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范文 > 政府政务 > 列表页

靖江政府工作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3  分类: 政府政务 手机版

篇一: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靖江市十四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12)

政府工作报告

—— 2011年1月13日在靖江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赵 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情况和“十一五”回顾

2010年,全市人民在中共靖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克难奋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城乡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6亿元,同比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658美元;

财政总收入90.0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6.89亿元,分别增长31.9%和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增长33.6%。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苏中首位。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完成工业增加值236.2亿元,增长15.1%。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716亿元,增长3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65亿元、销售1082亿元、利税150亿元、利润110亿元,分别增长29.4%、26.2%、24%和15.7%。技改投入加大,完成技改财务发生数223亿元,增长27%。亚星锚链公司在主板成功上市。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社会用电量控制在限额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6.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4.54%和6.4%。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7.6%;广宇集团承建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完成农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4%。粮食总产33.14万吨,连续七年增产。高效农业规模扩大,新增高效农业1.6万亩,推广机插秧10.1万亩。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3个;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服务业快速发展。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65.3亿元,增长15%。沿江物流业初具规模,形成粮油、木材等五大物流基地。三江现代物流中心完成营业收入85亿元、利税1.5亿元,分别增长111.1%和125.1%。商贸业繁荣稳定,百富绅家居、长阳金属等专业市场不断壮大,骥江路商业中心、渔婆路商业街日趋繁荣。特色餐饮业健康发展,被

评为“中国河豚美食之乡”。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8亿元,增长17.6%。金融保险业继续扩张,成功发行华靖公司债券;新设江苏银行、无锡农商行靖江支行;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49.9亿元、贷款余额323.1亿元,分别增长26.5%和31.3%;完成保费收入11.17亿元,增长21%。

开放创新步伐加快。沿江承载能力增强。港口功能迅速提升,新建万吨级泊位3个,新增万吨级泊位5个,完成货物吞吐量5680万吨;建成口岸联检服务大楼。疏港体系加快完善,沿江高等级公路靖江段、新江平路路基全线贯通,建设纬六路、华元路等39条区间道路,建成下青龙港路、七圩港西路等8路6桥。实施拆迁2500户,交付安置房32.6万平方米。公共配套同步完善,扩建220KV夏仕变、110KV孤山变,完成生开线、园城线等改道工程。产业集聚能力增强。以沿江特色产业为重点,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9个,新开工华元金属、三峰港务等10个重大项目,建成华菱锡钢、德桥仓储等15个重大项目,核电配套、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加快拓展;市开发区入选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加快,新开工华澄重工、通舟海工装备等超亿美元项目4个,实现工业开票销售252亿元。外向带动能力增强。外资质量稳步提高,新批外资项目12个,增资项目7个;注册协议外资8.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4亿美元,分别增长36.3%和15.6%。自营出口

取得突破,新增进出口获权企业55家,完成自营出口21亿美元。外经合作深入开展,新签外经合同额6600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4100万美元。创新驱动能力增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9家、省创新型企业1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4.1%。新建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申请专利1300件。新增省名牌企业7家、省著名商标5件,“艾兰得”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主城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城行政核心区基本形成,市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新城中学开工建设,行政、商贸、住宅项目建设加快,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滨江生态园完成地形整理,建成城市应急水源主体工程。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实施胜利街、东南环、新车站东侧地块综合整治,建成城西大道、工农路延伸段等5条道路,完成玉皇殿、新建北路等10个社区改造。新城镇建设顺利推进。新港城仲阳商贸城、南方小麦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建成,天冠酒店、财富广场等项目进展顺利;新桥城开工建设“一横三纵”道路,建成润新大厦、商业中心一期主体工程。生祠镇启动思岳路、文体中心建设;季市镇实施生态园二期、农贸市场等项目。新农村试点稳步实施。启动柏木、乐稼等新农村试点建设,建成孝化、徐周等4个农民集中居住点一

