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9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有重点(2010版课本)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1)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景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大厦中还有“无数的珍宝”,如处于“种子”和“萌芽状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㈠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㈢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㈣实现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第二、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第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需求。

7、实践的特征和形式?

实践是主体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有意识、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 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构成社会实践的基本框架

①生产实践: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以探索未知为目的的社会实践

8、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9、什么是联系?联系的特点?

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特点:①客观性②普遍性③多样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一切是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2.联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

10、什么是发展?

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11、对立统一的规律为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与发展的根本内容和根本动力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对立统一也叫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2、什么是矛盾?矛盾的特征?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层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性质不同。矛盾双方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不同, 根据性质的不同,矛盾可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1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的转化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14、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质量互变的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5、实践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错误的实践指导实践,就会使实践失败,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

16、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使相对的。

17、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18、实践是认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什么是社会存在? 什么是社会意识?两者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包括物质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全部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意识形式(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和社会心理(情绪、感情、风俗、习惯等)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②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2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关系。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是你高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二者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1、科学技术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2、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24、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民群众四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与脑力的消耗。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26、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斗争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拥有商品价值的生产者就不拥有使用价值,消费者则相反。

27、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8、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9、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浓缩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2.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及其基本特征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唐刘禹锡唯物)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

(8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见课本5页)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课本第7页)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的物质观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2.

意识的起源、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本质与作用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

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

(1) 物质与运动:①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②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 运动与静止:绝对运动VS) 3.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物质运动是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变化发展着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

(1) 规律的特点: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 规律的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课本21页)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三个决定性环节:生物刺激感应-> 动物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劳动促进人脑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2)从意识的本质看,

(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计划性,主观创造性,生理机能调控。

(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和精神。)

(5)意识发挥的条件:①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对实践效能、实践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

5.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见课本第23页)① 定义

②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③ 科学态度与革命热情。

6. 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

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

7. ★★ ①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② 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④ 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① 世界的普遍联系

② 世界的永恒发展

① 对立统一规律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② 质量互变规律 ③ 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 现象与本质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② 形式与内容③ 原因与结果④ 必然性与偶然性

⑤ 可能性与偶然性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与系统(见课本36页)

(1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

2、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1)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见课本37页)(发展的本质:创新): ①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③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① 对立统一规律 ② 质量互变规律

③ 否定之否定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及其根本属性★★★

范畴。Ⅰ)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相对的;Ⅱ)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其形式多种多样。斗争性绝对。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见课本38页)

Ⅱ)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③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以及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①区别: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

②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②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质量互变规律★★★★

(1)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①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②其联系是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背熟)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且引起新的量变。 (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定性分析VS定量分析)(见课本41页) ▲3、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

(2)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3)辩证的否定: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包含肯定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背熟)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现象与本质

(1)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2)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也表现本质,它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

(3)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①现象为感官直接感知,本质为抽象思维把握;②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③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④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⑤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2、形式与内容

(1)内容: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2)形式: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3)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3、原因与结果

(1)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2)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3)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4)辨证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①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②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 ③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4、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2)偶然性: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3)区别与对立:

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4)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以及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5、可能性与现实性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相互对立:(对立统一关系)

①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②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没有“有根据的可能性和无根据的可能性”之说)

①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多种可能性(特别是相反的可能);概率的大小。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②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四、实践与认识

① 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认识的本质 ②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③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 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①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③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①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②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1)实践: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① 认识的主体——人。(首要因素) ② 认识的客体——客观存在。

③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实践的基本特征:①客观物质性。唯物实践观与唯心实践观的区别;②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③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与生物适应活动区(3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 (3)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思想本身不是现实力量,和实践相结合才会变现实,被群众掌握才起作用

①实践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 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

③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正确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① 可知论VS不可知论

② 唯物主义反映论VS唯心主义先验论 ③ 能动的反映论VS直观反映论

(三)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感性-理性-实践)★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和(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局限性在于她的直接性和具体性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与途径(见课本66页)①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制作。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条件:认识完成的标志:运用于实践并取得实际效果。

