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11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大学生思修论文 论中庸思想中的人际交往艺术

_______ 大 学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题目名称:论中庸思想中的人际交往艺术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评阅老师:

2011年12月30日

论中庸思想中的人际交往艺术

摘要:

“(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论文)中庸”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其核心目的为“致中和”,这与我们人际交往中希望和他人和平、融洽相处,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想法不谋而合。在这个异彩纷呈,充满了各种矛盾的社会,人际交往永远是个不衰的话题,而我们可以重拾古代先贤们的思想精华,将“中庸”中的先进思想实践到理清人际关系网络,培养交往艺术的方面,由行为到观念,从自己到他人,从小家到大家,让社会整体上升到一种“和”的境界。

关键词:

“中庸”、“人际交往”、“度”、“和谐社会”、“中和”

一说到“中庸”思想,有很多人,特别是继鲁迅之后的许多人都会说那是一种反对创新、故步自封,阻碍国家发展、阻碍民族进步的思想糟粕,是折中主义、调和主义。正是这种粗浅、人云亦云的想法使得“中庸”思想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尘封于古书中很多年。然而只要是对“中庸”思想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被其中那些高瞻远瞩、全面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所折服。现如今,在这个异彩纷呈、各种冲突不断、矛盾激化的世界,我们应该重拾先贤们的思想精华来使现实问题得以解决。人际交往在现在社会中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想我们若是能以“中庸”思想来看待和处理人际交往问题,那么世界一定会如一首歌所唱的“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 什么是“中庸”思想

邓球柏说,“中庸”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的一

1对于“中庸”内涵的理解,从古至今各朝思想家众说纷纭,莫套理论和方法。○

衷一是。宋朝大儒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子

2朱程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熹认为“中”就是不偏不倚,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既可以解释为“合适”、“适度”、“合理”,即意味着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一个“分寸”,有一个“度”。就像泡一杯茶,加的水太少,则茶太酽,茶的清香完全被苦涩掩盖,而加的水太多,又会觉得过于平淡,索然无味,只有加入合适的水、合适的茶才能得到清香淡雅,让人齿颊生香的香茗。朱熹认为“庸”就是平常,对此我不敢苟同,我更偏向于东汉郑玄的说法“以其计中和之为用也。庸,

3他认为“庸”是“用”用也。”○,既是“实践”“实用”“运用”,且是将“中和”

的思想时间到日常生活中,只有想法还不行,必须以具体的行动来验证“中和”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4子思认为: “中庸”的核心思想可表述为“致中和”。○“中也者,天下之

5这段话作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为《中庸》的一个总纲,将“中和”的价值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中庸”的理想境界。强调了一种和谐,通过对各种事物“度”的把握,寻求最合适的处理方法。这种“致中和”的思想正是我们人际交往中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在那种境界中我们能心平气和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能创建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

二、 如何将“中庸”思想运用到人际交往中

如今是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我们,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和无限的憧憬。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是非观、价值观也不同,于是产生了各种矛盾和不和谐,我们该如何去运用中庸思想解决这种矛盾,体现我们的人际交往艺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从自身素质出发

6内心的喜怒子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哀乐不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要符合场合、时节叫做“和”。告诉我们根据的场合说和的话做合适的事,不在正式场合过于随意,否者会被认为粗鲁,不在非正式场合过于拘谨,否则会被认为做作。除此之外,孔子说,“乐而不淫,

7快乐而不淫荡,哀婉而不悲伤。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一个人要有哀而不伤。”○

一定的情感控制力,过分的喜形于色会让人觉得肤浅,当然,也不能过分的将情绪压在心底,会让人觉得城府极深,这两种都会让人觉得我们不好交往,从而对我们敬而远之。要对情势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手握合适的“度”去与他人交往,就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才会有进一步的接触发展。

(二)真诚待人

李嘉诚曾说:“诚是做人之本,也是经商之本,以诚信经商则信立,于是朋友云集,机会迭至。”人与人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只有真诚才能使双方各自打开心门,进行真正的灵魂对话。对陌生人真诚,我们会收获一段友谊,与朋友真诚相对,我们将获得心灵的感动。《中庸》中说:“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

8人只要做到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为天下至诚则为化。”○

真诚,就会在我们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就会更加的发出光亮,从而感动人心,感动人心就会引起变化,即将真诚传递下去,让人与人的交往充满真诚,让世界充满真诚。就像雷锋精神,几十年来感染了无数中国人,使种精神得以薪火相传,于是社会上不仅出现了无数“雷锋”,更有“微尘”、丛飞等传播人间大爱的使者。