期工程。新建农村公路86公里,改造农村桥梁126座,新增“一池三改”1000户。城乡管理得到加强。强化建设项目监管,严查各类违法违规建设。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开展占道经营、渣土清运等专项整治,封场改造雅桥垃圾填埋场,拆除违规广告牌1416平方米。深化出租车升级改造,城乡客运秩序良好。完善“四位一体”管护机制,西来镇创建为省级卫生镇,建成3个省环境整治试点村。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教卫体蓬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全面启动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建成市一中新校区,整合成立靖城中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创历史最好水平;通过省教育现代化评估,被确定为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文体事业持续繁荣,举办市第28届文艺节,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走进靖江,《荡湖船》荣获国家群星奖。市志编修进展顺利,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85.2%。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在省运会获得奖牌总数居泰州榜首;朱敏、张魏分获亚运会、亚残运会金牌。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不断深入;完成基本药物制度试点,食品药品市场安全有序。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开展十大重点行业放心消费创建,强化重要民生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积极扩大对外交流,成功举办“安斯巴赫日”活动。深入实施“阳光计生”行动,创建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扎实开展第六次全国

篇二: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2月3日在靖江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陈明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靖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共靖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新追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务实创新、奋发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78亿元,同比增长17.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8万元,突破3000美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1亿元,同比增长39.6%;财政收入30.8亿元,同口径增长5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32.1%。综合实力最新排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70位,居苏中县市之首。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完成工业增加值83.78亿元,同比增长

- 1 -

19.8%。集约化水平提高,机电、船舶等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建成省船舶出口基地,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家纳税过亿元的企业。运行质态优化,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税分别增长40.5%和35.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2%;万元GDP排污强度、能耗同比分别下降12.6%和4%。工业性投入加大,完成技改财务发生数65.6亿元,57个3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建筑业快速增长,实现建筑企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30.8%。

农业稳步发展。完成农业增加值9.07亿元,同比增长6.5%。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全年粮食总产30.44万吨,夏粮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高效生态农业快速拓展,新建高效农业项目161个,新认定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5个、省级无公害基地2个,建成省生态农业市。动植物疫病防治继续强化,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免疫率达100%。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实现销售31.7亿元、利税1.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6%;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家。

服务业快速提升。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8.98亿元,同比增长15.8%。沿江物流业快步推进,江苏中油一期等项目竣工营运,粮食物流等5个物流项目开工建设,三江现代物流中心初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雏形。成功承办了中国(靖江)小麦产业发展年会。现代商贸体系逐步健全,百富绅二期工程投入使用,靖江书城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城区商业中心、渔婆南路商业街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旅游、餐饮业发展势头良好,餐饮品牌建设加强,孤山

- 2 -

景观区入选泰州十大旅游景点。社会消费继续扩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2亿元,同比增长15.7%。金融保险平稳运行,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86.7亿元、贷款余额8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和25.4%;各类保费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8.4%。

二、全面加快园区建设,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承载能力快步提高。规划控制面扩大,沿江西区规划、新港园区中心区概念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初步确定新港园区铁路专线规划方案。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沿江高等级公路靖江段一期工程竣工通车;开工建设园区道路24条、桥梁6座,建成新洲路、纬二路等12条道路;夏仕、园区2座220千伏变电所投入运行。配套功能逐步增强,口岸开放、保税物流的申报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标准厂房51万平方米。拆迁安臵有序推进,完成园区拆迁1478户,建成东阜新村等安臵房43.4万平方米。

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开发区龙头作用凸现,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30.1亿元、工商税收收入6.12亿元,分别占全市的42.1%和36%。产业集聚成效明显,船舶修造、特色冶金、石油化工等临江产业不断壮大,新增产值过3000万元企业12家、过亿元企业3家。项目建设全面加快,开发区新签项目104个、总投资87.31亿元,其中格林锅炉制造、中海油成品库等10个项目单项投资超亿元;在建的德桥仓储、扬子江金属材料加工等21个超亿元项目,总投资达到63.25亿元;南洋船舶、正祥石化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已竣工投产。联动开发成效显著,江阴—靖江工

- 3 -

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工业投入2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34亿元;靖城、科技、经贸、粮食、西来等5个区中园、区中村建设加快,新上市镇联动项目57个,总投资22.46亿元。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创新管理运行体制,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加强国有资产清查、监管,促进了资产保值增值;整合市域供水资源,镇及部门供水体制全部上划。企业改革取得突破,通过资产重组、股权调整,天伦纺织、汇隆纸业等重点企业改制到位。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完成8家镇卫生院改制和1家市举办医院“两权”分离改革。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涉农财政补贴“一折通”发放率达100%。利用外资持续增加,注册协议利用外资3.0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2.7%和53.8%。外资项目规模扩大,落户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个,超亿美元项目3个。对外贸易高位增长,完成自营出口5.8亿美元,同比增长70.1%。外经合作进步明显,实现外经营业额9500万美元,新派出国(境)劳务610人。广宇集团率先“走出去”,在阿联酋设立了分公司。

