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9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东方文化及其发展趋势研

东方文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蔡德贵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 期

一、东方和东方文化的类型

东方是日出的地方,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神话传说中的人祖亚当和其妻夏娃,所居住的伊甸园,就在东方;上帝让洪水灭世后,人类的新始祖挪亚,也是在东方世界建造方舟,救出全家和各种禽兽。象征人类文明一定发展阶段的世界四大宗教都产生在东方: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山区,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沙漠,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沙漠,而犹太教则产生于西奈沙漠。(注:参见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1册,第 48 页, 商务印书馆1982年。)

很显然,人类最初诞生之地,是东方;人类历史的开端处,是东方;人类历史中的文化观念,开始于东方。一句话,世界文化史,开始于东方。

然而,东方又是一个不十分确定的空间概念,是一个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概念。东方本来的含义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但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的理解,又因认识主体所处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对于中国人、日本人、阿拉伯人、德国人、英国人来说,对东方的理解都是有异的。在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不同时期,对东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就中国来说,古代所谓“东方”纯粹是一个地理概念。以中国为中心,在西边的称为西方,在东边的称为东方,在几千年的长时间内,在中国人心目中,印度属于西方,在佛教徒眼里,印度是西方极乐世界。明代,包括印度、阿拉伯国家以及非洲东部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属于西洋范围。郑和下西洋,就是在这一范围内的活动。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黄省曾的《西洋朝贡典录》,这些明代典籍所标明的西洋,也都是郑和所去今天称之为东方的地方。到明末,西洋的范围扩大,欧洲、葡萄牙被称为大西洋,印度、卧亚(果阿Goa)被称为小西洋。 所以所谓东方和西方是以中国为基点而确定的,这是“中国中心论”导致的结果。(注: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第290~2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而在西方,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作是世界的中心,由这一中心而确定了两个概念东和西。中世纪之后,在西方人眼中,世界的中心已转到西北欧,而且世界的范围扩大到南北两个美洲,由于这种地理和文明范围的扩大,东方的概念也在变化着。(注:阿里·胡斯尼·赫尔布突里:《东方学家和伊斯兰史》,

第12页,埃及图书总局1988年阿拉伯文版。)在16~17世纪时,西方向东方扩张,按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世界划分为三个层次:近东、中东和远东。近东是地中海到波斯湾一带,中东是波斯湾到东南亚一带,远东是太平洋地区。这种划分,当然是出于西方殖民主义的考虑,是西方中心论的结果。事实上,对东方世界这样划分是不严格的、不科学的,其中有些东方国家并未被包括在内,所以现在近东已不再有很多人使用了,远东的概念还在用,如远南运动会是远东和南太平洋运动会,但这一概念的使用并不太普遍。只有中东这一概念,东西方世界还都在继续使用着,而其范围,大多都是指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其中也包括非阿拉伯的伊斯兰世界,如伊朗、土耳其等。

直到今天,东方概念的内涵仍然是十分难以确定的。在确定这一概念时碰到的最大难题是:东方究竟是一个地理学上的概念,还是一个文化学上的概念?或者是一个政治学上的概念?是有一个清楚而确定的地理界限,能够包括东方的范围,还是有一个独特的东方文明形式和生活方式而和其他文明形式和生活方式相区别呢?

我们认为,对东方世界的称谓,应从地理环境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来考虑。地理环境的重要性为思想家们所重视,不少思想家都认为自然环境和地理状况对民族的生活和特点会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也有的思想家认为民族是地理环境的产物。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就认为环境对民族的伦理道德和品格有很大的影响,他试图根据自然状况来分析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的建立。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也重视地理与文明之关系,引用洛克的观点,肯定地理与历史之关系,一如肉体之与精神。有建全之肉体,然后活泼之精神生焉;有适宜之地理,然后文明之历史出焉。(注: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第174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地理环境是重要的,但我们不能成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不能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

从文化范围和地理因素来看,东方世界在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形成古代东方世界的四大文化体系,其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已经消亡,被其后继者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取代,而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则流传到现在。所以,从当今的东方世界来看,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大文化圈:中国文化圈、印度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注: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第290~2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文化圈也叫儒学文化圈、儒教文化圈、

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

汉字文化圈,或形象化地称之为筷子文化圈。(注:参见拙文《东方各国的儒学现代化》,《齐鲁学刊》1992年第2期。)中国、日本、朝鲜(北朝鲜、韩国)、 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都属于这一

