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7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案

广东工业大学哲学教研室

朱静君编写

2003.1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要解决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和哲学的研究对象及社会作用等问题。哲学基本问题集中在对两大阵营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标准的理解上,同时对哲学发展的历史演变也要做系统的概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要通过整体性的概述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进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中叶产生的必然性,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致性问题要通过联系实际去分析和把握;介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注重从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工夫,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许多概念学生在中学的政治课已经有接触,重点是如何讲深将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中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分析,无论是讲授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还是分析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中国化的问题,都要求有整体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大家在中学已经接触过,我们这门课重点放在:

从根本上完整地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的时代意义,把握整个理论框架,了解哲学面临的时代课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基本情况,是否还有生命力,历史命运如何,基本趋势怎样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发展过程,从马恩的早期思想(马克思早期的博士论文可见)与后期思想不同;列宁阶段,毛泽东邓小平阶段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我国意识形态方面的现状:

我国意识形态有三大思潮: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占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由社会制度决定)。

第二是自由主义西化派——经过反自由化与反精神污染的运动,但仍然存在,不能简单否定。西化派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就传播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鲁 迅、郭沫若等等发起了在意识形态上利用西方思潮向封建主义的进攻,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思潮向中国的意识形态发起了三次冲击。

(1)八十年代初,西方哲学思潮第一次冲击中国意识形态。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等

思想为中国僵化的意识形态打开了缺口。尤其是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思潮,在我国

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中对青年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析存在主义的“自我设

计”“自我塑造”“自我奋斗”独立思考与狂热盲从的区别)

(2)八十年代中,西方政治民主思潮第二冲击中国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促进了中国

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差额选举,不搞终身制等等)但也带来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因

素,直接影响和导致了八九年的政治风波。

(3)九十年代初,西方人权理论第三次冲击中国的意识形态,在中美关系上,经济上

是知识产权问题,政治上是人权问题。一会儿制裁,一会儿最惠国待遇,可见两

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交锋。

第三是现代新儒家——“五四运动”后,曾经没落过,进入八十年代后,在中国改革

开放中,成为沟通海峡两岸及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途径,这一学派与古代儒家思想有差别,主张中国走儒家资本主义道路(台湾与新加坡的道路)。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自由主义西化派与现代新儒家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但它们又有

相通之处,有其合理性。由于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三大思潮,在哲学上也有三大思想渊源和三大思想谱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在我国走向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文革和左倾思潮的影响,哲学上的三大领域的研究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学科的封闭又加剧了思想的僵化,哲学的眼界极为狭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沦为政治的工具,也使哲学的社会声望降到了最低点。在我国走向改革开放之后,哲学领域也有了重大的变革,三大领域出现了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局面。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兼容并蓄,才有发展前途。

自由主义西化派主张大力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思想文

化。“全盘西化”当然是错误的,但资本主义社会有价值的东西确实需要批判继承,正如邓小平指出“利用全人类的文明发展社会主义”。

现代新儒家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能搞“一枝独秀”,善于利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

新的理论成果,结合社会实践发展自身,才有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恩共同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场伟大革命。从当时的情况看,经过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音乐、绘画、自然科学等方方面面都有重大突破,尤其是思想文化上,飞跃到一个新时期。哲学上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恢复了唯物论权威的费尔巴哈;政治经济学上有发现了“劳动价值论”的威廉·配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社会主义理论上有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傅立叶、圣西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吸取了前人及时代精华发展而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百多年来,有的理论湮灭了,有的理论被兼并了,有的理论被取代了。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无数次实践检验,到今天仍然闪烁着科学与理性的光辉,原因何在?

