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基作业】10-黄文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

07计机2班 黄文源072311015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试图建立一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反映时代精神和当代中国实践发展要求、吸收当代科学、当代哲学优秀成果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陶德麟、汪信砚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出版),用哲学关注现实、用思想传递时代,从对历史、时代精神、当代实践这本“书”解读入手,提出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背后的深层根本问题,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与方法进行研究,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生点。

总体来讲,马克思主要是在哲学论战中,在辩证理解和对待自己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关系中,在反映时代精神、实践要求、科学成果和哲学成果中,来开辟哲学道路的;在哲学发展与创新方面,更关注当时实践、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最高成果。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进一步行走的道路;要真正获得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资格,就必须以当代实践、当代科学和当代哲学为立足点。从这个意义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根本路径。

这本书立意与思路清晰,那就是在面对、分析、汲取和概括当代实践、当代科学和当代哲学发展的最高成果的基础上,既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观和哲学观,又力求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面对当代实践这一问题上,本书取得的最新成果是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本书首先揭示了当代实践的特点,即具有“大”技术中介系统——大技术、大规模和大效应,且向科学化、知识化方向迈进。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即关于当代实践的全球意识、未来意识、人类意识。以此为前提,本书又进一步研究了当代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和谐、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性及其合理性实现和当代实践的主体性条件等重大问题。

在面对当代科学这一问题上,本书取得的新成果即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本书首先揭示了当代科学的特点,即科学研究的活动规模巨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当代科学体系深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整体化;当代科学的发展表现出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一体化趋向。以此为基础,本书建构了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关于当代科学的系统观、产业观、当代科学的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观。接着,又进一步研究了当代科学体系中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当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当代科学的功能等问题。

在面对当代哲学这一问题上,本书取得的新成果是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首先,分析了哲学的现代发展和当代特点,即当代各种哲学派系之间互相渗透相容的趋向十分明显;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以及现代哲学的传统探源十分突出;东西方哲学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当代哲学的深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及其一体化趋向尤为显著。之后,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这就是: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哲学的使命与功能不仅

是认识世界,更主要是改变世界;现代历史条件下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的“世界哲学”。根据这种理解,并汲取当代哲学的最新成果,本书认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应是:关于当代哲学的时代意识;关于当代哲学的批判意识;关于当代哲学的世界意识。以此为基础,本书进一步分析了自然哲学的当代命运、社会历史哲学的当代命运、人的哲学的当代命运、科学哲学的当代命运、道德哲学的当代命运、宗教哲学的当代命运、艺术哲学的当代命运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发展等问题。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进行了反思,在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发展,阐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这就是:强化民族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强化世界意识,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世界化;强化人类意识,自觉捍卫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实际出发,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修正、丰富。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一成不变的、僵死的、封闭的体系的观点,本身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过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离不开这个传统,今天,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同样离不开这个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共产党人永不过时的看家本领。它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理论思维的光辉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想要站在时代前列、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也离不开理论思维。理论思维就是通过理论(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等)来分析判断事物并把握其本质的抽象思维。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高度的抽象性,对具体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抽象概括,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深刻的批判性,对已有的理论、观点不迷信、不盲从。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两个特点使哲学被冠以“智慧之学”的美誉。一个具有较高理论思维能力的人,能够高瞻远瞩,拥有宽广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着眼大势全局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理论思维的光辉典范。它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基础,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有助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不合时宜、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树立求实思维;它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出发,强调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树立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和开放思维;它坚持事物的永恒发展,强调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推陈出新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树立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它坚持事物的矛盾运动,要求认识事物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抓住典型,统筹兼顾,有助于我们树立“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等等。我们干好一切工作所必须的“理论基础”、“世界眼光”、“党性修养”,无一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思维的指引和滋润。

坚定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永不过时的看家本领,关键在于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死记硬背经典作家的原著,不是生吞活剥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核心是掌握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任何一种哲学都代表着一定的阶级利益,为一定的阶级服务。毛泽东曾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

