的距离。影片中妻子面对丈夫总是很紧张,丈夫建议妻子试着放松,妻子说“你以为我没尝试吗?”丈夫一语道破“你还不愿意原谅我吗?”尽管影片没有说明丈夫做了什么样让妻子生气的事,但这句简单的“你还没原谅我”就说明苏珊受到了伤害,而这个伤害是由丈夫带去的。也许丈夫是想借这次旅行的机会,让彼此好好想想,缓和与苏珊的关系。可苏珊的心伤并未治愈却又遭到枪击,双重打击并于一身,在这样雪上加霜的境遇里,苏珊作为女性,面对婚姻的伤害,爱人的伤害,社会的不平等待遇的伤害、以及意外受伤的伤害等,以这样的弱者形象出现,暗喻女性在男权社会是弱势群体,是边缘人群。“男人一直不断的努力要支配女人,而女人也相应地不满于男人的支配权。由于两性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因而很容易想象这种持续的紧张会导致精神的不和谐以及严重的心神不安,会对双方都造成异常的痛苦。”①女性为丈夫,为家的付出超越②对自己的爱,对社会的贡献也占据不可估量的分量,当付出变成泡影,获取的只有伤害时,女性唯有选择最本能的武器——戒备。苏珊在受到丈夫的伤害后同样的选择了戒备,在丈夫面前的紧张是她戒备的外现,而当戒备一旦形成,夫妻间的隔膜也随之形成。

同样以女性形象出现的日本哑女千惠子,也是作为这样的弱势群体,在母亲自杀身亡、缺乏与父亲沟通的伤害中,在渴望爱、渴望关注却被无情抛弃的伤害中渐渐的戒备起来。她用身体换取关注,却拒绝内心的靠近,这样畸形的行为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害怕、渴望被爱、渴望被关注。

影片中的女性都处在神经脆弱的状态,这种脆弱是因为在同样的社会里,尊重、爱、信任、平等、理解大都都给了男性。女性则缺乏尊重、缺乏爱、缺乏信任、缺乏平等、缺乏理解。男女的不平等待遇将女性推向了边缘,成为了弱势群体。

(三)消声的迷失——是身体的缺陷还是社会的缺陷

无声的世界里,渴望爱、却苦于无法沟通。当上帝关上声音之门时,千惠子也关上了自己的心门。看着在繁华世界里攒动的人们,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她留下来,为了找寻自我的价值,找寻社会的存在感,千惠子开始用极端的方式利用自己的性向吸引男性的关注。①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M].陈太胜,陈文颖译.北京:国际出版公司,2007.97

当看上她的男生走近她时,无法沟通却成了两人继续交往的障碍,男孩就这样离去,渴望爱,却又再一次被抛弃。气愤的千惠子脱下了自己的内裤,向对面的男孩露出自己的下体,尽管获得了对面男孩们的关注,但也只是短暂带有嘲笑意味的关注而已,而她为此付出的除了裸露的下体还有脱下的尊严。当一个人需要以尊严换取关注时,这是这个世界的悲哀。千惠子的“闹剧”继续上演,可发现越靠近她的人就越快步的离开,她极度渴望找到依靠,却不知道她的依靠在哪儿。当她找到所谓的朋友时,朋友给的威士忌和摇头丸让她获得了短暂的解放,得到了暂时的块乐,嘈杂的舞池中,千惠子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在错乱的灯光中她慢慢的陶醉了,释放了,也忘却了,可越在快乐的时候,越感觉到内心的孤独,大家都融入的世界,唯独她触摸不到。渐渐的她醒了,抓不住的方向的她,只有迷失在这无声的世界。当她看清这样的方式也无法让自己解脱、释放时,她将最赤裸的自己献给了那个警察。她只想用这样的方式找到一个精神的慰藉,而警察拒绝了这样的方式,但却给了她需要的关注。当警察给她披上外套并拥抱她时,千惠子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渐渐地她的心门开始打开。当她告诉警察关于母亲的死时,看着那个警察的眼神,她知道真正的有人愿意接近她,聆听她,在温暖和爱的触动下,千惠子也开始面对自己的父亲,面对这个世界。

