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化论文 > 列表页

关于壮族蚂拐文化论文的研究意义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6  分类: 文化论文 手机版

篇一:景观设计论文壮族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壮族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论文

【摘要】学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怎么样让设计与周围的建筑、人群、环境产生和谐的关系。从体量到材料、从审美角度到心理需求都要方方面面的考虑周全。景观艺术必须符合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要求,但是它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只是我们设计的前提和必需。

引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艺术成就。然而,如同所有建筑设计一样,景观的设计与建造必须时时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中国古老的景观艺术似乎并没有跟上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脚步,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中国各地城市出现了欧洲古典园林景观英国乡村风情景观等等风格各异的西式园林景观。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美国景观设计师的作品轮番上演。在广西地区这样的情况也不例外,使人不禁发问:我们在广西吗?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元素去哪了?我们该如何去应用这些壮族传统文化元素?

1.概念界定

1.1景观的含义

一提到“景观”,我们会想起什么?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对景观的理解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在古代中国所有的典籍中是没有“景观”一词的,景观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景观一词来自国外,也可以叫现代景观。因为在西方把古代时期的景观称为古典园林,它与中国的园林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认识不到这种区别,就很难以在发展的道路上做出质的突破。

篇二:黑衣壮 壮族《民俗风情》课程论文

《民俗风情》课程论文

黑色的魅力——广西黑衣壮的服饰

我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在此就介绍一下壮族的一些相关知识,主要是介绍一下壮族的一个支系——黑衣壮,及其服饰特点。

1 壮族简介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有40多种,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

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壮族人民在历史上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种植水稻,妇女则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澜。 2 黑衣壮简介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那坡县境内,共有9975户人家,5万多人,占那坡县壮族人口的32%。黑衣壮村寨坐落于广西那坡县的崇山峻岭中,这里的人均穿着蓝靛染成的土制黑衣服,居住的环境还保存着壮族古老的“干栏”式房屋。由于历史上战争和民族迁徙等原因,许多人躲入深山老林,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从而保留了古老的文化。黑衣壮血统古朴纯正,族规族内通婚,但禁止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七代内通婚,其族不乏俊男美女。村民之间和睦相处,平等互助。

黑衣壮,这个“以黑为美”的民族在生产、生活等方面还沿袭着原汁原味的族群习俗,所以被人类学家誉为壮族的“活化石”。

2.1 “黑”的由来

黑衣壮以黑为美,至今还沿袭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服饰文化,无论男女老

少都穿着自家用蓝靛纺染的黑色衣服。相传在远古的时候,黑衣壮的祖先在抵御外来侵略者的战争中受伤,躲进了密林里,机缘巧合之际发现了蓝靛草,并以此治愈了身上的伤。因而在战争取得胜利后,该族的祖先将蓝靛草奉为本族的“神草”,并将其移植到自己的部落里。黑衣壮还保留着原始的纺染工艺,从棉花到制作成为服饰的整个过程都是他们自己操作,每家每户放着古老的纺车。

为何黑衣壮独崇黑色呢?除了相传侬老蓝靛制黑衣,摸黑身体、武器以加强抵抗外族的传说外,还以为“黑”是思想的源泉、思想的场所和它的场所性的本质,是原始纯朴的本性,是我们本源的家。生活如同荷尔德林的“盛满了黑暗的光明”的酒杯一样,黑色有着纯澈、善良的生命特征。

2.2 黑衣壮服饰特点

黑衣壮,顾名思义,就知道是他们的特点--------穿的衣服颜色的黑色的。黑衣壮至今仍然保留着穿黑色的传统,同时,穿戴上的实用性与款式大方朴素美观有机的结合完善了黑衣壮服饰文化的内涵。黑衣壮男人穿的是前盖大襟上衣,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头上还缠着圈成数圈的黑布头巾,腰间系一条红布或红绸的带子,以示驱鬼赶邪,兼有显示男人威武神勇气概之意。妇女都喜欢穿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下身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腰系黑布做 的大围裙,头戴黑布大头巾。

黑衣壮的衣裤套裙别具一格,为广西其他壮族地区所少见。这种着装显示出立体层次感,人也显得活泼秀雅。赶圩或走访亲友时,将围裙向上翻卷可作口袋使用,劳动时又可装少量的菜豆和零星杂粮。黑衣壮妇女所戴的双角形头巾,也是外地壮族服饰中所罕见的。以崇尚黑色为主题的审美意识,构成了黑衣壮独特的区域服饰文化。(妇女们的穿戴全靠自己巧手一针一线缝制而成。)

她们的衣边、袖口、裙边和头巾的四边都用红布或黄布剪成小条捆镶上去,有的则用红、黄、蓝色丝线绣成波浪形的线条,使黑中托透出红、黄、蓝色的细线段,清雅明亮,色彩协调中更凸显层次的美和玲珑的美。黑衣壮妇女佩带的银项圈,两端都制成鱼形状,有如双鱼对吻。