则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是为少数精英服务的特权理论,它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只有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如习总书记所讲:“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就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唯有如此,我们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就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所以,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宗旨意识,坚决守住理想信念的主线,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实践者。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总书记强调,“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用世界观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使抽象的哲学理论能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掌握它认识世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还要掌握它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观点,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和认识相统一的观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常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要求坚持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瞻前顾后,多角度、全方位看事物,力戒坐井观天的片面性工作作风;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不断地解决矛盾,要求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要求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我们认识国情、党情,把握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和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鲜明的实践本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鲜明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哲学最主要的标志。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

的任务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提到首要地位。实践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离开实践,人类的认识无法产生、发展;二是强调哲学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正是在实践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实际出发,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修正、丰富。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一成不变的、僵死的、封闭的体系的观点,本身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我们看到,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从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再到习近平,始终立足本国国情,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它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实践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出发,不能从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断出发,也不能从原著的只言片语出发,一切只能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时、因地制宜,不断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力戒形式主义。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不是从表面现象或主观愿望去判断,关键要看它是否真正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国情、世情相结合,检验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效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点,在面对复杂国际国内环境、肩负繁重执政使命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学哲学,用哲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奋力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篇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当代理解

第一章 绪论: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当代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经常发现,他们处于一种相当尴尬的处境中:他们不得不一再地向读者和听众表明,他们所使用的概念不仅具有与平常人不同的含义,甚至他们相互之间,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也有分歧。例如,对“哲学”概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的理解就是这样。

可以聊以自慰的是,这种尴尬并不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者才有。凡可以称得上“哲学家”的研究者,几乎都有不同的概念系统。其中有的哲学家,如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海德格尔,使用的甚至是普通人所根本不懂的、至少是极为晦涩的语言。与他们比较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同样众说纷纭,但对于普通人而言,马克思主义者的语言至少更为亲切。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个个地加以克服。在本章,我们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哲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理解哲学的?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些本质上属于“哲学观”的问题,我们才能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细节进行研究。

不仅不同学派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哲学观,而且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以上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回答。我们的答案充其量只是这许多种回答中的一种。我们并不打算强迫所有的人接受这些答案,更不要求读者在生活中照搬这些答案。任何人都不能用别人的脑袋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让每个人自己在生活中思考生活。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认为不存在无主体的哲学。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许多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这种观点能否站得住脚,要请读者自己评判。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这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如同几乎所有的哲学问题一样,对于这一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公认的统一答案,而是有多少种哲学,就有多少种答案。有的评论家甚至夸张地说,“你问一千个哲学家‘什么叫哲学’,有可能得到一千零一种答案”,这是因为有的哲学家在一生中对于哲学的看法有重大变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少把自己的理论称作“哲学”。他们比较一贯的观点,是把他们的理论中被我们称为“哲学”的部分称作新的“世界观”或“历史观”,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方法论。他们本人宁愿把“哲学”这一称号给予他们之前的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在他们看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一种致力于“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致力于解释世界的“哲学”是根本不同的;改变世界需要的不是“哲学”,而是科学。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通常把他们的这种新的世界观称作“科学”,而不是“哲学”。我们今天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显然是在一种扩展的意义上使用“哲学”概念的。在我们看来,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学”,而是生活科学。生活科学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旧哲学,也不同于其他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一、什么是哲学

几乎翻开任何一本哲学书,你都会读到:汉语中本来没有“哲学”一词,日本近代学者西周首先用它来译西语中的“philosophia”一词,后来“哲学”这一术语便在汉语世界流传开了。“philosophia”一词源自希腊语,是philein(爱)加上sophia(智慧)构成的,意即“爱智慧”。

能够流传,说明这一术语具有生命力。事实上也是这样,从哲学产生之日起,直到今天,关于哲学的“爱智”性质,一直没有多少人认真地加以怀疑。所以在抽象层面上,对于哲学的“性质”看来并没有很大的分歧。然而,一旦涉及哲学的对象,分歧就出现了。人们异口同声地说,“哲学是爱智之学”;但如果问:哲学是“关于什么”的智慧呢?原来的一致意见便不再存在了。开始是七嘴八舌,逐渐有越来越多张嘴加进来,终于变成一阵嗡嗡声,再也听不清人们说些什么了。