最根本的一点,我们今天的社会历史现状虽然不同马恩年代,但他们所揭示的社会基

本矛盾没有改变,他们所发现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科学的和正确的。他们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是我们时代的指南。在现代社会,人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困惑往往不在政治层面,而在于思想信仰,比如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是很难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一些伪科学或者邪教,往往都打着现代科学的旗号,或者宣称弘扬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利用现代人的心理弱点或信仰损缺进行蒙骗敛财活动,邪教甚至公然宣扬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和反人性的活动。如何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需要我们掌握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立场观点,才能明辨是非,分清真假。科学与伪科学有几个重要的区别:第一是科学造福人类,伪科学目的就是敛财。伪科学往往都要标榜自己是如何造福人类,但目的就是让你相信他,购买他的书籍、磁带和各种各样的所谓“带功”的物件。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超越科学的东西,反伪科学的斗士司马南先生早就悬赏1000万元,只要有人的所谓“特异功能”可以通过科学鉴定,就可以拿走这笔钱,但至今没有人能够拿走。第二是科学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东西,科学与神灵无关。我们知道,从1808年道尔顿发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到1932年查德维克发现用电子轰击原子,原子可以分裂为中子和质子,经过了134年。在这134年中,历代科学家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才把人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伪科学动不动就是宇宙大法,就是最高境界,甚至说多少佛去朝拜他而且摔死了等等,更是无稽之谈。凡是宣称自己的理论就是最彻底的、最完满的都是伪科学。第三是科学是有来龙去脉的继承

关系的,没有牛顿就没有爱因斯坦,没有爱因斯坦就没有现代物理学,凡是说自己创造了几个“科学体系”或者推翻了几个科学体系的,或者说什么可以“开天眼”,梦中受到白胡子老头启示的都是伪科学。第四是凡是不能经过实践检验鼓吹什么“心诚则灵”的都是伪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分清善恶,明辨是非,崇尚科学,坚持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使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更聪明更智慧更成熟,更趋于完善。我们说某个人有思想深度,并不是说他顾作深沉,而是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角度不同,有自己的独立思考。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也可以做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不少困难,哲学教学亦有不少困难。哲学在中国有政治地位没

有科学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但在我国只与政治挂钩,不与科学挂钩,就像一条腿上山,在本能上受自然科学家和人们的排斥。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引导我们树立唯物论辩证法的立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当然有思想教育功能,但不能仅仅归结为思想教育功能。从政治教育来说,它是间接的隐性的,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提高自觉性和科学性。运用唯物论辩证法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这是哲学与其它政治课最大的不同。如果把哲学课完全等同政治课,就会在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物时就宣布对它不感兴趣,而不感兴趣又导致夸大其抽象性枯燥性,最后只好宣布它没有用来取代自己的无知与懒惰。

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处理坚持与发展的矛盾是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毕竟是一百多

年前的理论,如果只是不断重复必然会导致理论脱离实际造成严重后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波三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马恩年代,有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马恩的理论研究偏重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是正常的。但在社会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还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矛盾,就会导致阶级斗争人为地扩大化,不能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了东欧剧变。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科学理论,也必需伴随实践发展而发展。马恩只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并没有穷尽真理,如果不伴随时代进步而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与马恩年代相比,当代社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社会变革、世界潮流等方面,都

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支点可以引出很多方向,左右上下甚至反面都有可能,有些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最终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反面,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常见的现象。在青年学生中,有人热衷于阅读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著作,对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皮亚杰的学说很感兴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持排斥态度。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原因有两个: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念原理逻辑框架都基本是五十年代的老面

孔,缺乏时代气息,给人予“炒冷饭”的感觉。其二是资产阶级学术著作与现代科学、现代生活及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联系密切,可读性较强,容易与青年学生沟通。

例如: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中的“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对乐于接受新事物,

希望有所作为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但在未加分析的情况下全盘接受,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再如:尼采的“权力意志”提倡的“重新估价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和“怀疑一切”“打

倒一切”,希特勒、墨索里尼把它推向极端,成为帝国主义法西斯专政的理论依据;李大钊、郭沫若、鲁迅也推崇尼采,利用它冲击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八十年代末的大学生刘勇推崇尼采,却走上了杀人自杀的犯罪道路。可见,阅读西方学术著作,必须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否则就会走向反面。怀疑精神当然有价值,我们纪念屈原,不仅是他的爱国精神,

更重要的是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求精神。我们学习不能跟着感觉走或人云亦云,要提倡思考说理分析,才能有所得。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表现在能否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试分析几个问题:

1: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观念、心理上的差别,在广告上的表现:

西方:崇尚科学向前看 “最新科技产品,领导世界潮流”

中国:厚古薄今向后看 “宫廷御酒,宫廷配方(化妆品)”

现象上看是这样,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中国人自身的矛盾与缺陷: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灿烂的思想文化传统,有构成“礼仪之邦”的精神支柱的伦理思想;充满辩证思维的军事思想;璀灿的文学艺术等等。

