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热点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4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

1.问: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可以从内容和历史使命两个方面来回答。首先,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侧面论证和解决共同理论主题——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具体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理论观点。两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验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指向,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预测和描绘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了科学。综上所述,从理论内容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理论层面论证和展示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论命题,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使命——解放无产阶级及全人类来说,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自然对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社会对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马克思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下,如何解放无产阶级;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前景与方面的描绘。三者从时间、空间、条件不同的维度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总之,无论从理论内容,还是历史使命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也通过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彼此联系展现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

2.问: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为什么在这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前苏联社会主义还会解体?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终极理论,由于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面临着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境况。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解决新问题,并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获得丰富和发展。但前苏联社会主义自斯大林伊始,教条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顾前苏联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前提已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历史前提有所不同,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教条地搬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描绘,形成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斯大林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种种社会矛盾,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本身已

经远离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恰恰是非1的、教条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面对着西方社会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大举压境,不仅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而在“新思维”的指导下,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指导作用,这才是前苏联社会主义解体的真正原因。

3.问: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吗?还有没有别的标准?

答: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存在其它的标准。当然,这并不排斥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的作用。可是,逻辑证明尽管重要,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逻辑证明的前提、规则、结论,仍然要通过实践检验去确定其真理性与科学性。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必要补充,却不能代替实践检验,也不能脱离实践单独进行。具体的实践有局限性,实践检验认识只能是一个过程,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因此,在坚持实践标准时,要防止把实践标准简单化。

4.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否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5.问: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企业里,价值是不是唯一的由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先进的机器设备是否也能创造价值? 答: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企业里,商品的价值也只能是由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先进的机器设备并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因为机器设备并不是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不能离开其他生产要素(特别是人的劳动力)而独立存在。机器设备的开发和应用离不开包括科技人员、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众多的“总体劳动者”的艰辛劳动。机器设备的开启、监视、调试、信息处理和检修等,也都离不开人的劳动。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只是作为“物”的要素、作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的价值可以通过活劳动转移到商品当中去,但它本身不会创造新价值。现实生活中,采用先进设备的企业之所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能实现较多的利润收入,原因主要在于,先进的机器设备虽然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却可以大大提高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在某一部门劳动生产率既定的前提下,如果哪一个个别企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就会大大高于部门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其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社会价值,而商品在市场上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因此,采用先进设备的企业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就可以获得超额的价值补偿,获得较高的利润收入。

6. 问: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来讲是不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问题,马克思向来是非常辩证地看待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方面具有破坏性,但另一方面也具有建设性。因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吃一堑,长一智。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正是从不断的危机中,资本主义才得以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致力于解决问题,采取措施不断地防范问题的发生,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危机的实质在于:它不仅意味着再生产过程的矛盾的暴力爆发,还意味着这些矛盾的暴力的、暂时的、局部的解决。他同时指出,作为暴力的解决,它表现为使资本主义生产暂时恢复平衡,为生产力新发展扫清道路。这就是说,经济危机对于资本主义而言不见得全是坏事,虽然方式上比较“暴力”,但它有助于再生产恢复“健康的、正常的”联系。

具体来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建设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危机促成了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危机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可是有实力的大企业却可以利用这一时期来重新装备企业,改进技术,率先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用新机器、新厂房、新设备来代替旧机器、旧厂房、旧设备,以求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这无疑促成了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物质基础。其二,经济危机促使资本主义不断调整和改革。如正是因为1929-1933年大危机的爆发,才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才使得国家更多地通过各种宏观调控的方式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也才使得西方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建立起来,也就是资本主义各国在保证资本对劳动的统治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生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也才使得西方各国出现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发展。

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会促使资本主义发生一些变化和调整,但马克思强调,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是不可能最终消除的。因为经济危机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产生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7.问:“福利国家”是否能成为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入口处”?