古希腊哲学产生之初,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由此形成了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即关于“自然”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人和社会,由此形成了关于社会和人生的智慧。中国哲学基本上一直延续自己的传统;西方哲学到苏格拉底为止,出现了由对“自然”的研究到对社会和人生的研究的转向,但这一转向并没有最终完成。这使得西方对社会和人的研究一直从属于对“自然”的研究,或者准确地说,人们以研究“自然”的方法来研究人和社会。科学从哲学分化出来之后,同样的倾向再次表现出来:首先形成的是自然科学,以后,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才形成人文社会科学。甚至直到今天,人们在谈到“科学”时,心目中所想的,也主要是“自然科学”。

我们之所以给古希腊自然哲学之上的“自然”加上引号,是因为作为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象的“自然”与近代以来作为自然科学对象的“自然”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既包括近代以来人们心目中的自然,也包括人们心目中的人和社会。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自然”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重要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自然”,实际上是自然和人的“自然”方面,而这一方面是适于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正因为如此,才能从古希腊哲学的传统中生长出近代自然科学,和部分以自然科学为典范、被有些人称为“准自然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出现以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以后我们将详加讨论。在这里我们仅限于指出,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哲学的研究对象由“自然本身”转向“对自然的认识”(主要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这就是有名的“认识论”转向。以认识为对象,意味着由强调客体走向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较为极端的,还走到了片面强调主体的这一面。到当代,有一部分哲学家又由认识论走向语言论,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认识,而是语言。如果说,认识论强调的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语言体现的可算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哲学对象的演变,势必造成人们对哲学具体性质看法的改变。虽然哲学在抽象层面上仍然被公认为爱智之学,但在哲学的具体性质方面,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哲学是世界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哲学是科学。有许多哲学家认为,“世界观”与“科学”是不相容的:世界观就不是科学,科学也必定不是世界观。因为世界观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而科学则以世界的某个部分或某个领域为研究对象;由于研究对象不同,世界观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截然不同:科学追求严格、精确,因此必然采取实证的方法;而世界观则大而全,因此必然采取思辨的方法。从结果来看,科学的结论都是可以验证的,而哲学的结论则最多只能停留于假说的层次。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以上所有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片面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把他们的理论中被我们称为哲学的内容称作“世界观”,又称作“科学”。这就意味着,在

马克思主义者眼中,世界观和科学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对立。世界观既可以是科学的,也可以是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者眼中的哲学必然与其他哲学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科学的世界观所研究的不是与人无关的世界本身,而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即人在其中生存和发展的世界,它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社会和人,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既不是自然界,也不是社会和人,而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即生活。从研究方法看,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科学的世界观所采取的是严格科学的方法。它是对生活世界的整体研究,但整体研究并不必然采取思辨的方法。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是在对思辨方法的批判基础上建立的,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它称作“唯物辩证法”。与通常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解的唯物辩证法追求对对象的精确严密的把握,因此被他们当作“科学”的方法、“经验”的方法。

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界观,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而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新的科学,是“世界观”和“科学”在新的基础上的统一。由于按照传统观点,世界观与科学是截然对立的,所以在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世界观,也不是科学,而是一种“非驴非马”的东西。而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传统的“世界观”和“科学”之所以处于对立状态,是因为它们都只是不完备的世界观、不完备的科学,都只是科学世界观的预备阶段。

科学的世界观不同于旧的世界观之处,在于我们对于原初世界的原初性思考。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何为“原初世界”?第二,怎样的思考才能算是“原初性”思考?第一个问题涉及哲学的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原初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这是一个由人的生命活动、活动主体和活动对象组成的世界。正因如此,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仅限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世界”,甚至主要不是对象世界,而是哲学研究者的生活世界。这里涉及的是哲学的反身性(或主体性)问题。它意味着:哲学不是研究者对于自身之外的世界的思考,而是对于包括自身在内的世界的思考。这种思考本身实际上是哲学家的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哲学必定是相对于特定主体的哲学,必定是“我的”哲学、“你的”哲学,或“我们的”哲学、“你们的”哲学,而不是无主体的哲学。马克思主义者理解的哲学不是那种与人的生存漠不相关的思辨理论,它提供了一条每个人思考自己生活的道路。