那些带着器官或身体缺陷来到这个世界的个体,相比健全的主宰着这个世界的个体,他们是被忽视、被遗忘、被伤害的边缘。在社会竞争、社会关注的浪潮中他们是不被考虑,甚至是不被接纳的群体。这样的景象和社会现实不得不把他们赤裸的推向边缘。

(四)白天不懂夜的黑——制度的严酷与人性的温情

理查德夫妇的孩子由墨西哥籍的保姆照看,由于主人受伤不能按时回家,而保姆埃米利亚又必须去参加自己儿子的婚礼,在亲情与职责的抉择之间,埃米利亚无法做出判断。因此她只有带着美国小孩去墨西哥参加儿子的婚礼,本以为当去当回不会发生什么事,岂料在黑白的对峙中,“白”是那么的决绝、武断,“黑”是那么的无力、脆弱,输赢不言而喻。埃米利亚带着孩子在从墨西哥回美国的路上受到了美国边境警察的盘查,美国警察的怀疑和不信任让埃米利亚的真诚沟通变得那么无力。埃米利亚的侄子在惊慌之下选择了奋力逃脱,结果使埃米利亚和孩子们身处荒漠。尽管这些事来得猝不及防,但身处绝境的保姆还是对这两个孩子不离不弃,在她的心里早已把这两个孩子视如己出,她对孩子的爱超越了工作和职责,是人与人相处最真挚的情感。当找到警察却找不到孩子时,焦急、失落、难过写满在她的脸上,就像一位母亲丢失了自己的孩子那般痛苦、无奈。而这些深厚的情感,在美国的移民部门看来什么也不是,只是就结果主观的判定而已。对于美国移民署来

说“非法劳工”就是埃米利亚这些人的代名词,危险、恐怖、仇恨是这些人的主要特征。而这些都如实的反映了在强势的美国眼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都要提防,对这些国家和民族充满的歧视和偏见。对埃米利亚的最后裁决也只是蛮横的驱逐出境,埃米利亚对于这样的裁决感到非常的无奈,她的申诉就如她的呼吸,尽管是生命的最后搏击,但却那么的无力。“我在那里生活了十六年,我在那里租有房子,我的工作、我的一切都在那里”。而冷酷的美国政府、美国制度却让一个付出了一切,创造了一切的人离开她的一切。这对埃米利亚显然是不公平的,但对于处于世界中心的美国,他们的关注只能给美国这个白色中心,他们以制度、法律为威慑的借口,任意的践踏黑色的边缘世界,对人性有关注却没有尊重,黑色的边缘世界只是有所需求时拿来作秀的玩意儿。

二、 造成电影人物边缘性的社会根源

(一)“东方主义”的沉思

“东方主义以欧洲有关的上帝、人、自然、社会、科学和历史的思想来研究伊斯兰以及亚洲其他文明,并且,它们始终如一的发现,非西方文化和文明是劣等和落后的。”①

“对西方而言,亚洲一直代表着遥远、静寂、陌生的寻域;伊斯兰乃欧洲基督教桀骜难驯的敌手,为了使其驯服,东方首先必须必须被认识,然后必须被入侵和占领,然后必须被学者、士兵和法官们重新创造,这些将古老东方被遗忘的语言、历史、民族和文化重新发掘出来用作——在现代东方人的视野之外——评价和统治现代东方的工具。”②

尽管影片的拍摄背景跨越三大洲,四个国家,但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重点却集中在“东方”。人物方面,除了美国夫妇和美国小孩其余的主要人物都是具有东方特征的面孔,而这对美国夫妻和她们的小孩的经历也主要是在“东方”。在影片中,东方的世界相对西方在经济上是贫困的,在文明发展程度上是落后的,在人性的关注上缺乏的。而这些对比都刚好突出西方的富裕,制度的完善,人情的温暖,这样的视角实际上是在凸显东方世界的边缘性。