西方:研究中国的《易经》《孙子兵法》的人很多,古为今用,可用于现代化管理和商战。《易经》在西方被译为“变化之书”。它的精髓在于强调“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几个卦象看:

“泰”卦:乾上坤下 ,阴阳交感运动变化,故吉。

“兑”卦: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对我们有启发作用。

初九,和兑,吉(与人说话和颜悦色故吉)

九二,孚兑,吉,悔亡(孚即诚信,诚恳待人且守信,不会出 现令人懊悔的事情)

九三,来兑,凶(不该说硬说,不讲理,不友好)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遇事商量,介疾般的疙瘩也能解)

六五,孚有剥,凶,有厉(两面手法,让人不信赖,故凶)

上六,引兑,大吉(引即牵引,当说则说,不该说不说,故大吉。)

“履”卦:履虎尾(跟在老虎的后面走,有风险)终吉(小心应付就可以化解风险)

“坎”卦:有孚(诚信)维心(专心致意)行有尚(按规律办事)终无咎。

“困”卦:亨贞(意志坚定)大人吉(心胸宽广)无咎(化解困境)。

可见,《易经》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它不是把命运交给上天,而是交给人类自身,

不管碰到什么卦像,都可以凭着人类的智慧去化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和日本我国的《易经》大受欢迎的原因。

日本的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包括中国的唐诗宋词,他们的文学和歌曲都有明显的唐宋

风韵。

中国:浓重的寻根意识,“把根留住”“血浓于水”构成民族意识,但寻根不是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易经》成为算命的东西(手相术脸相术)。寻根为了祭祖拜山修祠堂,甚至为修祠堂毁学校。

同样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何为精华,何为糟粕?

2:对待新的科学理论,中国也有人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动不动就是“中国几

千年前就有了”

“康熙皇帝与信息”、“计算机与八卦”、“形而上学与周易”(报刊题目)??

为何新的科学理论出现总与中国文字有关?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又是唯一从古文化

继承而来的文字,从未中断。古埃及巴比伦等文化都湮灭了,只有中国的古文字发展至今,没有多大变化,我们今天再读古文也毫不困难。新理论翻译过来,都有个文字对应的问题,一定与古代文字有关,文字有关不一定在古代就有了。

中国是文明古国,四大发明有口皆碑,但这些发明是如何运用的呢?

指南针:在西方,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产生奠定了

基础。

篇二:武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教学重点〕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突出重要地位;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哲学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而实践既是人与世界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又是全部人与世界关系最本质的基础。正是通过对实践的正确理解和实践观的合理建构,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效地化解了困扰着旧哲学的种种理论难题,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哲学固有的理论缺陷,发动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而科学实践观由此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因此,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首先就必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第一节 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把握世界的活动,它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可以说,在实践中蕴藏着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秘密,人与世界关系的丰富内容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展开。因此,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

[1]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也正因如此,不懂得实践,不懂得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就不可

能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说明。

一、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什么是实践?或者说,应该如何看待实践的本质?对于这一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曾经有过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虽然其中也不乏某些可贵的思想和合理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直未能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

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蓬勃兴起和发展,科学实验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形式及其对于推动科学认识发展的作用,曾受到当时的某些唯物主义哲学家的重视。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培根就曾十分重视实验中的技术操作对科学发展的作用。他认为,有许多科学原理是蕴藏在工匠的日常操作中的,这些操作方法是科学知识的可贵源泉,因为它们可以迫使自然界向人们暴露其隐蔽的方面。他说:“正如在生活事务方面,人的性情以及内心和情感的隐秘活动尚且是当他遇到麻烦时比在平时较易发现,同样,在自然方面,它的秘密就更

[2]加是在方术的扰动下比在其自流状态下较易暴露。”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认为,观察、思考和实验是我们认识自然的三种方

[3]法,并特别强调实验是检验推理和猜测的办法。他写道:“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他还认为,