第二个问题涉及哲学思考的性质问题。所谓对原初世界的“原初性”思考,表明并非对原初世界的任何一种思考都是哲学思考。尽管我们强调哲学研究是哲学家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但不能反过来说凡是生活着的人都是哲学家。从理论上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但并非每个人生来就是哲学家。要成为哲学家,就必须接受特定的方法论训练,以便能够回到“原初性思考”的轨道上来。所谓“回到”,意味着人们曾经能够进行原初性思考,后来丧失了这种能力。哲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就是帮助人们回到原初性思考的轨道上来的方法。

二、哲学的研究对象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原初世界。

所谓“原初世界”,有两层意思:第一,它指的是作为整体的“世界”,而不是世界的某个部分或领域;第二,它是研究者生活于其中的“原初”世界,是研究者的生活世界,因此包括研究者自身在内。

哲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某个部分或领域的分门别类的研究,而是对世界整体的总体性研究。把世界划分为各个部分,分别进行研究,这是各门具体科学的事情,不是哲学的事情。从大的方面说,可以把世界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二是人和社会。对前一方面的研究形成自然科学,对后一方面的研究形成人文社会科学。从小的方面说,自然界和人又可以

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方面,从而形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生活世界。它既包括自然界,又包括人和社会,而且是在人和自然的总体性联系中,把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的。在哲学家看来,生活世界是原初的存在,不能分割和固定为它的各个部分。离开自然界研究人,正如离开人去研究自然界一样,得到的只能是关于客体的知识,而不可能是生活的智慧。

“生活”有广义、狭义之分,这里所说的“生活的智慧”取其广义。在狭义上,所谓“生活”,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广义的生活则指这种生命活动所产生的一切。广义的生活有它的主体,这就是生活着的人;有它的对象,这就是人在其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可以称为“周围世界”;有它的实质和核心,这就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之所以在其狭义上被我们迳直称为“生活”,就是由于它是全部生活的实质和核心。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①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生

活世界的存在论结构。然而遗憾的是,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都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指示。有的研究者只是抓住“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并在这一意义上强调“唯物主义”;有的只抓住“现实的个人”,在这一意义上谈论“马克思主义人学”;有的只抓住“他们的(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在这一意义上谈论实践本体论。相比之下,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三者的结合,但却没有看到,“一些现实的个人”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活动”,这实际上描述的正是每一个人的生活世界。

人们也可以把生活的主体或对象从全部生活中分离出来、固定下来,作为具体科学的客体。具体科学对其客体进行的是纯理论的研究,它可以完全抛开其客体与生活的实践关系。但生活本身不能单纯作为客体,不能对生活进行纯理论的研究。一旦对生活作纯理论的研究,生活就不再是生活了。它变成了僵死的、没有生命的存在。对生活的研究,必须在保持其生命形态的前提下进行。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这当然不是说,不能研究它的各个部分,而是说,对部分的研究必须放在与整体的联系中。也就是必须对其各个部分进行总体性研究。显然,对生活的各个部分的哲学研究与具体科学研究仍然是不同的。

作为原初世界,哲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人所面对的世界,而且包括研究者自身。自然科学家有自然科学家的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家有人文社会科学家的世界。这些“世界”如同每一个具体学科的世界一样,是从生活世界派生出来的。生活世界才是原初的世界。各个世界从生活世界派生出来的次序有先有后,所以它们与生活世界的距离也有远有近:首先是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从生活世界中独立出来,成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其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被划分为各个不同的领域,成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即理论的客体;再次是各门具体科学通过对自己的对象的研究,各自形成不同的理论世界;最后是这些理论被应用于现实,重新成为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因此,生活世界的原初性,不仅表现在其他各个世界都从中产生出来,而且表现为所有这些“世界”最终都要回归到生活世界。