文化圈。这一文化圈的国家都受到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很深影响。

印度文化圈除印度以外,还包括一些印度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主要是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影响很深的国家,如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等。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的范围很广,包括了所有的伊斯兰国家,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十几个阿拉伯国家、地区和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以及新从原苏联独立出来的几个中亚国家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也都属于这一文化圈。

这三个文化圈是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各有其特点,又互相渗透。在中国文化圈内传入不少印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因素,如中国、日本、韩国的佛教文化,中国的伊斯兰教文化;印度文化圈内也传入了很多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因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内也有佛教文化因素等。但这种渗透却完全不能代替和抵消三大主干文化系统。

这里附带要说明的是,基督教本来是东方世界的产物,但在中世纪之后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干文化,当然,西方基督教文化与原初基督教已大相径庭。而在东方世界,基督教文化因素虽然依然存在,但始终未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所以东方世界的基督教文化,我们只在必要的时候才提到它。

这样,我们所说的东方,就是指整个亚洲和非洲北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以上所提到的三个大的文化体系。对这三大文化体系的研究,就是东方文化的主要任务。但由于我们对本国文化的熟知,我们对中国文化也不会去详论,只在特别需要时才会谈及。

二、东方文化的发展阶段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文化,每一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意识观念、哲学思维,就是该时代文化的代表。寻觅东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大约可分为原始文化、古代和中世纪文化、近现代文化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东方原始文化,是指无书面语言、相对孤立、人口少、社会组织及技术都比较简单,社会文化变革进展缓慢的历史阶段的文化。这一阶段文化的历史和神话,都是凭借口头世代相传的,它还处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期,与野蛮、蒙昧、文字史前期、城镇史前期等,都是相近的概念。

东方原始文化阶段大约经历了曙石器时代、古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逐渐发展而成的。这一阶段因无文字记载,详情难以了解,但确然已有原始思维、原始宗教和神话。原始思维阶段的人类思维,所思者只有眼前的事物,思想浅狭且变幻难测,有如现在四五岁儿童。已有一些禁忌思想,是由畏惧族中长老而产生的,在禁忌观念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铲除邪恶的观念。又

由于生活的苦难而求安慰,于是产生了一种超现实世界的感觉,在这感觉基础上便产生了原始宗教。原始宗教信仰是由恐惧开始的,如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便产生了最初的灵魂观念。

古代和中世纪文化是东方文化最光辉灿烂的历史阶段,四大文明古国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四大奇迹金字塔、长城、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吴哥寺(柬埔寨),也是这一阶段的产物。精神文化方面的各种宗教,婆罗门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称景教)、伊斯兰教,以及古埃及宗教、古巴比伦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又称祆教、火祆教、火教、拜火教)、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牟尼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神道教等等名目繁多的东方宗教,也都是产生在这一阶段。世界十大思想家,根据美国《世界名人大辞典》、英国《人民年鉴手册》(1985),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托马斯·阿奎那、伏尔泰、康德,其中只有一位——孔子是东方人。显然这是西方中心论所致。

事实上,古代东方世界出现过世界文化史上的许多第一:第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成书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第一巴比伦王朝,比西方荷马史诗要早1000多年;第一部成文法汇编是《汉谟拉比法典》,第一大宗教是佛教。古埃及的神话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神话,《尼罗河颂》、《阿顿颂》、《伊甫味陈词》,都是人类史上最早的文献,古埃及宗教是最早出现的人为宗教,印度《梨俱吠陀》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世界起源的哲理诗。很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或宗教文献,如《旧约》、《新约》、《古兰经》、佛教各经典,都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科学、医学等方面也都有辉煌成就,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数学,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文学方面,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卡利莱与迪木奈》、《安塔拉传奇》,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五卷书》,波斯诗人萨迪的《果园》、《蔷薇园》,日本的《古事记》、《万叶集》、《源氏物语》、《平家物语》等,都是世界文学中的名作,享誉世界文坛,《源氏物语》还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哲学方面,印度和阿拉伯哲学对世界哲学都有极大贡献,尤其是阿拉伯哲学,对中世纪的欧洲哲学产生过重大影响。按照梁启超的观点,世界哲学可分三大派,有两大派是在东方,印度、犹太、埃及等国家,专注重人与神的关系,中国专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希腊及现代欧洲,专注重人与物的关系。(注:梁启超:《饮水室诸子论集·儒家哲学》,第3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东方哲学正可以与西方哲学相互补充。