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Ⅰ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Ⅱ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

篇三: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两册全》重点笔记

肖前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重点笔记

第一章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节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一、什么是哲学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是从总体上概括地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凡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该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通过人们观察和处理各种具体事物时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表现出来的。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供一般的、普遍的方法,并且是关于这种一般的、普遍的方法的学问,即方法论。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经过了理论的加工和概括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这样,哲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之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二、哲学的特点

1、哲学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对象方面。

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在对象上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一般与个别或特殊、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的区别

2、哲学的特点,还表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黑格尔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这种反思,实质上就是对人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获的成果的总结、概括。这种总结、概括就是哲学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它必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三、哲学的功能

总体而言,哲学是关于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它同其他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一起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哲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起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体系中,乃至再整个人类精神世界中,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其者统摄一切的灵魂的作用。哲学能够把精神世界中的各种因素有序地组织起来,并推动它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方式和方法协调地发挥作用。

具体来说,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哲学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提供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世界的本质,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结实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的关系,从而为人们处理和驾驭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规定了一般的思维和理论前提,这种前提总是舌头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中。这是哲学的世界观功能。 其次,哲学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

哲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人的思维方法的核心,对各种具体的方法起着制约作用。因此,掌握正确的哲学方法论,是提高人的思维水平、完善人的思维方法的根本途径,而这也正式哲学能够汽笛人的智慧的根本表现。 第三,哲学具有一种独特的批判功能。哲学以一种批判性态度对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作出评价。因此,哲学往往作为信念、理想从而也作为价值观对人们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哲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精神武器,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论,作为最宏观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统一地发挥作用的。并且,哲学在各种具体的实证科学领域和具体的时间活动领域,都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自我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在民族、社会、国家的历史发展中起着长期的、稳定的作用。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成和提出

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几春,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与哲学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也即——本体论问题。

2、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同一的,是否可以认识。也即——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哲学中的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总之,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和认识论的意义两个基本的方面。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

两大派别或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党派性)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是划分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在哲学史上有所谓的二元论,认为思维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体。二元论试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但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结局。

1、唯心主义: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A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时常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B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中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必然导致唯我论。

2、唯物主义:总的特点是,肯定物质、自然界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由物质、自然界所派生的、第二性的。在整个历史上,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按基本特征,大体可分为三种:

A :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最初形态。基本特征 —— 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

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B: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基本特征 ——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布道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或只承认机械的联系与运动。具有机械性与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C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基本特征 —— 有机统一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不仅重视理论解释世界,而且强调实践地改造世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迄今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最具科学性和革命性。

3、对两大派别的正确认识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路线是错误的,唯物主义路线是正确的。但不能只是简单地否定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阶级的根源、认识论根源。(不结果实的花)

4、对世界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两大派别。

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回答——形成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观点。

第三节 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哲学的历程

哲学这一独特的社会意识形式从萌芽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的哲学是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形成的。在每个发展历史时期都交叉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古代 —— 唯物:德谟克利特辩证法:赫拉克利特

唯心:柏拉图 形而上学:巴门尼德

欧洲中世纪 —— 哲学成立神学的婢女,形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经院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 —— 唯物:哥白尼 培根 斯宾诺莎 费尔巴哈

唯心:贝克莱 休谟 康德 黑格尔

二、科学的分化与哲学的发展

哲学与科学的分化

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辨证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共同点:二者一样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在实践经验的关系上,其不同点又是哲学比较间接、概括,具体科学比较直接、具体。除此,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和知识源泉;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给哲学提供了新的知识源泉。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和知识源泉的哲学,反过来又给予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指导。是哲学所特有的功能。

三、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和演进

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哲学是人类文明创造和演进的产物,它又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对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不可缺少的制