(三)不要急功近利

9是说走路要从脚下开始,“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登高要从低处开始。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好像行远路,登高山,要实现远大的抱负,就必须从小事做起,遵循事情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否则结果将适得其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是这样,要与一个人成为朋友,必须经历一个相

遇、相识、相知的过程,从有一个良好的了解开始,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下来。在大学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新的朋友,我们都想和他们建立像以前朋友那样深厚的友谊,但他们毕竟不是我们以前的朋友,不是发小,没有以前朋友对我们的了解,也没有一起长大的默契。所以我们不能像对以前朋友那样说话、开玩笑,一句我们本来是开玩笑的话,对我们不了解的人也许就会信以为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获得了在一个公司工作的机会,为了能尽快地融入公司这个大集体,他在来到他所在部门的第一天就给同事每人带来了礼物,之后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和同事上司拉近关系的机会,不管是私事还是公事,他总是从各方了解到后,很“贴心”地主动帮忙并且从来不求回报,把大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完成。他认为和大家的关系已经打理的很好了。一天,上司把他叫进办公室,问了他一句:“你对现在的职位有什么不满吗?”原来上司认为他拉近和同事的关系是为了想要升职在建立人脉。更令他讶异的事是年终,大家投票推选“优秀职员”,推选出来的五位优秀职员中并没有他,不仅如此,他的票数还是最少的····他的刻意亲近让别人觉得另有所图,不熟悉的人的“无微不至”更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原本的好意只是因为急功近利而适得其反。

(四)与他人相处要有“度”

来到大学,我们每天都会与室友、同学、与老师、前辈,以及与学生会、社团新认识的朋友相处,在于他们相处时,我们不仅应该要大度,更应该要适度,适度的对待这些关系。大学不仅仅是个小小的社会,更是我们求学、实现自己人身价值的一个地方。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得失与同学之间勾心斗角,也不可因为之间的“哥们(姐们)关系”而相互袒护,拉帮结派,不去适度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在错与对,得与失中自己应该巧妙的解决。以下我举两例来具体说明。

1. 与舍友相处

舍友是生活中与我们相处最多的人。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之间会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如何用最好的方式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和误会呢?我认为中庸思想会给我们以启发。在中庸思想中有“适度,适中,调和”的思想,当我们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应该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为他人想想,用一种适度的情绪和态度与室友进行心理上的交流,化解彼此之间的误会和矛盾。让一种和谐,友爱的氛围充斥在彼此之间,这种气氛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更有利于大家一起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一起成长。

2. 与异性相处

步入大学校门后,大家一起住集体宿舍,学习压力暂时减轻,男女生之间彼此接触的机会增多。在这个在遇见有好感的异性时,我们的情感就会产生如火山喷发式的宣泄。在这个时候,与异性交往时更应该注意“有度”,正如中庸思想中提到的“和”,“ 适宜、合适、合乎一定的标准” 的一类思想。将这些思想贯穿于我们的脑海,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可以避免因为不当的异性交往带来麻烦,使我们能与异性有利的交往,不会因为不适度的交往而使自己颓废。

三、 小结

由我看来,“中庸”思想无疑是当今众口难调的社会中解决人际交往问题最为合理的准则,是达到“和谐社会”最为具体的方法指导。无论我们是与人交往还是做人做事,我们都应该要有一个“度”字放在心中,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这才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亦是人际交往的艺术。

参考文献:

① 邓球柏 《大学中庸通说》 湖南人民出版社

②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③ 《礼记·中庸注》

④ 王岳川 《大学中庸讲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 《中庸·第一章》

⑥ 《中庸·第一章》

⑦ 《论语·八佾》

⑧ 《中庸·三十二章》

⑨ 《礼记·中庸》

篇二:湖北大学哲学论文选题

2009级哲学专业学年论文参考选题

一、哲学概论

1.哲学的价值

2.中西哲学的差异(从本体论视角、认识论视角、价值观视角、范畴论视角、语言学视角、人生观视角等进行一个限定)

3.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关系研究

4.“反形而上学”研究

5.海德格尔的哲学观

6.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观

7.“吾心即宇宙”和“存在就是被感知”比较研究

8.黑格尔和朱熹关于“理”的思想比较研究

9.高尔基亚的三个哲学命题研究

10.哲学何谓

二、美学

1.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2.美学的科学性与超科学性

3.美如何存在

4.“美的本质是一个假问题”