近现代东方文化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在这一历史阶段,东方国家大多先后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经济受到严重摧残,文化也受到严重破坏。拿破仑

的大炮,轰击过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八国联军烧毁了中国的圆明园,英国殖民者毁坏过印度的寺庙??东方国家中有的本身成为殖民主义国家,如日本,与西方列强一起,对东方文化进行了残酷摧残和疯狂掠夺,这是东方文化的不幸。因此在这一阶段,东方文化失去了过去的辉煌,不再像古代和中世纪那样居于世界文化前列,而是比西方要落后很多,尤其是在物质文化和高科技领域。但是,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仍然润泽了近现代的文化土壤,培育出许多世界文化名人,如印度孟加拉语作家泰戈尔,黎巴嫩旅美文学巨匠纪伯伦、努埃曼,巴基斯坦乌尔都语文学家、哲学家伊克巴尔,中国文学家鲁迅、巴金、茅盾,学者季羡林、钱钟书、冯友兰、胡适,埃及国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吉布·迈哈福兹,都是为世界文化宝库增光添彩的人,为现代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不可抹杀的巨大贡献。东方新兴宗教巴布教、巴哈伊教,伊斯兰教的改革和复兴运动,也都是世界文化中的新现象,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或正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中国文化圈中的传统儒学,也日益与东方国家的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使古老的东方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东方文化的特点

把握东方文化的特点是更为困难的事情,因为东方世界的范围这样大,是很难包罗全面的,这里概括的几条,侧重于精神文化方面,不一定是最能反映东方文化本质的,也不一定准确,只是为进一步思考提供一种参照。

东方文化这三大文化体系,彼此各有特点,差异也很大,但也有一些是属于共性的特点。

(一)怀旧情感浓重

东方人的思维特别重视承续性,先人如何说,祖宗如何说,是东方人普遍比较重视的。古代东方先民直观思维的遗风,很容易使人们把远古初民与想象中的神明连结到一起,并加以理想的描绘,涂上一些神圣、贤明的光圈。表现在中国,有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把尧舜之世看做理想的盛世;在埃及,有直到现在人们仍津津乐道赞不绝口的金字塔时代;在希伯莱人,伊甸乐园是他们最向往的崇高目标;在阿拉伯,伊斯兰初期的穆罕默德时代,一直是后来的阿拉伯人所极力赞美和追求的,??由此怀旧感情而形成的连锁反应,是东方人的进取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往往只是慨叹不如理想之世,而不思超过前人,这样就使东方人的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这种情感的基础,是由于东方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辉煌的过去往往反而成为束缚进取心的包袱。东方家庭中较普遍存在的门第观念,也与此情感有关,重视的是父亲、爷爷、父亲的爷爷、爷爷的爷爷,而不重视本人的进取和奋斗。现代东方人中的有识之士,已经逐渐认识到这种怀旧情感的弊端,把目光从回溯过去转向注视未来。但在现代化的进程

篇二:宗教社会学小论文

回归自我的精神家园

——浅谈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摘要:在这个富于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客观世界上,人们常常被惊扰,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特别渺小,加上现代社会的快速运转和高度竞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变得更加紧张。原始人有原始人的烦恼,古代人有古代人的忧虑,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而宗教借助于超人间的力量,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机制,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在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若干种社会形态中,始终执行着它的心理调适功能。

关键词:宗教学,心理学,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在原始社会,由于主体生存危机,人们对自然以及自然之外的一切事物感到畏惧,他们开始寻找一种足以抗拒这种神秘力量的精神寄托。他们开始了自然崇拜,他们心理宇宙中的缺陷是对自然和人自身行为的迷惑以及对其肉体自然需求的忧虑,原始宗教就是心灵危机感的平衡物。在现代社会,不再是缺吃少穿,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们衣食无忧,但却仍然感到精神空虚,孤独感和失落感压抑着自我,我们学会有意的逃避,一直在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这是情感与科学的抗争,时刻都在进行着,这也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在理性和感性之外开展着。