答: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真的改善雇佣工人生活水平过低的状况,而只是为了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便使得资本家赚取更多的利润。无论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怎样的福利制度,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的两级分化现象,更不能从根本上铲除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的经济根源。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属性依然是资本主义性质,它的建立不是为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入口”,而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8. 问: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

答: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在理论上从空想变成科学,

形成为严整的科学体系,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伟大历史作用。实践证明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是不容否定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奠定了哲学基础,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发展的理论起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问题”,它以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涵盖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领域,具有宏观的总体性。科学社会主义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只有通过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显示其历史作用,才能转化成变革现实的物质力量。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是指导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行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科学。

9.问: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

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重要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著名论断,揭示了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我们称为“两个必然”的重要思想。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我们把这个论断概括为“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思想。这两个重要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两个必然”是社会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两个决不会”的逻辑结论。第二,“两个必然”实现的内在逻辑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产物;“两个必然”的实现进程不是一条向前延伸的直线运动,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发展。这是一个同步的渐进过程。当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殆尽,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条件也就完全成熟,“两个必然”也就将全面实现。第三,“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必然性与长期性的辩证统一,不仅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曲折性,而且揭示了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0.问:当代资本主义主要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答:1、在生产力方面,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使得生产力快速发展

2、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与调整

一是产权关系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⑴股份制经济发展以及股权分散化。股份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之一,扩展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几乎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⑵国有经济发展。

二是劳资关系出现了管理民主化的趋势。 三是分配关系上出现了收入分配社会化的趋势。 3、阶级结构和社会阶层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4、上层建筑领域,当代资本主义在坚持资产阶级根本统治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政权结构、法制建设、管理经济和社会的形式等方面都作了调整,资本主义统治能力增强,社会的民主水平和法制水平进一步提高等。

11.问:当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发生新变化?(原因)

答: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形态,在当代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新科技革命是引发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直接动因。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力内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第三,先发优势与现存国际经济分工的影响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经济条件。

第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与斗争是当代资本主义变化发展的国际政治条件。

12.问:全球化视域下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答: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第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工人阶级受剥削被雇佣的阶级地位没有变。第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改变。

2、从全球化不断演进的视角考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后危机时代这一全球化的新形态如影相随,将其置于后危机时代语境下进行深入考量可以更清楚地把握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阶段性特征与实质。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虽然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却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些新变化正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也不同于列宁所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它是资本主义自身扬弃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有不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鲜明特征、作用机理和运行方式。其作用和运行的实质在于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为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所作的局部性调整和变革,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因而不可能最终摆脱经济危机,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更大程度的经济危机,直至私有制、资本主义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同时,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还表明在资本主义肌体内部,已开始长出一些“新社会因素”,这标示着资本主义自身也在逐渐变质,调整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其生命力在不断衰弱。

第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全球化内部各种力量之间重新博弈的必然结果。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主导全球化的进程,维持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导致了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全球化内部各

种力量之间的深刻矛盾,最终导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在危机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力量受到极大程度的削弱,各种新兴力量、社会主义力量、反全球化力量得到相对加强,这就使得在各种力量的重新博弈中,资本主义整体实力的下降和被迫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变革,使得全球化向着更加公正、均衡、合理、多赢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从长远来看: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本质上作为“建立在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基础上的本末倒置、头脚颠倒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来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但在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产业资本丧失了它在经济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金融资本成为统治一切的经济和社会的力量”。必然加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金融帝国之间、金融帝国和‘债务国’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以破坏性的方式消解全球结构性矛盾,使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充分表明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也很有可能是最高和最后的阶段。

13. 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如俄罗斯、日本等的关系

答:(1)原理内容:矛盾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对立性和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各自的作用

(2)分析矛盾: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两个大国在经济上既存在相互的依赖,同时也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从同一性方面看,较大的合作空间,相互依赖较强。但两国存在利益上的分歧,本着互利互惠和双赢的目的,两国的经济在相互的合作与斗争中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3)中国的选择:在斗争中求生存,在对话中求发展。 14.问:人的认识为什么能够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答:(1)认识具有物质基础。人的认识能力首先是一种遗传性的获得。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是物质自身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受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支配。