三、扎实开展城乡建设,环境面貌发生新改观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规划力度不断加大,组织编制了“一城四片区”、生态园区等重点规划;严格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查处违法建设1810起,拆违8.3万平方米。滨江新城建设加快,开工建设江阳路、江洲路等5条道路,“五纵三横”道路框架初步形成;市行政中心、医疗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新城二期拆迁如期完成。旧城改造力度加大,新建路、迎春桥等“七路二

- 4 -

桥”改建工程竣工,渔婆路全线贯通;完成9号地块拆迁,建成新江海、拉丝厂等安臵区;区域供水净水厂一期工程并网供水,水源厂取水口延伸改造如期完成;污水处理厂一期续建工程竣工投运,铺设污水收集管网32.3公里;新建人防工程1.16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建成垃圾填埋场五期工程及渗沥液处理工程;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容环境管理力度加大,城市面貌逐步改观。

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推广新村建设、老村改造、环境整治三种模式,在新桥三太、马桥徐周等19个村开展了试点建设。农村环境得到改善,继续实施“双清”工程,完成53个村河道综合整治,浚治土方450万方;推行长效管理,加快推广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实施农村“一池三改”1000户;新建农村公路132条383公里,改建农村桥梁64座。为农服务继续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深入实施,新机具、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运用范围扩大。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建设力度加大,调整优化城乡水系,完成下六圩港清水通道建设;全面开展城乡绿化,实施环城路、广靖高速公路南段绿化工程,建成天妃宫绿地、十圩港景观带等重点绿化项目,新增城市公共绿地30万平方米、农村绿化1.3万亩;建成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2个、生态村2个。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组织8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搬迁、改造高污染炉窑4座;全面开展城区三产行业环境

- 5 -

篇三:2012年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1日在泰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徐郭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泰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利完成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0亿元,可比增长12%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0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2亿元、1318亿元和930亿元,分别增长4.5%、12.7%和12.7%。财政总收入623.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8亿元,分别增长36.6%和27.6%。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1160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4亿元,增长17%。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施高效农业“5218提升工程”,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0万亩、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家,兴化市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楚龙面粉公司升级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2家,新建三大合作组织645家,农业利用“三资”45亿元。强化农产品质量建设,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新获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481

个。推进绿化造林工作,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和管护,完成造林面积7.7万亩。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靖江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市,泰兴、姜堰完成大型灌区改造。工业运行质态良好。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5750亿元、利税680亿元、利润420亿元,分别增长30%、28%和30%。制定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计划”,预计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700亿元,增长28%,完成技改财务发生数1266亿元,增长26%,实施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210个,节能减排完成省定指标。民营经济加速发展,新增私营企业7430家、个体工商户25920个,净增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318亿元。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家,兴化市建成国家级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预计完成总产值1540亿元,增长18%,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建筑强市”,靖江成为又一个“建筑强县”。服务业发展力度加大。制定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8大服务业集聚区、30强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和200亿元,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服务业地税收入68.6亿元,增长32.5%,占地税总收入的56.7%。金融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632.7亿元,贷款余额1804.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1.8%和18.1%;兴业银行泰州分行开业,省信用再担保公司泰州分公司成立,新组建3家农村商业银行;发行企业债券28亿元、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39亿元,泰凌医药、太平洋精锻成功上市。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46亿元,分别增长20.3%和20.2%。

“双轮驱动”成效明显。有效组织“十大招商活动”,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4家,与央企签订合作项目12个。全年协议利用外资47.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达105亿美元,增长22.3%,增幅居全省前列。创成国家船舶出口基地,新增13个“江苏省重点培育出口品