5.认识态度、功利态度与审美态度的差异

6.审美移情

7.悲剧的审美意义

8.美的普遍性与相对性

9.优美与崇高

10.审美距离

11.审美情感的基本特征

12.“审美无功利”学说再释

13.艺术人生的美学意义

14.论优美

15.论崇高

16.美学的对象

三、西方哲学

1.古希腊哲学的主题及其逻辑嬗变

2.自然状态说的哲学价值

3.斯宾诺莎的自由观

4.康德的主体性思想

5.黑格尔关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一致的思想

6.康德哲学的哲学史地位

7.黑格尔哲学的哲学史地位

8.休漠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批判

9.笛卡儿哲学对西方哲学二元思维方式(即主体与客体)的影响

10.试比较经验论和唯理论

11.奥勒留的哲学智慧

12.恩披里克的怀疑论哲学

13.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

1

14.海德格尔的良知经验及其阐释

四、逻辑学

1.类比推理与创新思维

2.先秦名辩学思想研究

3.墨家逻辑思想研究

4.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研究

5.弗雷格逻辑思想研究

6.Constants and Vanables (常项与变项)

7.Propositions and Propositional Functions (命题与命题函项)

8.Operators and Quantifiers (算符与量词)

9.the logistic method (逻辑斯谛方法)

10.Syntax and Semantics (语形与语义)

11. 穆勒的名称理论

12. 皮尔士的三种推理类型

13. 莱欣巴哈的日常语言分析

14. 论空名称

15. 论定义

16. 斯特劳森对归纳的辩护

五、符号学

1.论符号的认知功能与交际功能

2.符号的意义理论研究

3.西方符号学思想研究

4.中国符号学思想研究

六、理论伦理学

1.建构一种合理“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范式

2.道德的目的意义和手段意义研究

3.价值概念再释

4.尼采哲学与酒神精神

5.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

七、科学技术哲学

1.对科学的崇拜与批判:两种对峙的科学观

2.近代自然科学为何未能诞生于中国——从科学自身的原因看

3.科学价值中立如何可能

4.试析科学发现中的机遇现象——从现代物理学中的实验发现看

5.从近代科学未能诞生于中国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以及此问题之现实意义

6.科学与技术关系的一种阐释

7.“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评析

8.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9.当代科技的价值论分析

10.论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11.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12.科学与政治的张力

13. 试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14.祁克果生存哲学研究

2

15.祁克果的人生三阶段论研究

16.尼采的“权利意志”研究

17.如何看待尼采的“超人”

18.尼采与叔本华哲学比较

19.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研究

20.柏格森眼中的道德与宗教

21.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研究

22.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

23.何谓“现象学”?

24.胡塞尔眼中的“逻辑学”

25.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26.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

27.海德格尔是如何区分存在与存在者的?

28.海德格尔存在哲:内容与影响

29.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研究

30.海德格尔如何看待“艺术”?。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32.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33.哲学、科学与宗教

34.试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35.试论“人工生命”

36.自然科学的价值研究

37.技术与人关系的演变

38.“技术双刃剑”评析

39.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无可能?

40.科学技术的发展需不需要受到约束?

41.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

42.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吗?

43.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44.试论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

45.克隆人的哲学研究

八、应用伦理学

1.西方应用伦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2.通过应用伦理学与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之关联性,分析论证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建构

3.环境伦理与社会伦理关系之辨析

4.人类基因研究面临的伦理问题

5.克隆人面临的伦理学问题

6.安乐死的伦理学之维

7.分析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

8.如何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效率和分配正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9.分析说明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10.当代中国的企业伦理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11.分配公正

12.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动因研究

13.国有企业改革的伦理分析

14.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3

15.效率:一种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16.节制伦理的当代重建

17.单位制度与单位的伦理困惑

18.价值货币化与当代人的伦理冲突

19.考试伦理研究

20.当代农村伦理道德变迁研究

21.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研究

九、马克思主义哲学

1.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及可能的出路

2.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4.评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区分,

5.评“重返马克思”

6.哲学基本问题再释

7.基于实践的物质观研究

8.实践辩证法研究

9.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10.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

11.马克思的“自然观”研究

12.自由与时间:马克思的回答

13.作为一种解释学的辩证法

14.刘斐伏尔与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比较

15.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6.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17.关于马克思历史定位的观点及其论证思路

18.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历史现状、方法和意义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症结与可能性的出路

20.自由与时间——马克思的考察

21.和谐思维与辩证法

十、中国哲学

1.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2.中国哲学的马克思主义视域研究

3.中国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可选一对范畴来分析)

4.儒道墨法价值观之比较

5.《坛经》的心性论

6.王阳明贺麟知行学说比较研究

7.中国的“语言”哲学

——(1)以《论语》为例(2)以《道德经》为例(3)以“言意之辨”为例

8.《孟子》理想人格的哲学分析

9.朱熹的分殊思想研究

10.儒家思想(或道家、墨家)的现代价值: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视角

11.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1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13.儒学与宗教的关系