抹不去的“黑”色魅力,黑衣壮服饰被称为壮族服饰“活化石”——黑色彩边宽袖裤服饰,庄重中,显得清雅明丽。

2.3 黑衣壮纺织技术

黑衣壮妇女自种棉花,自己纺纱、织布、染布,缝制传统的民族服装。由纺纱到制成衣,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脱棉籽、做棉条、纺纱、织布、锤布、染布、缝制。

(一)脱棉籽。即用棉籽脱粒机或手工把棉花中的棉籽脱粒干净。采棉后先晒干,去枯叶,除去棉籽。棉籽脱粒机有从集市买来的,也有自己用木头做的,其关键部位均是铁制或钢制的。

(二)做棉条。除净棉籽后弹松棉花,将棉花搓成拇指大小、一尺长的棉条,即可纺棉。 (三)纺纱。即用纺纱机将棉条纺成线。纺纱时用手捻出一段纱头,缠在纺纱机的拈杆上,左手提起棉条,作申引动作,右手有节奏地转动轮盘,利用旋转惯性, 将纤维拉长,增加拈度即可得纱。纺纱颇为讲究,纺车摇得不快不慢,摇车轴线要配合恰当,左右手动作协调,这样纺的纱才均匀。然后将纱锭绕成股放入沸水中 煮,捞出晾干,再入锅中煮,加米浆使棉线结实有韧性。浆透后抖去米浆晾干,套纱筒即可织布。 (四)织布。织布是最艰辛、花时间最多的工序,技术要求比较高。装机时先用抽线机将纱搓入纱筒,再将纱筒装入排线筒,然后从排线筒上抽纱穿过排线网装入织机,最后将纱穿于梭 中,即可开织。织布时,双脚踏织机踏板,用手抛梭,每踏一次,即抛梭一次,如此反复。一般先放经线,织时拉平绷紧经线用梭将纬线穿入,用木板扣紧,来回往复。如需要织出各种花纹图案,就需放入染有彩色的纱线。这样织出来的布只是粗布,需浸染才能制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地人织布时不能讲与紊乱和断裂有关的言语,否则认为纱易乱、线易断而织不成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纺纱机和织布机还被作为嫁妆送给出嫁的女儿。

(五)染布。染布所用的染料是蓝靛。蓝靛有的是自家制作提取的,有的是从圩上买来的。春天人们种下蓝靛草,等到七、八月,蓝靛草长有两、三尺高时便将其割下,浸泡在染缸里。待几天后茎叶溶于水中,取出残梗,滤去渣沫,将石灰浆放入蓝靛水(一般100斤蓝靛叶放3-4斤石灰浆),用瓢不断搅浑均匀,沉淀后即获蓝靛膏,再按1桶蓝靛膏配4桶草木灰水的比例加入草木灰水搅拌均匀,发酵7天后即可染布。在染布前还需将适量的猪血和牛胶煮成水,倒入蓝靛

水中搅匀,将白土布浸泡于缸中,定时 搅动。待白布染成蓝黑色时取出晾干,用蒸锅蒸1个小时,用清水漂洗后又放入染缸里浸泡。如此反复数次浸染、漂洗之后,晾干成黑布。在黑衣壮地区,人们敬奉染缸,平时不能在染缸上放置污秽之物,否则就被认为染不好布。每年农历七月十九日是王母娘娘的忌日,据说这一天王母娘娘要下凡作祟,当地人便在染缸上放上又粗又老的瓜苗,他们相信,如果王母娘娘摸到长有小刺的老瓜苗就会恐惧而不敢做坏事,染缸才能染出好布。过了农历七月十九日,人们就可以选一个好日子开始染布了,染布一般会持续到农历十二月。

(六)锤布。染织出来的黑布,还要经过“浆衣”(即锤布)才能使黑布具有平整的线条。先在布面上 “打浆”,以米浆或一种野生薯类的淀粉制稀浆,涂于布面,使之有光泽,然后锤打。锤布的工序也很重要,使用的工具有垫布石和锤。锤时很讲究,先在垫布石上 垫放一层薄布,然后把布条折成方形,厚度在8-10厘米,再在布上盖一层布,包好。锤时需要2-3人同时锤,动作要平稳,方向要一致、密集。锤后清洗,再锤再洗,时间看布的成型而定,一般要反复多次,直至布平滑光亮为止。这样处理的布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色泽光洁,经久不褪。 (七)制衣。把锤好的布裁剪成服饰。方法是:先量好身体尺寸,然后在布料上画线,再用剪刀沿线裁剪,裁剪布之后,用针线以手工的方式缝制衣服。缝制一套衣服(上衣、下裳)一般要4-5天的时间。