(2)认识具有实践基础。人类本身及其各种感官和思维器官,都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产物。(3)认识的科学基础。科学理论不仅指导人类扩展和深化对世界的改造,而且历史地扩展和深化人类的认识系统。

总之,人的认识以概念的辩证运动来表达和描述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从而正确地反映事物,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15.为什么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答:(1)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鲜明地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其根本要求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者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巨大优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关注民生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更是将“人民”举过头顶,最后谈及党建部分,“人民”二字就出现了20次之多。充分体现了我党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优秀传统。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未来愿景

16问: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 答:(1)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含义

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的活动构成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阶级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形态、阶级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不同,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从量的规定性上,人民群众是指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在任何时代,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成员。从质的规定性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社会力量或人们。

所谓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个人即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是社会群体的“细胞”,没有一定数量的个体就不可能有群体。而个体也依赖于群体。离开群体和社会,任何个人都无法存在和发展。按照个人在社会发展中起作用的大小不同,个人又分为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历史人物,即在历史上留下明显痕迹的“知名人士”,按其对历史影响的性质,又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2)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作用

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最后,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承认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热点

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特别是承认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甚至起重大的影响作用。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其一,在性质上,推动或阻碍历史进程;其二,从影响的程度上,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其三,从结果上,局部改变历史进程的面貌。

(3)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总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不是天生的或神秘的超人,他们是自己时代的产儿,是特定阶级的代表人物。因此,历史人物必然要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会直接导致英雄史观。

17.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理论是真理?

答:(1)共产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过艰苦探索、科学论证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

(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进步的。共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的大量事实中,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尽管在当代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还没有实现,但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关于共产主义,具有三方面的含义:其一,它是一种科学

理论或思想体系;其二,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其三,它是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这种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行动。世界上自从有共产党起,就产生了共产主义运动,就有了共产主义实践。

(4)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

18.关于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

答: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21世纪不仅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一是中国、古巴、越南、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苏东剧变后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马克思主义的重新传播成为当今国际政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在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正在重新集聚。四是亚洲、非洲特别是一些拉美国家在饱尝新自由主义苦果之后,左翼政府纷纷上台执政。

总之,社会主义在21世纪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在国际交往中,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

19.如何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答:科技进步对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双重效应:人类从科技进步中既可能得到幸福,也可能惨遭灾祸,这取决于社会条件。它要求人们不仅认识到自己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而且要按照我们时代的进步理想和价值目标,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要有效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20.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答: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是由当时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所决定的。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正掀起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发达国家正迈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中国依然中贫困中徘徊。中国共产党毅然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当代中国命运攸关的时刻,改革开放既是摆脱我们党和国家所处严重困境,实现从困境中重新奋起的唯一选择,又是赶上新一轮科技浪潮,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汇入世界文明潮流的必然选择。

篇二: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问题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社会生活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生活又是人的社会生活,因此社会发展规律虽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但社会发展规律并不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而正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没有人及其活动就没有社会及其发展。在人的活动之中实践活动是最根本的活动,社会发展就是人的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及其发展。

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进行活动互换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实践过程又是物质与观念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己意识的关系。所以,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所以,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在所有的实践活动中,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的作用。生产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构成了人类的存在方式,生产实践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变革和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都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因此,物质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为什么肯定与否定的矛盾这么重要呢?看看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就明白了。

肯定和否定是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肯定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它肯定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他物。所谓维持事物的存在,也就是促使事物处于量变状态、相对静止状态、平衡和稳定状态。

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也就是破坏事物的稳定和平衡,使事物从量变过渡到质变。例如: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肯定方面,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方面。遗传是生物物种的肯定方面,它促使物种的性状保持不变;变异是生物物种的否定方面,它促使物种旧的性状的灭亡和新性状的出现。