14.儒家的和合思想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15.儒学与全球伦理

4

16.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研究

17.庄子的自由观

18.孟子、荀子人性论思想比较研究

19.先秦至两汉的真理观

20.魏晋言意之辨的哲学价值

21.朱熹的“格物致知”说研究

22.王守仁的“致良知”说(从本体到工夫: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研究)

23.明末清初实学思潮再评价

24.章太炎(炳麟)的“俱分进化论”

25.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现代价值

26.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

27.《国语》中的“和”思想研究

28.《论语》“仁”的多元阐释

29.“蝴蝶梦”与庄子哲学的意境

30.《庄子》中人物形象的哲学隐喻

31.孟子与告子人性善恶论争的伦理意蕴

32.《论语》的“言”“语”伦理思想研究

33.老庄的本体思想比较研究

34.《盛世危言》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建构

35.《墨子》的伦理思想研究

36.中国“孝”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

37.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

38.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说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39.郭店楚简的思想价值(也可选取其中的一篇进行研究)

40.论《易传》的辩证法思想

41.论禅宗的“顿悟成佛”论

42.论牟宗三“智的直觉”的观念

43.中国传统哲学与21世纪中国哲学

44.和谐:《洪范》的政治哲学

45.《国语》的和同哲学

46.价值论视野下孟子和告子人性论的分歧

47.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朋友哲学

48.“欲”与“仁”:《论语》关于“欲”的哲思

49.韩非子《五蠹》的哲学价值

50.自然境界论——以冯友兰为核心

51.道德境界论——以冯友兰为核心

52.功利境界论——以冯友兰为核心

53.宗教境界论——以冯友兰为核心

54.冯友兰和唐君毅人生境界论比较

55.梁漱溟的科学观

56.梁漱溟的自由观

57.梁漱溟的国家观

58.什么是科学——胡适的科学观

十一、宗教

1.宗教本质之我见

5

篇三:关于个性与秩序关系的哲学理念思考

龙源期刊网 .cn

关于个性与秩序关系的哲学理念思考

作者:沈湘平

来源:《魅力湖南·学术综合版》2013年第01期

【论文摘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讲究个性、尊重个性,并试图塑造自由个性的时代;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秩序,谋求秩序,并试图构建良好秩序的时代。一个良好的现代社会总是既要保证人的个性化发展,又要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正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其核心主旨可以说就在于解决好个性与秩序的现实问题。然而,在当代,特别是立基于风险社会的现实,人的个性与秩序有着十分复杂的矛盾关系。

【论文关键词】哲学 人格 思想 社会形象

个性是个人比较稳定地保持着的独特的人格、思想、社会形象和能力体系,主体性和差异性是个性两个最为重要的特征。个性的主体性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能动性的方面;差异性则是指个体因为各自的独特性而彼此区别的方面。个性因此体现为个人较为稳定的主体性与差异性的统一。与生活中人们对个性的理解不同,从哲学的角度看,主体性才是个性最为本质的特性,没有主体性的差异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的。如果说相对于社会而言,个人往往代表着个性的话,那么,相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就代表着秩序的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个性与秩序的关系问题可以视为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古老问题的现代表述。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有规则的状态;这种规则所束缚的主要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结构顺序;人藉此时间和空间上的结构顺序所需要获得的是整个系统的功能——协同彼此的行动,分享自然和社会的资源,以保障自己的存在和发展。[1] 35-36社会秩序并不神秘,一定的社会秩序总是人们活动的产物,社会秩序是由有个性的个体相互作用、合力的结果。比照于个性的主体性、意向性与差异性,社会秩序表征着人的活动的受动性、外延性与同一性的方面。

当我们把主体性理解为个性最为本质的特性时,就不难看出人的个性是历史地形成的。马克思十分清楚地把个人区分为“偶然的个人”和“有个性的个人”,历史也因之表现为一个从偶然的个人向有个性的个人的发展过程。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性个人的差别主要在于对包括社会关系在内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主动驾驭与否。马克思认为,“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2] 122按照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三阶段说,我们可以推论:在人的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个人绝对地从属于群体,个人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所以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个性发展。极少数所谓有“个性”的人也必然遭受悲剧性的历史命运。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在那个阶段社会秩序以压倒的力量战胜了个性。在人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即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们着力于个性的伸张,反抗以往旧秩序对个性的压抑。当然,个性的伸张依然需要秩序,但不再把秩序看成先于个性的存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