[4]猜测若是正确的,愈实验,就愈证实;人们要获得新的认识,就应该“有意用一些最奇怪的试验来挑逗自然”。

然而,在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中,像培根和狄德罗这样把科学实验看作是对客观对象的能动作用的人毕竟是很少的,而且他们也只是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上肯定了科学实验这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实践的作用,并没有对实践概念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解释和论证。从旧唯物主义者的基本见解和大量论述来看,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是很片面的。例如,费尔巴哈也曾常常提到实践,认为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够解决。但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实践只是个人的生活实践,是饮食男女等类似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或者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他完全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独特本质。

历史上的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曾这样那样地谈到过实践,但他们都把实践归结为纯粹的精神活动。中国古代的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认为“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答友人问》),“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下》)。与此相似,近代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把实践看作是精神性的“自我”产生和设定“非我”即客观世界的行动。这些都是把“行”归结为“知”、把客观的实践消融于主观的精神活动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正确地看到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并把实践看作是达到真理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他认为,人们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用客观存在的观念来克服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又用实践的观念来克服客观世界的片面性,依靠主观的内在本性对杂乱的客观事实加以整理和改造。其中,前一方面属于理论的理念或理念的理论活动,后一方面则属于实践的理念或理念的实践活动。在他看来,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由主观的观念达到客观真理。应该肯定,这里确实包含着一些十分深刻的思想。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实践只不过是他虚构的“绝对理念”这种客观精神自我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仍然还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与历史上的唯心主义者相比,一些现代西方哲学家的实践观虽然并无新的内容,但却往往更具欺骗性。例如,实用主义者就大谈实践、行动,甚至也同意实践是真理的标准。但是,在实用主义者那里,实践与思维一样都是人受到环境刺激后所作出的反应,是人用来调整和控制环境的工具。中国的实用主义者胡适甚至把人的实践同蜜蜂和蛆虫对环境的适应行为相提并论,认为它们之间只是在应付环境方面有高下程度的不同。这样,实用主义在把实践与思维混为一谈的同时,又进一步把人的实践活动等同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行为。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哲学则认为,“实践是人的一种理想活动,是人实现其生命的最理想的潜在可能性的一种活动,所以实践本身便成了一种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实用主义者还是“实践派”哲学家,都声称他们对实践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致的甚或直接来自马克思。实际上,他们的实践观是一些早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过的唯心主义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毫无共同之处。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史上未能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的实践观继续泛滥,这决不是偶然的。除开各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之外,也还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源。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而人是有意识、有意志的,实践活动中包含着人的目的等主观精神因素,这对于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实践又具有客观物质性,它既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手段,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客观物质过程,否则就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正是实践的这一矛盾本性使得古往今来的许多思想家感到迷惑不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认为必须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从历史上看,正是劳动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的方面。同时,也正是通过实践,人不仅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还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因此,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分化对立的根本原因,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和途径。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5][6]的实践。”列宁认为,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毛泽东则进一步把实践简要地规定为“主

[7]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从实践的矛盾本性出发对实践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作为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实践是变革现实的活动,其最终必定会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是,我们不应当把实践“变革现实”仅仅理解为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任何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都必然表现为一个过程,都会有一定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探索活动虽然往往并不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它们是以变革现实为目的并服务于变革现实的活动的,因而它们同样也属于实践的范畴。

[8]正如列宁所说:“实践应当也包括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的实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

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对象性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同时,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感知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感性的活动”。

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动物的活动也能引起物质世界的某种变化,也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某些高等动物也能从事一些计谋性的活动,就是说,其活动也表现出某种意义上的目的性。但是,动物的活动及其“目的”都是受它们的自然生理构造和本能决定的,它们并没有自觉的目的,即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目的,不能做超出本能界限之外的事情。与此不同,人类的实践则是在自觉的目的和明晰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

[9]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任何实践都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不仅是因为任何一个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中的,而且还在于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和手段都是由社会提供的,甚至实践活动所改造和探索的对象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以往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的社会性又进一步决定了它的历史性。既然任何实践都只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具体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那么,随着这种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必然会不断地发生历史性的变化。那种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具体的历史条件的抽象的“实践”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基础

作为人类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本身就是人与世界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同时,实践也是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基础。人与世界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实践概念并运用科学的实践概念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牢牢地把握住了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世界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奥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在历史上,费尔巴哈也曾试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主义的说明,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非历史的、抽象的,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看作是两个自然物之间的关系,亦即自然界同自身的关系。与此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劳动中介性的思想,认为人是通过实践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的,实践既是人类借以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根本力量,也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他们指出,人类正是通过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才使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而人类产生以后,又必须通过生产实践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否则,人类就根本无法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在批评费尔巴哈看不到人通过实践对自然界的变革作用时,还提出了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的著名论断,并从“人化自然”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费尔巴哈是非常重视“感性世界”即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但是,“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