(2)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首先,它们的区别和对立,表现在肯定和否定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完全相反的作用。 肯定方面的作用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在该事物还是新事物,还有存在必然性的时候,肯定方面的这种巩固和稳定事物的作用就是积极的;然而,一旦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从新事物转变为旧事物时,肯定方面的这种稳定和巩固事物的作用就是消极的。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的一段时间是革命的、先进的,但在当代,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保守力量。否定方面的作用是促使事物灭亡,亦即转向自己的对立面。从发展的角度看,否定方面始终起推动事物发展的积极作用。

其次,它们的联系和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结和相互包含。一方面,没有肯定就没有否定,没有否定也就没有肯定,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另一方面,肯定中包含否定,在

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有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因为,任何肯定的事物中都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因素,如此事物才能发展,旧事物才能变为新事物,例如生命中每时每刻都有死亡因素;由于肯定中包含有否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肯定就是否定。例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战争的肯定也就是对和平的否定。恩格斯说:“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之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否定不是纯粹的否定,不是绝对否定,不是把事物完全消灭,而是在肯定事物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消极过时因素的否定;并且否定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肯定。推翻旧世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新世界,革命是为了建设。

☆马克思:“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正确理解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把握辩证否定观的前提。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方向和道路。以上定义和解释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论述,并且"发展"这个概念已经包含变化的方向(即向上)。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完成了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把前阶段发展的一切成果中有用的成分保留了下来。因此,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原事物,简单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是形式的回复、内容的发展,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事物发展的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即新的肯定阶段,反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起伏性和曲折性。

第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上升性和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不可逆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趋势。前进性就是指事物运动的方向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上升的。由否定之否定所构成的一个完整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扬弃,克服和舍弃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要素,保留和发扬了旧事物合理的、积极的要素,并且增加了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因而每一次否定都是把事物推向较高的水平或阶段。这就是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

第二,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表明了事物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两次否定才是一个完整过程。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这两次否定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发展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一个曲线的过程。这就是发展的曲折性和迂回性。

第三,事物的发展结果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和回归。这就是发展的复归性和周期性。事物

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完成了一个运动周期。在这一个周期的中间环节即否定阶段既和初始阶段即肯定阶段相对立,又和最后阶段即否定之阶段相对立。它作为前后两个环节的共同对立面事实,说明初始阶段和最后阶段具有某些共同性,重复初始阶段的某些特征和特性,仿佛复归到原来的出发点。但这不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复归,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复归,不是本质上的复归,只是某些外表特征的复归,不是内容上复归,而是形式上的复归,不是回到原来的旧事物,而是产生新事物,不是循环、倒退,而是上升和前进。

结合中国梦,浅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必须要以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原则为依据,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才能实现中国梦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作为一个青年学生,我们要树立人生目标,并努力奋斗实现它,这样人生才有价值,才能为中华民族民主、富强的伟大梦想添砖加瓦!

树立人生目标首先要遵循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世界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然而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规律首先是一种本质的联系。世界上的事物都出于各种联系中,但不是任何一种联系都是本质的联系,都可以称得上规律,只有体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联系,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规律最主要的性质是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承不承认,他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人不能任意创造和消灭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人只能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所以我们树立目标是必须世界的发展规律,并自觉遵守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客观形势规律的基本特点,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制定目标时要切合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不可以天马行空的全凭想象,那样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在这个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知识经济时代,青年人的聪明才智,那种崇尚自由、自我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社会的大熔炉为每一位有志有才的青年提供了实现各自中国梦的机会。一份耕耘自当有一份收获,为了梦想,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奋斗就能获取属于自己的“中国梦”。但总有一些青年满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当碰到