约和导向作用。二者的惯技实际上也就是哲学与其时代特征的关系。有如下内涵:

第一,哲学理论地把握文明创造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辩证法。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活的灵魂,就是这种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它反过来又对于促进文明的创造和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哲学的批判推进人类文明的创造和演进。哲学的批判并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同时包含着建设、创造,是破与立的统一。因此,哲学的自我批判和对文明诸形态的批判,才能对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哲学与文明共同进步的机制。

第三,哲学为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提供指南。人类文明的创造和演进的方向与进程,离不开哲学的指引。

总之,哲学的发展同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哲学是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过程中,通过对一定时代的文明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结晶的集中和提升而形成的,并作为文明的核心和灵魂而存在,反过来又对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促进、推动和指引的作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

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首先它是适应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它又是以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总结,是人类以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的理论结晶。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从其理论特征上看,又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新的历史时代为新哲学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政治经济上,19世纪30—40年代这一时期,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已开始由资产阶级的争取政治平等的民主革命运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争取人类解放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物质性的经济关系这一历史的决定性因素的发现,使得对历史的的唯物主义解释成为可能,进而使得完整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创立成为可能。

自然科学上,一些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尤其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原理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给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社会科学上,应古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资产阶级社会进行经济解剖,创立了劳动价值论,高度评价了生产劳动的作用。这些重要重要成果,都为对于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提供了可资借

鉴的思想资料。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

以往哲学从两个方面提供了新世界观产生的前提:一方面,以往哲学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有益探讨积累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材料;另一方面,以往哲学与时代精神的背离及它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为新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由以出发的问题。

在近代哲学中,法国唯物主义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代表着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两种对立的方向,它们对于新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法国唯物主义:是一种感觉论、经验论的唯物主义,把肉体感受性视为人的本质。一方面论证了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陷入对社会历史的错误理解,否认人的任何选择自由得出极端决定论即宿命论的结论。法国唯物主义并没有彻底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没有合理地解决自由与必然的现实对立的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采取了同法国唯物主义截然对立的方式,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的一面,把能动的自我意识视为人的本质。其进步意义在于,把思维与存在理解为一种思维对于存在的把握活动,具有历史性的活动,肯定了矛盾存在的合理性,并肯定了扬弃矛盾。其局限性在于,只是虚幻地而不是真实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现实对立的问题。

费尔巴哈哲学:“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位”。其哲学是一种“人本学”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在人身上得以实现,人就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不仅打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统治,而且试图探讨思维与存在统一的现实基础。其局限性在于,费尔巴哈以抽象的人为基础所实现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仍然只能是一种抽象的同一,从而对于自由与必然的现实对立也就只能提供一种抽象的解决方式。

三、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进程

新的哲学世界观的历史使命在于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争提供理论的指导,因而这种哲学的创立是与共产主义的理论和运动密切相关的。因此,新哲学的创立首先就是要消除以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空想性质,科学地说明和论证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于共产主义的必然性的科学论证,它的创立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大体上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力图把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把全部历史归结为生产劳动的异化与扬弃异化的辨证运动过程。但是,这种对于实践概念的规定并不完备,在理论上无法说明异化劳动的起因,陷入循环论证的逻辑困难。于是进入下阶段的探索。

第二阶段进程是以《神圣家族》为标志的。在《神》中,马克思暂时防下列异化劳动理论而转到力图将法国唯物主义印象辩证法这一方向上。继承了从自然存在出发的唯物主义传统,一些重要观点,诸如要求从经济状况和工业状况的不同去理解归国家和现代国家的不同等等,显然都已超出了法国唯物主义的眼界,但这里主要之点还是在出发点上强调了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为能阐明物质利益与历史发展的中介关系,即未能归根到底从物质生产活动去说明历史发展,从而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个阶段是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综合唯物论和辩证法,就是一方面把辩证法的能动性、历史性因如唯物论,另一方面对唯心的辩证法进行彻底改造,使其运动主体现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