由此看来,自然科学家眼中的“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的自然界,不仅不是原初的生活世界,而且甚至不是从原(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初的生活世界中直接分离出来的自然界。它是自然科学家在对从生活世界中分离出来的自然界进行理论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界,是一个理论自然界。如果把原初的生活世界称为一级世界,把从生活世界中分离出来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称为二级世界,那么,自然科学家眼中的自然界充其量也就是三级世界。哲学研究的不是二级世界或三级世界,而是原初世界,即生活世界。不能把关于二级世界或三级世界的理论,与哲学理论混同起来。相反,既然具体科学的世界是从生活世界派生出来的,那么,生活世界就成为具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页。

体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根据,具体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就必须由生活世界来证明。

传统世界观是一种“无主体的”哲学,表面上看,它也把“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但它所理解的世界其实只是二级或三级世界,它的对象其实只是客体对象,不包括研究主体自身。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世界是研究者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研究者的生活世界,因此不能把研究主体从这个世界中分割开来。

说传统世界观“无主体”,当然不是说它真的没有主体,而是说它缺乏对研究者自身的自我意识,缺乏对研究活动本身的反思。这些哲学家们研究世界,但在他们看来,世界是在他们之外存在的。这种想象中的外在关系使他们相信,有没有他们,世界都照样存在,他们的研究活动当然就更微不足道了。由于他们所研究的,不是他们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原初的生活世界,这样的研究所能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对世界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而不可能成为生活本身的一个直接的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在原初的意义上,“世界”和“人”并不是相外的:哲学研究者本身就处于他的世界之中;同样,世界也不是在人之外存在的,世界只是人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可能有独立于世界、在世界之外孤零零地存在着的人,也不可能有与人无关的世界。任何人都与他的世界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

说人离不开世界,这谁都可以理解;说世界离不开人,可能就会遭到许多读者的反对。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所教给我们的是相反的东西。按照自然科学,世界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远在人类出现以前很久,自然界就已经存在了,而今后,不管人类是否灭亡,自然界还将永远存在下去。怎么能说“人与世界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呢?

然而,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自然科学视野中的自然界是从生活世界派生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近代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界并不是“现实的”自然界,而是“抽象的”自然界,不是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而只是实验室里的自然界,甚至只是人们(特别是自然科学家)思想中的自然界。用我们的话说,近代自然科学眼中的自然界只是一个从生活世界中派生出来的世界,而不是原初的生活世界。这是一个从来就存在的、不受人的活动影响的、一成不变的、因而是非历史的自然界,是一个理论世界。而现实的自然界则是一个生成中的自然界,是作为人的活动的前提、对象和结果的自然界,是人类历史中的自然界。自然科学家眼中的自然界是对现实自然界的抽象,把前者凌驾于后者之上,是本末倒置。

这意味着,并非只有一个世界,而是存在着多个世界。自然科学家有自然科学家的世界,艺术家有艺术家的世界。有的哲学家甚至认为,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世界。按照这种看法,由于人有个性,所以每一个人的世界也各有其个性。但在我们看来,当今时代还不是一个每个人都各有其个性的时代,因此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有个性的世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多数人都不过是平均化的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只有少数特立独行的人才有自己别有洞天的生活世界。本章一开始所谈到的“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哲学”,主要原因在于真正的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否则,就会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只能共有同一个世界。

在所有这些“世界”的关系中,生活世界才是原初的世界,自然科学家的世界、艺术家的世界都是从生活世界衍生出来的。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必须首先活着,然后才能从事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活动,才能形成科学世界和艺术世界。在自然科学的世界里可以没有人,例如,我们谈到,“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存在”,这显然是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但既然自然科学世界是从生活世界衍生出来的,那么,就不能以对自然科学世界的研究代替对生活世界的研究,不能以派生性研究代替原初性研究,不能以自然科学代替哲学。实际上,即使自然科学世界也只是一个相对于共同主体(自然科学家)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无主体的世界。

世界观所研究的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既然如此,人本身就不能被排除于世界之外。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