一点困难、一点挫折的时候就心浮气躁,抱怨叫苦,摆不正心态。有理想、有抱负令人敬佩,耐心不够、韧性不足令人惋惜而又令人理解,毕竟成长需要过程。这时我们应该正视困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我们发挥青年自身优势,发扬勇于创新、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用辨证的唯物主义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指导工作学习。青年的优势体现在接受新鲜事物快,上手能力强,敢于创新等等几个方面,它的体现还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主动,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用理性的思维处理事物的矛盾,以小改革、小创新带动大改革、大创新。成就大事业者总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善于把握细节,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中找出因果关系。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不仅能为“国家梦”作出贡献,并且也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先因后果、彼此制约的,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这些都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世界的客观性,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事物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以及矛盾的观点的原理和方法论,对于我们充分认识气候变化问题成因及其应对措施有着重大意义。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充分把握自然界的客观性,根据气候变化的客观事实制定我们的应对方案。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热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热点

需重点理解记忆的原理(最重要的观点)共有27个,主要是辨证关系。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3)必然和偶然辩证关系原理

(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原理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6)辩证的否定观(原理)

(7)否定之否定规律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9)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0)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2)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和“重点论”的统一

(1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5)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以至无穷(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16)真理发展的规律: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7)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或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1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2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21)人类社会的基础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3)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2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5)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6)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原理

(27)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

单项选择题

1.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2.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B)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解析]答好此题先应对“熟知”与“真知”有正确的理解。“熟知”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对事物的认识与看法,不一定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真知”则指的是人们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相应可排除A项。同时,在认识过程中真知与熟知是同时并存的,熟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真知。离开了实践熟知不会必然转化为真知。因此,选项C、D都是错误的。

3.实践高于理论认识,4.是因为实践具有 (D)

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

[解析]本题所要考查的是实践的本质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论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规律的把握,从这一点上说,理论的认识与实践都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它是一种直接现实的人类活动,这是实践高于理论认识的地方。选项C说的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同于实践的本性,故应排除。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与稳定的联系。因而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A项反映的是人类思维的特点,B项反映的是唯心主义关于规律的一种基本观点,D项是唯物辩证法对于否定的理解,都与题意要求不符。

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D)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解析]本题动用排除法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A、B、C三项是明显错误的。剩下的只有D项入选。另外要说明的是,意识是自然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意识活动具有不同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特点。而人工智能的出现是用不同于人脑的其他物质手段和工具来模拟人的意识与思维,这又表明了人的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7.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是 (D)

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关系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社会的人,他摆脱了单纯的自然属性的束缚。因此在考查人的本质时必须以人的社会关系入手。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8.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9.及”的关键在于 (D)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唯物辩证法中“度”这一范畴的理解与把握。“过”与“不及”都是在没有把握好度的情况下出现的工作失误。A、B、C三项所列的方法同样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的,但与本题题意不符,故应排除。

10.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11.不12.为尧存,13.不14.为桀亡。”这是一种 (D)

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解析]荀子是先秦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即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存在,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遵循一定的规则,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来治理社会,才能达到应有的结果。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1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物质之外,16.什么也没有”的观点,17.属于 (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解析]本题所要考查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物质与意识、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时间、空间具有不可分割性,因而答案C是明显错误的。同时,上述观点中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

的理论概括,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子”等特殊的物质形态,因而D也是不正确的。自然唯物主义具有朴素的物质观,但不否认意识的存在,A项是错误命题。

18.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19.机遇偏爱有准备20.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B)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本题所要考查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请注意题干中的“强调”这一关键词,巴斯德在这里并不否认感性认识在观察事物中的作用,但他所强调的是理性在认识事物中所起的指导作用,因而选项B是最符合题意的。

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

[解析]这是马克思论述意识本质的一段话,它表明意识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因而B项是错误的。同时,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活动。意识的这一特性表明意识不等同于物质。观念的东西也不能等同于物质的东西,C、D两项也是错的。

11.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12.使焉,13.则白黑在前而14.目不15.见,16.雷鼓在侧而17.耳不18.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B)

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

[解析]这段话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考生容易选择D,因为从题干上看,似乎强调了精神的作用,以为讲的是精神具有决定作用。实际上,题干的话只是说,在精神(心)的作用下,可以对眼前的事情无动于衷,题干并没有说精神可以决定黑白、雷鼓的存在,题干的话说明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所以应选择B项。