影片借美国夫妇的眼,其实是西方的眼,它们走近东方,来到荒凉孤冷甚至有点麻木的摩洛哥看的是东方的凋零景象、对人权的肆意“践踏”。苏珊不幸被枪击中,开枪的是天真无知的东方小孩,这暗指东方充满了原始的野蛮,而西方是无辜的受害者。这把枪尽管来自东方最文明的“代表”之手也逃脱不了东方深入骨髓的残忍与野蛮。墨西哥保姆带① [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M].马雪峰,苏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

②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19

篇三:比较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考核性质:开卷考查 考核类型:小论文 考核时量:120分钟 考核题目:

比较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评分标准: 1、标题:10分 选题范围;选题新颖

度;文字提炼。 2、意义及研究现状:20分。 意义分析透彻度; 研

究现状了解程度。(500字) 3、论述思路(结构):40分。中心突出;思路

清 晰;结构完整;标题提炼精准。(二级标题) 4、主要观点:

20分。观点明确,观点正确(300字) 5、参考文献:10分。格式规范;数

量(5条以上) 三、论述思路: 前言:一个备受关注的中西文化交流事件

一、 爱情主题下的重合与交错 1、爱情至上的主题诉求 (同) 2、中国式的爱情变调 (异) 3、

文化观照下的中西爱情观 (文化探源――结论) 二、女性意识中的契

合与背离 1、“自卑自虐”的女性心理(同) 2、

主体意识的强调与缺位(异) 3、文化观照下的中西女性意

识 (文化探源――结论) 三、审美风格上的趋同与陌生1、紧张

激越的艺术追求 (中)2、清空宁静的意境营造 (西)3、中西美学背景的差异 (文化)结语:文

化误读与艺术策略 (结论)与《赵氏孤儿》当年在欧

洲所引起的接受冲击波相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当代中国所引发的反响

也许算不了什么,但相同的接受方式却极容易让人将这两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

特殊“事件”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谓相同的接受方式是指将异国的作品通过嫁接、

改编,整合成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新作。这是一种创造性接受。当年中

国戏剧家纪君祥的剧作《赵氏孤儿》被伏尔泰改编成了西方式的悲剧《中国孤儿》,

而如今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成就了中国当代影视

新人徐静蕾的同名电影。该电影最近在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上获了一项大奖并引起

了中外媒体、网络及观众极大的热情与关注,因此,该事件就不应仅仅被看作是

年轻艺人心血来潮的某种尝试,而应被看作是中西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一次深度

碰撞,它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同样意味深长。笔者实在不能责怪

改编者,因为改编者所呈现的这份“空洞的爱”,是其潜在的“文化基因”造成

的,或者说是无法避免的。老北平四合院中的特殊氛围,琵琶曲制造出的独特意

境,使改编者不得不时时确认着自身的中国人身份,因此,表达起爱情来不免有

些心虚和气短。中国人历来不善于表达或者是羞于表达爱情。在传统文化中,“爱”

这个字眼从不指向“男女之情”,倘若要表达爱情,也不过用“<a

name=baidusnap0></a>相思</B>”或者“相知”这样模糊含混的词语来指代,即

使是表达爱情最为直率、最为热烈的乐府诗《上邪》,也不过说到“我愿与君相

知”这个份上。当然,笔者在这里最想指出的是,中西文化在爱情这一问题上存

在的差异决不只体现在表达上,其根本差别是对“爱情”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比

较而言,西方人更注重爱的过程即“恋情”,中国人则更注重爱的结果即“婚姻”。

翻开西方文学史有关“爱情”题材的篇章:无论是《十日谈》中的爱情故事,还

是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无论是斯汤达、托尔斯泰等现实主义作家对爱情生活的

描写,还是拜伦、雪莱、普希金等浪漫主义诗人的爱情诗篇,我们不难发现,西

方作家写男女之事总是喜欢写“婚前情”、“婚外情”,他们偏好在恋爱过程上做

文章,且极尽渲染铺张之能事,然而一旦言及婚嫁则嘎然而止。比较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题:《从 透视中西妓女形象》 二、选题的意义及

研究动态 《金陵十三衩》是当今影视界一部相当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

塑造的一系列妓女形象更是引来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除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感悟