[10]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即费尔巴哈把“感性世界”仅仅理解为感性

直观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感性世界”决不仅仅是感性直观的对象,它首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和结果,并必然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他们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

[11]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

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

[12]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显然,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感性世界”,就是人与自然关

系中与人相对待的自然界,就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界,也就是“人化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由自在的自然转化而来的,它深刻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其次,实践也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实践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

[13]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人类其他的

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乃至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

在下去,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如此,人类为了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并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又从事着各种直接处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它们使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这些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根本内容,因此,“全部

[1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践不仅是人与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而且也是人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决定

力量。特别是随着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断地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整个人类社会也不断地实现着历史性的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15]

最后,实践还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通过实践,既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一方面,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并确证了自己特殊的本质。实践在创造人、使人类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同时,也造就了人类特有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特殊本质并不是人的自然生命和动物本质,也“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16][17]的总和”。而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也不断地展示、强化和扩大着自己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

[18]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

[19]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恩格斯也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

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人本身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其根源都深植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

第二节 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

实践是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它蕴含着人与世界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奥秘,因而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实践也是人类最为熟知的、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着的活动,它有其多样化的形式、复杂的结构和特定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本质和特点的科学概括、对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的深刻揭示,就是建立在对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因此,把握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实践的本质、特点及其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

一、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概括起来,实践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人类是从自然界进化发展而来的,而在人类产生以后,它首先面临的就是要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人的机体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自然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人和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但是,与动物不同,人类并不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现成的物质资料,而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来生产一定的生活资料,以此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人类又产生了自身特有的第二个需要,即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物质资料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各个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围绕着物质生产活动展开的,而人与自然关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到底也都是由物质产生活动引起的。当然,除了物质生产活动以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也还包含着其他一些内容,如人类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调节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和维系生态平衡的活动等,但这些活动也都是从属于或直接服务于物质生产活动的。物质生产不仅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人类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都是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和发展的。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和人类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下去,更谈不上有什么其他形式的实践。

第二,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在生产着自己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形式。当这种社会关系与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相适应时,就需要人们自觉地维护它;反之,则需要人们自觉地调整或变革它。这种维护、调整或变革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也是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因此,维护、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的活动也就是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此外,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还包括调整或改造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的活动。只有同时处理好这诸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人们才能有效地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协调地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与此相应,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实践的基本形式,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不过,即使是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也不是社会关系的全部内容,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也不能完全等同于阶级斗争。至于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更不能把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也不能把阶级斗争视为实践的基本形式,否则,就会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第三,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还从事着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这种形式的实践通常被称为精神生产,它是人们为社会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并以一定的对象化的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活动。精神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和意识过程,但却并不归结为纯粹的精神活动,它不仅需要可供人的大脑加工的各种物质材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而且其活动的结果也必须表现为能够供社会享用的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是在前述两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它有自己的独立领域,这主

要包括科学、教育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在现代,科学、教育等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变得空前重要。

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实验。实验是一种尝试性和学习性的探索活动,也是对某种猜测或假设的验证。面对一些尚不熟悉或没有把握的情况,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减少失败的可能性,在行动之前往往要先进行这种尝试性的实验活动。科学实验是从一般实验发展而来的高级实验活动,它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排除与实验目标无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借助于一定的设施(实验室、仪器等)人为地创造一种理想的环境,对对象某方面的特性进行专门性的研究,从而得出准确可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知识。可见,科学实验是一种以获取知识为直接目的的实践形式。从历史上看,科学实验是近代为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从物质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的。在现代科学中,科学实验更是人们发现新的事实、验证科学理论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以上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执行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例如,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就必须同时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处理好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又必然有利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再如,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为基础,反过来,它又能为其他形式的实践提供重要的条件。正是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各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共同得到了发展。

二、实践的系统结构

人类实践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每一个要素又都有着十分复杂的结构,属于实践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实践系统所包含的最基本的要素或子系统有: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的中介系统。

