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国家治理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8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谈国家治理

如何以一个现代国家的要求把握国家职能的准确内涵,关系到国家治理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这就要求探索国家的本质,寻找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家的本质和要求

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国家出现到现在已经5000多年了,作为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成就,国家从一出现就面临着暴力的使用,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纷争。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国家一章时,将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扭转了过来,他指出,在黑格尔那里“国家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中无意识地偶然地产生出来的。家庭和市民社会仿佛是黑暗的天然基础,从这一基础燃起国家的火炬”,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夏正的活动者。黑格尔的思辩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了。“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他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当马克思主义者找到了国家起源的根本之后,就转而从国家如何从社会产生这一问题来探究国家职能。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国家的科学定义:“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社会物质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国家的产生,这决定了国家职能的发挥必然是为了实现居于上层的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关系需要。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职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统治职能。政治统治职能体现为统治阶级利用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工具维持统治秩序,以及利用政治权力调节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缓解阶级斗争。列宁所说的“暴力的方法”和“自由主义的方法”正是政治职能的两种表现形式。二是社会管理职能。马克思曾经指出,即使在“专制国家中”,政府的作用之一就是“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二)现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现代国家制度的完善,社会物质关系也随之产生巨大变化,尤其是阶级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国家的阶级属性.过于简单的将国家视为统治

阶级工具的观点逐步被抛弃,除了政治职能之外,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意识形态职能得到了特别的重视。 首先,国家具有广义的经济职能,通过控制收入和需求来协调经济的发展:(1) 国家通过投资、政策支持等诸多形式直接为再生产服务; (2)国家通过为社会提供公共品,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间接地为再生产服务;其次,国家在政治上有维持秩序和法律的镇压职能, 国家一方面直接参与阶级冲突,另一方面通过法律为冲突规定各种条件;最后,国家具有思想文化职能。国家要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必须取得文化和道德上的领导权。每个国家都是道德国家,通过教育、文化、宗教、家庭和日常生活等渠道,把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强加给大众,使之认同统治阶级的统治,从而取得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和统治的合法化。

(三)国家的“自主性”。从国家职能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不断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调整着自身职能。同时,国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独立性,即国家的自主性。

国家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带有浓厚的理性经济人色彩,追求着自身统治租金的最大化。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国家自主性是在国家完成特殊政治任务中实现的,这些任务包括资源汲取、行政管理能力和暴力控制。国家必须从社会中汲取资源来建立和支持作为国家权力基础的暴力和行政组织,这意味着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为配置社会资源而同统治阶级进行竞争。一般来说,在特殊条件下,比如国际环境的压力(战争、经济竞争等) ,国家自主性最为突出。

国家自主性的逐步显现进一步表明国家从最初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职能向现代统治职能的转变,尤其是国家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国家经济职能方面的自主性越来越明显,这也客观上对国家的统治职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国家职能对国家治理的要求

(一)国家治理的概念。现代国家职能的实现,国家自主性的合理使用,需要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有序变迁和可持续发展。1997年世界银行报告中正式提出“国家治理”理念, 认为国家治理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治理是指主权国家的执政者及其国家机关(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等机关)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社会一起,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过程。国家治理的基本理论假设为: 政府作为治理国家的公共机构, 它有权制定政策与战略并付诸实施, 这些政策和战略直接影响本国的发展。因此, 在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 国家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权力界定将会导致不同的治理绩效。

(二)国家职能的发挥决定着国家治理的目标。国家是是秩序的源头和保障, 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国家职能的良好实现保障了国家治理的有序开展,国家职能决定了国家治理的目标。同样,优良的国家治理绩效即善治能更好推动国家职能的发挥,更好体现国家作用的终极目标。

1.国家的经济职能要求协调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维护经济安全。“诺思悖论”认为,国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国家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国家的两重性源于制度供给的非中立性或歧视性,而制度供给的非中立性或歧视性又源于理性分析下的各种成本——收益计算,国家正是通过制度安排这一内生变量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家经济职能的实现,国家作为一个组织的自主性不可避免的发挥出来。凯恩斯主义扩大了国家对市场的权力边界,政府由守夜人向夜警角色转变。但在这其中,国家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的自私性也显露出来,权力深入市场调节的区域进行资源配置,甚至直接掌握资源。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的混淆直接破坏了国家职能的良好发挥,破坏了国家治理的绩效。

国家经济职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再生产,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国家治理要确定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完善制度来维护经济的合理有序增长,及时对危害经济安全的因素做出预警。