宗教对于人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教条教训和繁琐宗教仪式的组织,宗教的魅力在于:它已经深深扎根在人的内心。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就像是大海最深处的平静的底部,无论在表面上发生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在大海的底部,仍然是一个平静的状态。宗教就是用其内在的力量去抚慰和支撑人,在宗教社会学中,我们把宗教的这一功能称作是“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即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精神和行为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人,作为一种生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会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我想大多数人都逃离不开这个世俗的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利益追求的社会中,想要做到心安理得,清心寡欲,是很难做到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追求,无论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需要和追求。当人的需求超越了现实的范围或者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时候,我

们会自然的产生两种流派:一种是放弃自己不切实际的需求,并在客观条件制约的条件下,能动的改造社会和自己,使之符合与自然发展的规律;另一种是选择逃避现实,逃避矛盾,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宣泄自己的感情,或者是寻找新的心灵寄托。在这种条件下,宗教作为一种工具,是他们这些不能够在现实社会得到满足的人们,能够在彼岸世界找到自己的归属,在精神世界得到满足,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达到统一。是漂浮不定的心灵找到了归宿,回归了自我的精神家园。唐朝的白居易在诗中写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句话道出了现代人的孤独感和寻觅精神家园的内心冲动。

宗教在追寻人生存在的绝对意义,深究灵魂对于肉体的永恒价值,在本质上来讲,宗教是一种神秘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任何人都不能解释的,不能够被揭示。就像梁启超所说的:“宗教这种东西,完全是情感的。情感这种东西,含有秘密性,想要用理性去解剖他,是不可能的,对于他所信仰的事,总含有几分呆气,自己已经是不知其然而然,旁人越发莫名其妙。你要他把他信仰的对象,和他条分缕析的说这里不对那里不对,除非他已经把他的信仰抛弃,不然,任凭你说到唇焦口敝,也是无用。因为只有情感能改变情感,理性绝对不能改变情感。”1宗教情感往往奠基于人们心中矛盾与冲突所激起的情感这种冲突使人心灵的宇宙发生分裂,是人的情感出现裂痕和分化,从而向外投射,寻找外在的寄托和依靠。

不得不说,宗教的产生与人类的心理需要有很大的关系,人类的需要也促进了宗教的发展。人是具有复杂需要结构的高级动物,这种需要基于本能的需求,并且是本能需求的生活和扩大,一般的动物知识满足与自身生理保存的需要,而人则有更多的需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层级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总结起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理保存需要,第二个层次是精神满足需要,第三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下面我将从三个层次方面做宗教心理的调试功能分析。

一、生理保存需要:

在这个阶段,人们为了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经常借助于宗教神灵保佑自己以及家人,他们会利用祈祷、祭祀等一些仪式来表达他们对于神灵的敬畏、讨好、甚至收买。从而臆想着会有一定的回报,这种宗教的仪式给祈祷者带来力量,让他充满信心,在心理上活得轻松感和幸福感。

二、精神满足的需要:

在这个阶段,从宗教的教义内容上看,它符合人们超脱现实、求得心理安慰的要求,可以说宗教的整个建构都是追求精神的满足的结果。每个个体的宗教情感都是借助于瞬间把握住永恒,寻找超脱的世界。借助神来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去延伸现实的人生,于是便有了神学宗教,便有了作为世界本体并蕴含着人性的神性。

三、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这个阶段,宗教已不再表现为人们满足生理需要的祈求形式,当今社会,科技高度发展,自然科学的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神秘主义的东西在慢慢减少,实体的神灵已不再为人们所笃信,金钱和资本把上帝的灵光抹去。在这种情1 《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373页。

况下,大部分人想要去摆脱这种生活,想要追寻精神的家园,他们强调人的价值,希望在自己身上培养出真、善和美的力量,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矛盾冲突和社会危机。而宗教提供给他们这样一个场所。

因此,我们说正是人性中内在的宗教精神和对神灵的崇敬构成了宗教心理调节作用的内在基础,并使得宗教所发挥的心理调节功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宗教:精神还乡的信仰系统》 卢红等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6月

2、《》

篇三:中国哲学史论文正

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 文 题 目: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

姓 名: 郝纳

学 院: 法律与政治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年 级 、 学 号:12031041

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印制

一、儒家哲学的概述 ......................................................................................................... 2

1、儒家哲学的含义。 ............................................................................................................. 2

2、儒家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

3、儒家哲学的发展简史。 ..................................................................................................... 3