实践主体是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并实际地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人。任何现实的实践主体都必定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是主体的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整体。具体来说,主体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21]一是“人本身的自然力”,亦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实践是人与客观世界及其事物之间的实际的相互作用,它要求人充分地发

挥自身的自然力,使自己的身体和四肢在大脑的指挥下协同地运动起来,也只有这样,人才能通过一定的中介系统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及其事物。在这里,人本身的自然力既包括作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指挥中心的大脑及其神经系统,也包括执行大脑指令的各种运动器官和效应器官。二是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实践是一种高度有目的的活动,而要提出和实现一定的实践目的,主体就必须掌握关于实践客体、实践的中介系统以及自身的各种知识,具备利用和操作实践的中介系统的有关经验和技能。特别是在科学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程度愈来愈高的现代实践活动中,主体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已成为决定其实践能力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三是主体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于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实践活动的控制和调节是通过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各种智力因素以及主体的自然机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实践活动中,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能够激发主体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百折不挠地去追求和实现实践目的;反之,消极的情感和薄弱的意志则会这样

[22]那样地防碍主体的实践活动,阻滞实践目的的实现。因此,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当然,

任何现实的实践主体不仅必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且也必然这样那样地实际从事着一定的实践活动。而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具有上述实践能力的实践主体既可以是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如阶级、民族等,还可以是整个人类。

实践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进入主体的实践活动领域从而为主体所探索和改造的客观事物。一方面,实践客体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具有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特点。即使是人的精神世界,当其成为人们探索和改造的对象即实践客体时,它同样也具有客观的规定性,即有其客观的状态和表现形态。至于其他本身就是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的客观事物,情况就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实践客体又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现实地指向的客观事物。当客观事物还是自在地存在着即处于与人无关的状态时,它并不是实践客体;只有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成为人的实践活动所探索和改造的对象,客观事物才转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至于客观世界中哪些客观事物能够转化为人的实践客体,则不仅与客观事物的性质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实践能力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关。从这种意义上说,实践客体本身也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发展的结果。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具有上述规定性的实践客体既可以是自然界的事物,也可以是社会领域中的事物,还可以是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人本身。

需要指出的是,与实践主体一样,实践客体也是实践系统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有人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中,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界的人是实践主体,而被人探索和改造的自然事物是实践客体,因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所包含的是一种“主体——客体”关系;与此不同,在处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交往实践中,交往各方都是交往实践的主体,因而交往实践所包含的是一种“主体——主体”关系。按照这种看法,交往实践中只有实践主体而没有实践客体,因而实践客体并非实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诚然,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相比较,交往实践确有其特殊之处,交往各方都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都是交往实践的主体,因而交往实践所包含的不是一种简单的主客体关系。但是,主体与客体向来都是相对而言、相互规定的,无论是只有主体没有客体还是只有客体没有主体的情形都是不可想象的。在交往实践中,我们说某人是交往主体,乃是因为有人已成为他的交往对象即交往客体。因此,我们说交往各方都是交往活动的主体,并不意味着交往实践中没有实践客体,而只不过说明交往各方是互为主客体的。如果说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所包含的是一种“主体——客体”关系,那么,交往实践所包含的则是一种“主体(客体) ? 主体(客体)”关系。

实践的中介系统是在实践活动中把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实践主体用以探索和改造实践客体并把主体的实践能力现实地传导到实践客体的媒介,它是各种实践手段的总和。在实践的中介系统中,人们用以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技术中介始终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效地制导着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联系结合形式,决定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方式、规模和水平。实践中

介系统中的技术中介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包括人们用以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的各种物质工具,而且还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物质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其中,前者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式,后者则是人们在以往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成果,二者结合在一起又反过来成为人们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强大手段。

实践工具是实践的技术中介系统的物质标志和核心。就其功能而言,实践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能性工具,它们这样那样地延长着人的自然肢体、放大着人的体能。从早期人类发明和使用的石刀、石斧,到近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各类机器,都属于这类体能性工具。另一类是智能性工具,它们以不同方式延伸着人的在感官和大脑、放大着人的智能。古代人类就已开始使用的各种计算工具、近代发明的望远镜、显微镜等,都属于这类智能性工具。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智能性工具当推20世纪中叶出现并在当代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电子计算机。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各种智能性工具,使人类能够有效地突破其感官和大脑的自然界限,极大的提高了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总之,实践系统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的中介系统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而实践主体通过实践的中介系统作用于实践客体,就是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具体结合方式亦即实践结构的具体内容。