2.国家的政治职能要求构造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好互动。国家治理对国家政治职能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强化国家能力建设,制定规则规范社会发展,对社会进行组织化调控。国家自主性表明国家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性和外部性的特殊组织,需要通过制度化的合理安排,实现与社会的互动,发挥在改造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化,国家决策范围不断扩大。同时,政治系统日益分权化、部门化和碎片化,社会领域则不断组织化,逐步成为一个组织化社会。国家的权力分化与权威分裂导致国家不再是统一的、均质的整体。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家再也无法单独依靠官僚体制处理这些公共事务,迫切需要社会层面的组织合作协助,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协作,彼此进行资源交换。国家秩序的建构与维护需要以普适的、抽象的国家法律、制度来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并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和调控来妥善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达到国家治理的优良绩效。

(三)国家的思想文化职能要求国家治理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服务。“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国家通过意识形态机器来实行思想文化职能。如果不对国家的意识形态机构行使领导权就无法长期掌握国家政权。反之,没有领导权的国家机构意味着一个国家不能长期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在国家治理中,国家通过宗教、教育、工会、媒体、文化等意识形态机器,巩固已取得的社会认同,从而保证国家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的实现。

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权力界定,有助于国家治理绩效的提升,从而实现国家职能。所谓国家,就是人的关系的综合。国家治理正是在政府政策和资源配置方面来完成国家中各个关系的良好互动,完成国家建立的根本目的。(台战彬)

书名: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郁建兴

本书以建构、重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论题,系统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结构中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关于国家的实质、国家自主性、国家消亡、人类解放及其条件,关于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形式,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建制形式,以及作为社会关系再生产关键环节的意识形态等问题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本书考察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以及当代中国的国家建构与公民社会发展,从中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当代解释力,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形态。

绪论 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与马克思

一、国家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当代可能性

第一章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起源

一、马克思对古代、近代政治理论的综合

二、重新认识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之间的思想联系

三、黑格尔国家理论批判: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转折点

第二章 国家神话的消解

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二、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

三、国家的消亡

第三章 市民社会的辩证法一、市民社会批判

二、“市民社会”与“资产阶级社会”三、新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四章 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一、作为过渡时期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

二、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统治三、无产阶级专政与自由主义民主

四、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民主

第五章 国家的自主性

一、经济统治的多元决定作用二、国家与统治阶级

三、集团政治与官僚自主性

第六章 意识形态与国家 一、作为存在论概念的意识形态二、意识形态批判

三、意识形态与阶级意识、上层建筑

四、意识形态理论的再出发

第七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及其限度

一、福利国家体制的建立及其危机

二、福利国家批判:新自由主义、批判理论和“第三条道路”

三、国家的新角色

第八章 国家神话的再消解与当代中国的国家建构

一、国家主义的终结与国家一社会的相互型塑

二、中国的国家建构:基于制度和策略的双重视角

三、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是英语世界中第一本系统叙述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学术著作,1931年在美国出版后,一直被反复引用,直到1970年代还在重版。令人惊异的是,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是中国人。作者张效敏是民国早年的知识人,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朋友,五四运动的参加者。在留学美国修习政治学并用西方思想观察中国的政治变化时,他敏锐地觉察到,在中国的现实发展中,共产主义制度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选项,故而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作为研究对象。

“国家”在马克思的学说中从未得到完整的阐释。不管经济学还是政治学领域的研究,都同样忽略了共产主义国家理论。然而,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不仅在20世纪的种种实践中得以复活和发展,至今依然影响深远。本书以文献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澄清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谜样面貌,并令人意外地独自在大洋彼岸早十几年就完成了与“延安论述”极为相近的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叙述。

张效敏生于1896年,字慎庵,湖南长沙人,新民学会成员,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朋友。五四运动时期,曾任长沙《民治日报》主笔,写过《什么是集产主义》等文介绍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激进思想。曾一度融入改造社会的洪流之中,参加了长沙当时颇有影响的社会组织健学会。健学会的宗旨之一是开创中国思想和学术的新局面,在这种宗旨下,张效敏反对过于崇拜古人的做法,强调社会进步和个体独立和自由,这些观点得到了青年毛泽东的赞同。后到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政治理论,本书即其博士论文。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译者简介:

田毅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及道德教育。

校译者简介:

唐少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0年8月至12月为瑞典隆德大学语言与文学研究中心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文化大革命”史论。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国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第三节 写作方法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

第二章 哲学背景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第三节 革命与人的意志

第四节 阶级斗争 第五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对历史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章 关于国家的阶级统治理论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节 国家的目的和职能 第三节 国家的命运

第四章 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国家

第一节 生产力的成熟 第二节 革命的方法 第三节 其他措施和策略

第五章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与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与巴黎公社

第三节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吗?