1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解析]通过此题考察考生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及其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否真正把握和理解了。题干强调的是相信人的意念移物,意念直接改变物质结构,那就是承认运动可以是非物质的(意念可以移动物质,即意念是运动的承担者)意念可以决定物质存在的状态,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C、D与题干不符合。

1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C)

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

[解析]此题是讲意识的能动性问题,有些考生看到意识“创造客观世界”几个字就误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因此,选择了A项。这里讲意识“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是说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世界上没有新事物,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14.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C)

A.能动反映论志机械反映论的对立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E.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解和确认。其中B项的成对理论均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A项的成对理论均属于唯物主义;D、E也不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因此,答案为C。

15.“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B)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解析]这道单项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静止作为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既不能构成“运动的原因和根据”(C项),也不是“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D项),更不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A项),只能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因此,答案为B。

16.人对同17.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18.相同,19.这说明 (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具有主观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就其内容而言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就其形式而言则是主观的,即意识具有主观特征,受反映主体状态的影响。正因为意识具有主观特征,所以对同一事物,不同的反映主体“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因此,答案为C。

17.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C)

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语言和意识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这道单项选择题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但此题所考查的基本知识点则是意识的本质。如果考生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思考问题,就是难选出正确的选项C。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因此,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就主观特征而言,意识看不见摸不着,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去,这样语言就成为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成为人类思维的自然物质、思想的直接现实。就语言和意识的关系看,意识思维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语言必须有意识、思维活动的成果,(即思想)才能成为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两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语言复制在“电脑”中,形成甚至比自然语言更为丰富、发达的“机器”语言而无论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自然语言,还是人工语言都既不能是“人类的主观意识”也不能是“既非物质,也非意识”,更不能是“意识的客观内容”,只能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因此,答案为C。

不定项选择题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CD)

A.世界统一于存在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解析]本题所要考查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基本观点。唯心主义哲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另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天命”等。懂得这一点,可以选对C、D两项,并排除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E项。这里所要着重辨析的是A项中的“存在”概念。“存在”概念在不同的哲学理论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可指客观存在的即物质,也可指主观存在即精神,因而A项中

的命题性质是模糊的,不能入选。

2.“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BE)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E.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解析]本题所要考查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革命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问题。题干中陈述的观点错在片面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忽视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革命在这一规律实现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因而选项A、B、E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而题干中所述的观点并未否定资本主义灭亡这一决定性趋势及科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因而C、D两项都属于与题意无关的干扰项。

3.真理具有 (ABCDE)

A.具体性B.全面性C.过程性D.客观性E.普遍性

[解析]本题所要考查的是真理的主要特性。唯物辩证法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反映了客观事物全面的、普遍的、客观的规定性,是否是事物本质有全面、客观的把握,是区分真理具有具体性、过程性。这里的5个选项全部符合题意。考生往往不选择B、C项,表明考生对于真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没有把握。另外,对于真理具有全面性也把握不准。

4.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CDE)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E.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解析]本题所要考查的是最新科学实验与科学发现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证实。该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世界是可知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由相真理向绝对真理无限趋近的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人们的认识手段、认识范围、认识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但人类目前对自然的认识仍然是相对的、有限的。综上所述,A、C、D、E项是正确的,而B项是不符合题意与客观实际的。B项的干扰词是“一切”。

5.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ABCDE)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的反映形式则是主观的。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意识总是对客观事物近似的反映;同时,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可以不同。因此,A、B、C三项都是符合题意的。不少学生在答题时漏选了D和E,实际上超前意识(或预测)与错误意识同样是意识的内容及意识主观形式的表现。

6.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ACDE)

A.整体由部分所构成

B.整体是各部分之和

C.整体具有各个部分所不D.具有的新的性质

E.脱离整体的部分就脱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