二、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 3

1、孔子的哲学思想。 ............................................................................................................. 3

2、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 5

三、儒家哲学的现实意义 ............................................................................................................... 6

1、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 6

2、儒家天人合一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 6

结语: .................................................................................................................................... 7

以孔子、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

[摘要]儒家思想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不仅一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而且还深入到百姓的思想中。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经沧桑而更坚强,成为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儒家哲学的概述、孔孟和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哲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哲学;哲学思想;现实意义

一、儒家哲学的概述

1、儒家哲学的含义。

所谓儒家哲学,也就是说阐发儒家思想中的哲学意味。[1]这是近代哲学学科传入中国之后的一个流行做法。1920年,梁启超在写《孔子》的时候说,《易》事孔子哲学理论的总汇;春秋是孔子政治论的总汇。所以他是从《易》中孔子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儒学世界观基本上是以对天的理解以及天人关系的各种形态的可能性之优劣比较与选择等两个问题为出发点,作为其建立世界观的主要脉络。而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更可因而由其自身之努力与创造,得与天地的存在意义同其伟大。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而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子、孟子、荀子等人都可说是不断提出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可以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中心,亦即,就儒学传统的整体来说,儒家哲学的进路就是社会哲学。

2、儒家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在社会的动荡中,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非常复杂,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末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经济上“公田”逐渐变为“私田”。政治上,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王室衰落,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在思想意思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出现了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易“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3、儒家哲学的发展简史。

原始儒家哲学是继承中华远古文明思想而来,并特别重视国家社群的维护及个人修养的实践的哲学,其中周文化的社会哲学思想更是儒家价值意识的根本基础。而先秦儒学的理论重点在于思想生活化的落实。汉代的儒学发展走向首先是解经之学的出现。在解经的过程中,汉儒加入了当时的科技知识所提供的新的宇宙论的观点,主要是天人相感的天人关系之哲学,当然,此观点在汉儒之间亦有着极大的辩论。汉代儒学的另一条发展脉络则是两汉经学的出现。经学即是藉由解经研究而制定礼法,礼法即作为国家政策的根本大法,这是儒学思想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落实,是儒学中有具体时效性的知识部分。汉以后儒学理论衰微,中国哲学思想的主要课题转向道家与道佛两教的宗教哲学之中,直至宋以后才又恢复了理论创造的能力。北宋五子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精神生活文明已能回到儒家本位中来的现象,更反映了儒家哲学体系能够从自己的典籍诠释中回应道佛思想挑战的形而上学建构。至朱熹的集大成与王阳明活泼化生活化的开展,儒家思想不仅完全笼罩中国文明,更对日、韩等国发散出它的影响力,形成两国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石。

二、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1、孔子的哲学思想。

(1)认识论思想。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孔子的认识论属于可知论。[2]他不仅认为

应当“知仁”、“知礼”、“知言”、“知人”,并且对于带有神秘性的“命”和“天命”,也认为是可知的。孔子是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先验论的鼓吹者,他明确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季氏》)这就是说,有一种人的知识是生来就有的,是先于经验、先于实践而存在的,这种人就是他所谓的尧、舜、文王、周公一类的圣人。孔子的先验论,不仅表现在承认又不同于一般人的圣人生知上,而且还表现在他关于仁的学说上。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即是说仁的行为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是说仁的德性和认识具有先验性。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也因为他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曾自许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总结出一些符合人们心理认识活动的经验。他提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其次,他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对过去流传下来的典籍,固然要“学而时习之”,同时还要“每事问”,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最后,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倡学与思结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3]

(2)中庸之道。孔子在认识论上主张“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在思想方法上则宣扬“中庸”的思想。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就是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人们很久都不具备这种道德了。所谓“中庸”,后来北宋的程颐加以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是说,不走极端和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这一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孔子中庸思想的要点。孔子认为,坚持和巩固他所谓“道”的最好方法是采用中庸的方法。他这种中庸调和的方法论,要求不偏不倚,有时的确表现出非常全面而又灵活。例如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就其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来说,这种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孔子道而中庸的思想,子思曾专门加以发挥,道宋明时期,更为理学家所宣扬和崇奉,成为儒家道统思想的核心。同时,它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在中国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孔子的天命、鬼神论。孔子的天命论基本上是继承殷周以来传统的天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