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泊船瓜洲前两句的意思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7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1)

《泊船瓜洲》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小学语文 语文S版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结合画面、音乐、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作者用“绿”的精妙,反衬作者的思乡之情。3、通过意境的创设、拓展资料的展示、用适合诗的情感的旋律唱古诗,来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情怀,顺势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2、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理解重点词语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有描写春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脆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有写借明月而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等等;通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积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书湖阴先生壁》等等,而且这首古诗是本课要学习的第三首古诗,经过前两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总结、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解释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这些都为学习这篇古诗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诗意,感悟诗情.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难点:释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用意是本课的难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谁能背诵一下?是呀,远离家乡的游子,常常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诗《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首古诗,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学法,谁记住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按照这种方法来学习古诗。

活动2【讲授】讲授:

一、解释题、知诗人。

1、“泊”是什么意思?“泊船”呢? “瓜州”指什么? “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

2、介绍诗人王安石

二、抓字眼、明诗意

正确流利读古诗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24页,自己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得正确流利。 师:同学们在读得过程中,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

(1)找出多音字(课件)

(2)提醒注意翘舌音,指名读古诗。

(3)强调“间”的读音

(4)同学们,读古诗除了要读的正确流利,还要读出它韵律和节拍,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你能有节奏的来读一读吗?

A、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有节奏的读一读,画出这首诗的节拍。

B、指名有节奏的读。

C、指名读、齐读。

师:读诗,我们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还要尽可能地读出它的韵味来,当然,要想读得有味道,就必须先理解古诗的诗意以及它蕴含的感情。

理解诗句意思

师:现在,我们就先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你有好的方法吗?(查字典、查资料、结合注释和插图、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边读边想象等等)

(1)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小组内可以相互学习、讨论、交流。

(2)合作汇报

A指名读一二句古诗。

(一)学习一、二句

师:师:我们先来汇报前两句诗,说说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瓜州”“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以及钟山是作者的第二故乡。

(2)理解“一水”“一”指一条,“水”指长江水“一水”就是一条长江水。

(3)理解“间”是隔开的意思(京口和瓜州被长江隔开了)

(4)理解“数重山”“数”是几座的意思“重”是重重叠叠的意思。“数重山”就是几座重重叠叠的大山。

师:引导学生看图(课件)师讲解“京口”、“瓜州”、“钟山”的位置,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交代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先读读这两句诗,在指着图示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5)总结学法:同学们,刚才我们先理解了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再把这些重点词语融会贯通就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那现在,我们接着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下两句诗。

(二)学习三、四句

B、指名读三、四句古诗

师:说说这两句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1)引导学生理解“又”是又一次,第二次的意思。“绿”是吹绿的意思,“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春风又把长江两岸吹绿了。

(2)引导理解“何时”就是什么时候。“还”就是回家的意思。“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到家乡?

(三)完整的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四、入诗境,悟诗情

师小结:是呀,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谁来说一说?(思念家乡)对啊,这是一种思乡情。(板书思乡情)

师:从哪些词句中你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呢?请和同桌交流交流。

1、体会“一水““只隔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离家乡只隔着一条长江和几座大山,诗人离家很近,离家越近他就越思念自己的家乡。

师:同学们,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当时交通不便的古代真路途很近吗?(不近)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要想回家得越过一条长江,还得翻过几座大山,那时候还没有火车汽车飞机,诗人得爬山涉水的,非常艰辛,其实,路途非常遥远。

师:是呀,真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可诗人却为什么认为很近呢?只是一水和只隔呢?谁能谈谈你的体会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是诗人太思念家乡了,虽然身在旅途,但心系家乡。是这实际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差距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

2、感情朗读

(1)试着练读

(2)指名读

(3)范读指导“一水”重读,“只隔”重读语气上扬,数重山语气稍重慢一点,充满感情回味无穷

指名读,齐读。

3、体会“明月”

生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用明月表达思念之情。

你能吟背用明月表达思念之情的的诗句吗?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明月千里寄相思!

4、体会 “绿”

(1)、播放江南春天美景的视频

江南的春天美吗?诗人用一个字就描绘了出来,哪个字?(绿)

(2)读小故事王安石改字

师:同学们王安石用了这么多字来描绘江南的春天,最后反复推敲用了“绿”字,你能用哪些字来替换绿?(吹、来、经、进)

师:大家觉得哪个字用得好?(绿)为什么?

引导生理解:

(1)“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一片碧绿、五彩缤纷的颜色,写出了色彩美

(2)江南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动态美,

(3)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和赞美之情。

师小结:是呀,一个“绿“字,既写出了江南春天的色彩美、动态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用词是多么巧妙啊,也正是由于这个“绿”字,使王安石炼

篇二:泊船瓜洲的诗意

篇一:泊船瓜洲的诗意

泊船瓜洲的诗意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泊船瓜洲》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án):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篇二:泊船瓜洲

篇三: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全诗的大意是: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老师: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流。

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累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二、知诗人,解诗题

(一)知诗人

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简介王安石。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使学生了解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二)解诗题

学生:理解“泊”的意思。进而解题: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师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三、读诗文,明诗意(一)轻声读诗,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二)同桌交换意见。

(三)师生合作读诗文,解诗意。

1、指名读诗,引导读准”间、重、还”。

2、共同动手正音。

3、理解“数重山”中“数”的意思。

老师:看来从瓜州到王安石的家乡钟山就一条(横向的)河、几座山的距离,离得很近了,往下读。

学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理解“绿”和“还”的意思。

绿:吹绿、染绿。

还:归、在本诗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师:现在这个“还”的音你能读准了吗?

5、回过头复习“泊、间、数、绿、还”几个字的意思。

6、再次轻声读诗,然后拿出课堂笔记本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写成后交流。 诗意:(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四、入诗境,悟诗情

1、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诗描绘的画面。

老师: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吹醒了柳树,吹来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闭上眼睛想象春风带给江南什么样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们积累的好词佳句哟。 学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2、体会诗人用词的传神

老师:春风给江南送来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诗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读时耐人寻味,那就是---“绿”,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相信你会更进一步的感受出诗人对词的推敲及用词的准确传神。

3、读中领悟诗情

老师: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自由读诗,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相关的词句。

学生:自由读诗,读后发表意见。

4、老师小结:“一水间,数重山”足以感受出诗人归心似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能马上回到家乡的惆怅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恋乡、思乡

之情。

四、总结学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五、背诵、默写古诗

1、小声试背、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赛背。

2、打开作业本默写古诗。

五、作业设计

1、默写古诗

2、小练笔: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话描写出来。(如果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写景的好词佳句会更好。)

六、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一水间 归心似箭 数重山

又绿

何时还

恋乡思乡之情 惆怅

篇三:泊船瓜洲赏析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2、(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泊船瓜洲前两句的意思)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chóng 8、绿:吹绿了。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简介:

张籍(767-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

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注释:

欲: 想要

作: 写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复恐: 又担心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临发:将要捎出(信)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鉴赏: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三、四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

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译诗: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长 相 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①那畔②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③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①榆关:山海关。

②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③聒:声音嘈杂。

(1)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2分)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分,答出两句2分,答出其中一句1分)

(2)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2)“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4分,画线处各1分)

9.词中“一”“身”二字极其传神,请简要分析。

答案: “一”字: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而且使文字呈连续不断之势,词风更加缠绵。“身”字: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之情。

10.纳兰性德的词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真,请以本词为例简要说明。 答案: 这首小令情真景真,意境天成:它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以白描手法绘景,用语朴素,自然真切。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