牌”。外经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营业额6.6亿美元,增长13%,正太集团、河海集团分别承建合同总额2.01亿美元的博茨瓦纳大学城项目和3.36亿美元的印尼围海造陆项目。继续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新落户企业超过200家,总投资2.3亿美元的阿斯利康、1.5亿美元的武田制药、10亿元的石药集团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开工,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出口加工区二期加快建设,建成29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完成产品结构调整,即将正式投产。新能源产业园区获批国家火炬计划泰州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成功举办太阳能产业高层论坛,新引进钒电池、晶硅电池片切割线等6个重大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101亿元。沿江产业带建设纵深推进,泰州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跨入全国大港行列,核心港区3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基本建成,靖江市与中船重工投资40亿元共建船舶(游艇)科技产业园。里下河特色经济板块加快发展,南洋电缆、可可食品等项目落户姜堰、兴化。口岸工作实现新突破,泰兴港区沿江岸线全线开放。海关、国检、海事、边检为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外事、侨务和港澳台事务工作取得新成绩。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完善。我市连续4次被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靖江、泰兴、高港被表彰为先进县(市、区)。预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30%以上。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3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0家、高新技术产品130个。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外资研发机构14家、产学研联合体135个。强化科技服务,培育重大自主创新项目25项,入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个、省成果转化资金项目9个。知识产权工作卓有成效,全国首家国家专利战略推进与服务中心落户运营,全省首家专利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顺利开通,全市新获授权专利5036件,其中发明专利237件。深入实施“凤城千人计划”,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64个、高层次人才1080名、海外优秀人才210名;医药高新区获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1人入选国家第六批“千人计划”,扬子江药业集团获批省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上报国务院审批。加快实施十大工程,市区城建投入170亿元,中心城市品质和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区水生态环境封闭控制、城南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等工程建成投运,长江大道、高港大道、永定东路改扩建等城市骨干道路竣工通车,大桥北接线、231省道海陵至高港段加快建设,医药高新区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区等工程启动实施。万达广场建成运营后成为市区新的商业高地,茂业天地开工建设,希尔顿、碧桂园、泰州国际、世茂雅思等五星级酒店营业或即将营业。深化城市创建工作,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核验收,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实现“三连冠”,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通过省级预评估,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水利部中期评估,建成全省首个数字城市并被授予“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姜堰创成国家卫生城市。深入开展园林绿化工作,市区新增绿地面积85万平方米,绿地率36.7%,绿化覆盖率40.8%。继续打造“百姓城管”品牌,不断完善数字城管平台,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办理农村新一轮实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新增受益人口28万人,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0公里、桥梁332座、户厕90374座。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市区基本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全覆盖,靖江、高港通过农村河道疏浚省考核验收,全市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数量和秸秆利用量均居全省首位。实施全面小康“十百千提升工程”,创成达标村、示范村各100个。继续推进“125工程”,重点镇村建设完成投入120亿元。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预计新增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村215个。推进市区村组(社区)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街道社区区划调整工作,先后调整街道18个,撤村建居80个,调整社区99个。抓好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改革发展联系点工作,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出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创成省生

态乡镇34家,11个镇(街)国家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通过环保部验收。加强耕地保护,有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长江大桥主桥全面贯通,机场工程主体竣工,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泰州段有序推进,卤汀河、泰东河拓浚工程进展顺利。

社会发展全面加快。加强文化泰州建设。科学发展观展示馆正式开馆;文化中心基本建成,规划展示馆开馆;五巷涵西、兴化金东门、姜堰北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增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2个和7个,天目山遗址被列为省首批八大遗址之一;海纪馆获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溱湖风景区跻身全省旅游景区“20强”,溱潼古镇创成4A级旅游景区;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揭牌成立,施耐庵文学奖首次颁奖,成功举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梅兰芳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市新增省级优质幼儿园15个;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保持全省先进行列;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泰兴创成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进展顺利,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甲等医院,泰兴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乙等医院。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承办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全国木球锦标赛等一系列高水平赛事。全国新农村新家庭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市计生委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靖江政府工作报告)统先进集体。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市统计局被评为“五五”统计普法全国先进单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放大“百姓”、“爱心”、“温心驿站”品牌效应,建成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许年喜、周广智等全国先进典型;深化精神文明创建,黄桥镇、河横村、孝化村、董北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扬子江药业集团、电信公司、供电公司、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银监分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形成三级联动的政法综治工作体系,“海陵模式”在全省推广;全面推行社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