第六章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与无产阶级民主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及其必要性 第三节 无产阶级国家与资产阶级国家

第四节 民主集中制 第五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

第七章 无产阶级国家的消亡

第一节 一般理论 第二节 无产阶级国家的消亡

第三节 无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在苏维埃俄国的应用

第一节 布尔什维克革命 第二节 苏维埃国家形式

第三节 共产党在无产阶级专政中的角色

第四节 经济制度 第五节 苏维埃政权的职能第六节 概述

第九章 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过程

学号:1110910314

姓名:季黎明

怎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实现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是我党在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形成的旨在扼制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最新成果,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世纪6O年代以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走出生存环境危机已成为人类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生态文明的提出则是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时代性召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而生态文明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的起点。

关键词: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的成果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共处共融等。生态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目标,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新的理论和政策导向。“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它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和科学运用。

二、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

人类社会经过大约四百万年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时期。就人和自然的关系而言,原始文明是“自然中心主义”的文明。在那个时期,自然界与人既是直接同一的,又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人相对立。人类对自然界基本上处于依赖、顺从、恐惧、神化的状况,只是为了生存而被动的适应自然,因此不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做出大的破坏。农业文明被称作“亚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在此期间,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明,使人类有了一定的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造成了一些局部地区的环境破坏,但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并没有造成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文明仍属于绿色文明。工业文明是人

类利用科学技术来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时代,人们凭借知识的力量,以自然的主人自居,自然沦为机械的被征服和掠夺的对象,因此这一时期被学者们称作“人类中心主义”时期。工业文明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人类因眼前的利益对自然肆无忌惮地掠取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使人类的发展陷入困境,连基本生存都岌岌可危。2O世纪60年代卡逊的《寂静的春天》、7O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文章相继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提出了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人类为解决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所产生的积极成果。然而,工业文明是以“控制自然、自然是为人而存在”为核心思想的“人类中心主义”,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文明范式。

生态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目标,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新的理论和政策导向。“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它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和科学运用。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键。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可持续的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极易引发环境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激化公民和政府的对立与冲突,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只有加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人们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并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内容。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高品质的日常生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也是提高全体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它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最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中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建设国家生态文

明,有助于改善经商投资和旅游居住的环境,有助于改善国家形象、促进区域合作,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他们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论断,显露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并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一、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一哲学基本观点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以及由人构成的各种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界中进行的,人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唯一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1]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从“膜拜”“敬畏”自然阶段到“征服”“统治”自然阶段到“协调”自然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统一。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死,共存亡。大自然作为无意识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人类肆无忌惮地过度开发,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生态问题的。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不仅如此,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

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的实践则是有意识、有计划并且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活动。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严重后果,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及时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问题,将会阻碍人类的发展,长此下去必将威胁人类的存在。主体的人的活动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文明。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其特定规律,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的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首先,坚持了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是利用自然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实践是不能创造物质本身的,“没有自然,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

[1]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长期探索发展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创新的经验总结,是在认真分析比较优势后作出的历史抉择,是在实施了科学发展观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等基础上提出的一条符合国情的新的发展路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全体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还应该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各项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使生态文明建设向着理想的新境界有序迈进。

其次,坚持了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的辩证统一。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关于自然界所有的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的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到处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及上面的人、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系。人、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

自然是人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的自然,是人的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所以,人们不管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进行实践活动,都不能只从人的视角或社会的视角来进行,还必须关注自然,把人、社会和自然有机的统一起来。现在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自然、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人类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过分注重物质文明,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篇三:马哲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论文名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生姓名:XXX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别:XXXXXXX

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6 年6月 20 日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深刻回答时代重大课题,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新路,进一步开创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揭示了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发展战略,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特别是围绕改革开放这一时代课题,深刻阐述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事关改革开放全局和走向的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方向、时间表、路线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一步坚定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党领导人民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完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制度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设定了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战略目标。这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拓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任务,十八届(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哲学思想国家治理论文)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目标任务。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形成了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作为上下贯通的“姊妹篇”,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重要保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的大逻辑,高度凝炼了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棋局,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执政的规律形成了新的认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形成新格局。

关键词:特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战略格局

目录

摘要 ............................................................................................................. 1

目录 ............................................................................................................. 3

绪言 ............................................................................................................. 4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5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6

第三章毛泽东早期的唯物史观思想 ........................................................ 7

3.1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确立 ............................................................... 8

3.2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 ............................................................... 9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今的发展 .................................................... 9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来的发展 .................................................. 11

参考文献 .................................................................................................. 12

绪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根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发展具有浓厚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虽然模仿前苏联社会主

义发展模式的气氛浓厚,但是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道路上还是有所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初步探索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开始了一场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第三个阶段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也不是一天发展起来的,它是历经了若干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的思想结晶。在这一发展模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饱含着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及习近平同志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探索。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走出它在欧洲大陆的故乡,在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开来。由于各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具体条件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方式、发展水平以及传播的影响也便有着诸多的差异。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