三、实践的动态过程

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的中介系统是实践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而现实的实践活动就是实践主体通过一定的中介系统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能动地探索和改造实践客体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包含着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目的是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超前反映。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

[23]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种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就已观念地存

在着的实践结果,就是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则是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程序,它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实践活动要经过哪些阶段或步骤、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要完成和实现一些什么目标、完成和实现这些目标要选择和采用一些什么样的实践手段,等等。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的确立都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完成的,其中,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也就是人在实际地改造客体之前先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并由此建构作为实践结果的理想客体的过程;而确立实践方案的过程,则是为实现一定的实践目的而进行的现实的实践活动的观念预演过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都内在地包含着实践主体对于作为实践客体的客观事物的认识,但与一般认识不同,它们主要不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怎么样”及“为什么”的反映,而是对于实践客体按照人的需要“应如何”和人在实践中应该“怎么做”等问题的解答。

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也就是把实践方案在观念中预演的实践活动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它是通过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对实践客体进行实际操作来实现的。这里所说的实践手段,也就是前述的实践的中介系统,它既可以表现为一定的物质工具及其操作方式,也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规范和方法。例如,人们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来使用有关的生产工具;人们要调整社会关系,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的和道德的规范、采用一定的方法。而人们运用实践手段实际地操作实践客体的结果,可能是改变了实践客体的状态、属性和关系,也可能是改变了实践客体的存在形式,还可能是创造出了客观世界中原本根本就不存在、按照客观世界的自发发展过程永远也不会出现的事物。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其出发点都是要实施实践方案、实现实践目的。

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在实施实践方案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目的通过手段向结果的运行是具有强烈的方向性的,这就是要使预想的实践结果变成现实的实践结果,使实践目的所创造的理想客体转化为实在的客体。然而,由于主、客观两方面各种复杂的原因,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一下子就完全实现了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的情形是很少的。关于这一点,毛泽东曾说:“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况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

[24]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的运行,必然是通过不断的反馈

和调节来实现的。在实践活动中,目的通过手段向结果的运行包含着一系列的阶段,人们必须把每一阶段性的实践结果反馈到头脑中来,与实践目的相核校。当实践结果与实践目的之间出现偏差时,就必须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或者表现为变更实践手段,或者表现为进一步完善实践方案,或者表现为调整原定的实践目的本身,使其与客观实际情况和主体的实践能力更趋一致。如此不断地反馈和调节,直至实践目的的最终实现。

上述可见,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始终都受着主体的自觉意识的支配,它既是实践主体提出和实现实践目的的过程,也是实践主体实施实践方案并运用实践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不断地提高着自身的实践能力。

第三节 实践的历史发展和当代特点

人类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表现为一个按照其内在规律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运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后代人总是继承

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2013)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三部分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三部分内容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重要意义?

(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什么人单纯的主观愿望,

也不是什么“人类理性的复归”,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是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种必然性或总趋势的揭示,依靠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我们应当透过现象看它的实质,只有抓住它的实质,才能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如同一切事物的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迂回的。我们只有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社会主义发展中所出现的曲折,才能不因一时的曲折而迷失前进的方向。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才能在任何条件下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二)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自觉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只有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才能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改进思想、工作方法,做好各项实际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方法问题,说到底,第一是唯物论,第二是辩证法。要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任务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还需要我们各级干部努力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克服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必须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今天我具体讲四个大问题。即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各章的学习目的与考核知识点

三、 试题类型与解题方法

四、 综合练习题

其中第一、第二两个问题我以面授的形式同大家共同学习,第三、第四两个问题以文字的形式提供给大家。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大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

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二、各章的学习目的与考核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本教材共八章,系统而又有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目的

本章带有全书绪论的性质,其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及其功能。学习这一章,在理论上要弄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要求的哲学的革命变革;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特征及其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两次飞跃及其伟大成果——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核知识点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P 2~5

二、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P 3

三、 唯物主义的几种历史形态 P 8

四、 唯物主义的两种形式及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P10~11

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特征 P 12

~P18

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P 18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