式点评外,学术界也发出了相应的声音。《电影评论》 《文学界》分别刊登了高

超的文章《金陵十三钗人物身份刍议》;徐钢的《金陵十三钗是爱国主义还是情

色生意》;杨兰的《平等的受难和受难的不平等:从女性视角看 》等,这些文章

都避开了题材、主题、艺术手法等问题,而把焦点集中在“妓女”形象上。不过,

这些评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形象塑造的成败而言的,目前尚未有从历史文化的广角

角度来看待妓女形象问题的。本文将从影片的妓女群像的特征出发,回溯中国文

学中典型的妓女形象,并在中西文学乃至中西文化的比较中,进一步认证中国文

学艺术中妓女形象的特征及其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相信这项研究对于研究《金

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来说是一个突破,在关于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妓女形象的

研究方面也应该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看法。 三、研究思路(提纲)

一、“十三钗”:惊世骇俗的妓女群像 (一)妓女群像的人性光辉1、乐观

朴素的人生态度2、知恩图报的侠义心肠3、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二)妓女群像的独特气质1、独立自由的精神品质2、开放洒脱的

性格张力3、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二、妓女群像的文学透视 (一)中国

文学妓女形象扫描 1、侠肝义胆赵盼儿 2、刚烈坚贞杜十娘 3、情

义双全李香君 4、自我救赎陈白露 (二)比较视域下的中西妓女形象 1、

苦涩忧郁与乐观大度 2、软弱退缩与果敢不屈 3、自甘堕落与自我醒悟

三、中西文学妓女形象特质的文化探源 1、妓女行业的制度特色 2、性

观念的压迫与歧视 3、压抑与反抗的反相关系 三、主要观点 1、《金陵

十三钗》中的妓女形象具有惊世骇俗的人性魅力。 2、《金陵十三钗》中的妓

女形象的人性魅力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 3、中国文学中的妓女形象比

西方文学中的妓女形象有着更完美的 人格特质,在女性形象方面形成

一种倒挂现象。 4、性观念的保守与妓女行业的制度特点正是刺激中国妓女

反向而行的根本原因:极度的压迫和更严酷的生存状态使中国妓女

越是压抑越是反抗;无所失去也无所顾虑;无所顾忌中也更容易潜

回到人的本质层面。 四、主要参考文献:[1]陈思和.《文学中的妓女形象》.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02:114 ;116[2]文史精华编辑部 编.《近代中国

娼妓史料》下卷.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01:346;470;277;315[3]

邵雍.《中国近代妓女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max.book118.com:23[4] 朱

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8:122[5]李东阳等

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七十九,旌表.广max.book118.com:158[6]江晓原.《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海南出版社,

2010.7:134[7] 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河南出版社,出版日期:

111 * *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的开题报告 ? 一、论题:民

族文化身份与国际意识的碰撞及调和――《一个

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中国当代的接受二、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艺术文化事件的介绍和评价 2、研究状况介绍 3、自

己研究的特色和意义 (学

比较文学论文格式

术意义,现实文化意义)

四、主要观点: 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被改编事件,是中西文化在当

代语境下的 一次深度碰撞。 2、 作为当代人的“多元文化”背

景,使创作者有意识向“国际话语”靠拢,但民族文化身份又使她自

觉和很努力地进行着“中国式”的表达,由此,中 西文化中的许多元

素,尤其是中西文化中不同的爱情观念、女性意识以及美学原则等在

这里实现了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交汇与碰撞,与此同 时也实现了彼

此间各自文化特质的认证与彰显。 3、 关于《来信》在原著和改编中呈现出

来的种种文化和艺术上的差异,笔者以为,这既包含有某种文化层面

的“误读”,同时也不排除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策略。 五、参考文献:

[1]《三人书简――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书信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158. [2]陈明辉 .《爱情换了地方没那味道》. 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5

年1月9日. [3] 韩耀成 .《茨威格精选集??编选者序》.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

年:15. [4]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舒昌善等译 . 三联书店 . 1991年版: 86 .民族文化身分与国际意识的碰撞及调和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中国当代的接受摘 要:茨威格的小说《一个

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当代中国获得了一次“特殊”的接受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这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史上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在这次异质文化的深度碰撞

中,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更在彼此的衬托和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