一套衣服从纺纱到手工制成衣,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耗时约20多个工日(每个工日10小时计)。由于黑衣壮妇女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要做家务,所以只能利用工余饭后和农闲时间纺纱、织布和制衣。

黑衣壮自种、自织、自染、自穿,是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这一过程充满了黑衣壮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传统习俗的诗情画意。蓝靛染织文化的氛围很浓。黑衣壮的蓝靛染织工艺,不但是黑衣壮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3 结语

黑色文化成为黑衣壮山歌的主要咏唱对象,“黑枪舞”等 成为其民族主要代表舞蹈。生活万紫千红,黑衣壮独崇黑色正是对这种善良、纯朴生活的追求,是

篇三:蚂拐节调查报告

广西民俗蚂拐节的蚂拐舞

壮族蚂拐节,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县境内。 蚂拐节,也叫青蛙节。传说中,他们认为掌管风雨的不是龙王,而是青蛙女神。蚂拐节源于东林孝敬蚂拐的行为和侍奉母亲的人性良心,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拐,求得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所以,在新年春节到来之时,这里的壮乡村寨都举行一次隆重热烈的蚂拐节歌会,敲锣打鼓,跳蚂拐舞,唱蚂拐歌,共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蚂拐节,一般从大年初—起至二月初二结束。基本过程为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在红水河两岸百余里的壮家村寨,都十分盛行蚂拐节活动,历史上就建成过将近200至300座的蚂拐亭,“文革”期间,由于破“四旧”,立“四新”,蚂拐节活动就很少举行,一些蚂拐亭在当时相继遭受破坏,现在遗留下来的蚂拐亭已经很少。

改革开放以后,蚂拐节活动在各地又陆续地得到恢复和举办。但是,就目前而言,蚂拐歌节亦已濒临危机,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逐渐淡化,传统节日逐步被现代节日代替,一些颇有造诣的活动主持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技艺难以得到传承。鉴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已经意识到拯救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制定了对蚂拐节活动进行保护的各项措施,在经费、人才培养、文化资源普查等等方面上都制定了规划。

壮族传说认为,掌管风雨的是青蛙女神,并把青蛙称为蚂拐。蚂

拐节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主要内容有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等活动。其中,人们跳蚂拐舞和唱蚂拐歌,以示为蚂拐守灵。守灵、游村的活动进行到第25天后,蚂拐节便进入高潮。这天,人们选择吉时,抬着花轿到青蛙下葬的地方,打开去年葬蛙的宝棺,如果青蛙的骨头呈金黄色,便预示今年是好年景,全场顿时铜鼓齐名,同声欢呼。如果蛙骨呈灰色或黑色,便表示年景不好,于是人们就烧香祈求消灾降福。接着举行新青蛙的的下葬仪式。葬礼之后,男女老少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舞蹈,送蚂拐的灵魂上天。这一夜,人们尽情狂欢,通宵达旦。

蚂拐舞,则因蚂拐节这一壮族传统节日被流传继承下来。

关于蚂拐舞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有一年,天大旱,壮家寨子中一位年近五十姓李的族人也随众人在井边喝水后到河边去洗脸,祈求雷神降雨。正在洗脸时,突然一只蚂拐跳入他的怀里,他小心翼翼地将蚂拐放到地上,可是蚂拐又往他怀里跳。如此反复了三次 李姓族人感到非常奇怪,就把蚂拐捧在手上,只见蚂拐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他,还对他连叫数声。于是,就把蚂拐带回家中精心喂养。七七四十九天后,这只蚂拐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身披蚂拐皮的英俊后生,他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龙王宝”。自从“龙王宝”降生到李家后,天降大雨,解除了旱情。然而,数年后的一天,番邦悍然入侵,皇帝发榜,凡能领兵征服番邦者,将封为大将军,并招为驸马。因龙王宝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很快将入侵的番邦赶走。龙王宝当上镇殿大将军后,却不穿朝服,仍披蚂拐皮,令满朝文武官员品头论足,有一天,

皇太后趁龙王宝熟睡之机,命人偷偷将其蚂拐皮偷了,并丢入火中烧毁。谁知道,龙王宝竞马上死去了。原来,这蚂拐皮是龙王宝的命根,龙王宝丢了命根,就即刻死亡。皇帝获知龙王宝的死讯后,万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战功赫赫的爱婿,让黎民百姓缅怀他的功德,皇帝将火化后的龙王宝骨灰分发给各地的百姓进行安葬,并命令全国各地,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奠活动 自此,壮家就有了蚂拐节,有了蚂拐舞,并从此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蚂拐舞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随着时代的演变,蚂拐舞也经历了演变。蚂拐舞大致经历了形成——发展——兴盛——衰退——再发展的过程。形成时期的蚂拐舞,是壮族蚂拐图腾盛行时相关仪式和祭祀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的蚂拐舞大致是以埋蚂拐的祭礼仪式为主,如蚂拐舞中的《皮鼓舞》、《蚂拐出世舞》、《敬蚂拐舞》、《敬铜鼓舞》等应是这一时期的舞蹈。以后,蚂拐舞发展到兴盛时期,逐渐从单纯的图腾崇拜演变成一种与民俗相融的活动。于是,蚂拐舞中增加了许多劳动和生活的内容,如蚂拐舞中的《耙田舞》、《插秧舞》、《打鱼捞虾舞》等等 人们通过跳蚂拐舞,既祭奠了蚂拐图腾,又得以自娱自乐,这是兴盛时期的蚂拐舞。建国以来,蚂拐舞曾一度得到挖掘、整理和保存。l981年,国家投巨资组织进行了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以保护那些濒于失传的民族民问舞,这一举措使濒于失传的壮族蚂拐舞获得了新生,得到了很好的挖掘、整理和保存 这是蚂拐舞的再发展时期。

产生于蛙崇拜这一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蚂拐舞》,其基本的

体态是“蛙式”:双腿分开,双手打开弯肘向上或者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型别致,有一种雄壮神秘之感。这与壮族先民崇拜青蛙、模仿青蛙形态有着密切的审美关联,其外观造型与“花山崖画”上的“蛙式”图像十分相似,一脉相承。其体态随着面部带着夸张的面具与上身特有的左右晃动,更能使扮演者在表演中强化其诙谐生动、活泼逗趣、憨态可掬的艺术效果。

观察《蚂拐舞》的表演,其动作非常单一、零散,缺乏相对统一的规律性,动作缺乏承上启下的连续性,欲寻找到《蚂拐舞》的核心动律和突出动作,需要认真细致地进行研究分析。《蚂拐舞》的主要动律“两跳一停五点步”,表现在膝部和脚上,上身和手势变化不多,常以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身体旁后侧仰,配合下身动作起到平衡协调及稳定的作用。而双腿在腰部的发力和驱动下,向前(或其他方向)做出有弹性力度的、带后踢腿的两步跃跳。落脚停在八字步位上,同时,身体“板腰后仰”配合两拍完成。到第三、四拍,动力腿在膝部强有力的“抖弹”的驱动下,在一拍之内连续急促地点地四下,第四拍结束时,脚下有一个向外或向里的“踹”。整个动作简洁清晰,个性独特,特征鲜明,极有韵味。

从动感上分析,前“两跳”的移动态势,“一停”的顿落静止, “四点步”的急促爆发,以及收尾动作上拙劲十足的一“踹”。凡此种种前动后静、静中有动、层次分明、对比强烈的舞律,直观上看具有强烈的动感和个性,舞风酣畅、韵味浓郁、妙趣横生,将力量与情感、精神与象征推向高度统一,形成了《蚂拐舞》古朴简拙、粗犷硬

朗的舞蹈风格,显示了壮族人民在生活与劳动中的审美情趣、审美心理及审美追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族人民朴实、坚韧、内向、含蓄的民族性格。

蚂拐舞的内容包括《皮鼓舞》、《敬蚂拐舞》、《拜铜鼓舞》、《插秧舞》、《纺纱织布舞》、《庆丰舞》等十余个舞蹈片段。《蚂拐舞》现有的内容遗存及舞段的表演都非常简单,动作也仅是生活劳动中的简单模仿,从舞蹈肢体语言的角度来分析,几乎难以构成动律特点。但是,正如日本著名舞蹈家石井漠所说:“舞蹈也与其他艺术一样,决定其本质的是动律。”没有动律的舞蹈是不能存在的。假若我们从《蚂拐舞》的基本形态、动律特征、节奏特点及审美情趣、审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在《蚂拐舞》的表达中蕴藏着原始古朴、硬朗稳沉、简拙逗趣的动律要素及特点,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非常强烈的动律感。如《庆

关于壮族蚂拐文化论文的研究意义

丰舞》舞段中的“两跳一停五点步”,就非常生动形象,独具特色。扮演“山神”和“水神”的舞者,头戴面具,在热烈激昂的鼓乐节奏声中倾情舞动、狂热宣泄、激奋人心。该动作形态奇特,舞风古朴简拙,动作韵律特征鲜明,有强烈的动感和个性,给人印象深刻。

《蚂拐舞》的表演自始至终用打击乐及唢呐伴奏,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打击乐的基本节奏是:仓咚仓咚怆咚咚咚仓 ,此节奏起伏变化不大,但稳定坚实有力,尤其是第二小节对形成舞蹈动律特点起到关键作用。第一小节怆咚仓咚是“两跳一停”的启动,比较稳定、结实;而第二小节的I仓咚咚咚仓I在节奏力度上有了急促短暂的变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