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教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1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

(一)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从商品开始①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

了商品的形式,人们的社会关系普遍地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

②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从商品开始,这是因为:

社会财富普遍地采取

第一,单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它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第二,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从分析商品开 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一切矛盾运动的规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 被新的生产关系代替的规律性。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两个因素。

②使用价值。商品首先必须具有能用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 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他人有用的社会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 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③交换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 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在交换中进行量的比较,是因 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凝结在里面。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因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 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 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商品的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 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既相互依 存、互为条件,又相互对立、互相排斥。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使 用价值的实现要以价值的实现为基础。商品生产者是为了获得价值,而消费者则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它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

到解决。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①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②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与特定的生产目的、操作方式、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生 产结果相联系,并由自己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来表示的有用性劳动。具体劳动具有各 种特殊的具体形态,又称为有用劳动或具体的有用劳动。不论社会形态如何,具体劳 动同自然物质一起,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③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耗费, 即人的体力和脑力在商品生产中的支出。在商品经济中,抽象劳动作为劳动的一种特 殊社会形式,它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④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 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是统一的,是生产商品同一个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同时或先后支出的两种独立的 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着矛盾,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取决于商 品交换能否成功。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它为劳动价 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价值量有关的三个关系

①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的凝结,阐明了价值的质的规定性。而价值的 量的规定性,即商品价值的大小则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衡量它的 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各个商品生产者在生产 同一种商品上所耗费的各自的劳动时间。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技术条 件、劳动熟练程度不同,因此,他们的个别劳动时间也不相同。个别劳动时间是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基础。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

③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必经过专门培训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进 行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或技能的劳动者才 能从事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在同样 的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会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前者是后者的倍加。这 个换算过程是在市场交换的竞争中自发进行的。

④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而变化的,从而商品的价值量也是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劳 动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 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总是与具体劳动相联系,而与抽象劳动无 关。具体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量的多少与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具体劳 动生产率只会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而不会影响同一时间内抽象劳动凝结的价值 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生产商品所耗费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这是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

5.商品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①商品从本质上来说,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不同商

品之间的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②商品的价值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内部和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商品生产者的社会

经济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 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部门内部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 现的,因而价值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内部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③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着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存在着劳动复杂程度的

差别。所以,商品交换时,不仅要求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且还要 求将复杂劳动折合成加倍的简单劳动。这样才能确定和比较不同部门之间各个商品 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复杂劳动折合成加倍的简单劳动的过程是通过不同部门商品生 产者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的,因而价值也反映了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社会经济关系。

6.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简单 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这种价值形式的缺点就是它没有充分体现出价值作为无差别 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特点;第二阶段是扩大的价值形式。这种价值形式虽然把价值 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本质表现出来了,但是它没有一个统一的等价物, 给商品交换带来困难;第三阶段是一般价值形式。这种价值形式虽然产生了一般等价 物,但是它的缺点是一般等价物不固定,同样影响商品的交换;第四阶段是货币形式,

这时,金、银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变成了货币商品。可见,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 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7.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①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除了与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使用 价值和价值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自身作为直接的 价值体现物存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实质上是商品 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过程。因此,货币体现了一定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 会经济关系。

②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个职能 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主要作用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也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来进行,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

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价格的波动表现出来。在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 品经济中,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依据市场上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围绕价值上下波 动。 ’

④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发地调 节社会劳动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因为商品 生产者独立地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是他私人的事情,劳动 产品也归他私人所有。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因为一方面每个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 它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通过同任何一种私人有用劳动相交换来满足他 本人多方面的需要。

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客观基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社

会分工和私有制。由于社会分工,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由于私有制,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具有私人性质。所以,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 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必然具有的相互联系的两重属性。

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a.这一矛盾决定和制约着简单商品生产的一切其他矛盾。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只 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而进行商品交换,就必须要求对生产商品的劳动量进 行比较和计算。为此.必须把不同的具体劳动还原为无差别的抽象劳动。这样,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 生产出来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这样,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又表现勾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因此,简单商品生产的一切矛盾都是由私人劳动和社 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b.这对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的本质和发展过程。商品能否卖出去,意味着生产者 的私人劳动能否被社会承认,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决定了小商品生产者的命 运。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少数人发财致富,在 一定的条件下转变成为资本家,大部分人贫困破产,沦为无产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就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

1.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资本总公式。作为一般交换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本质区别:货币是 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这从它们的运动中就可以看出两者 的根本区别。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价值不会增殖。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只有当 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时,才转化为资本。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 贷资本运动的共同本质,所以它是资本的总公式。

②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只有在市场上买到一种能 在生产中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多价值的特殊商品——劳动力,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才能 解决。 ‘

③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 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的价值是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 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它的使用价值是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是产 生剩余价值的源泉。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劳动力大规模地作为商品买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存在的现象。劳动力成 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 劳动力,并把它当作商品来出卖;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 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②劳动力商品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 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③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特点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不 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超过劳动力价值以 上部分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3.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雇佣劳动剥削制度

①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是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建立起来的,从而掩盖了劳动对资本的强制隶属关系。

②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强制隶属性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

私有制,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一无所有,所以,虽然工人可以“自由地’把劳动力出卖给这个资本家或那个资本家,但是他们不得不出卖给整个资本家阶级,否则他们就无法生活。因此,雇佣工人在经济上是隶属于整个资本家阶级的。 ③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不断加深。在资本主义初期,劳动对资本的隶属还只是初步的、形式上的,因为劳动者的手工熟练技巧在生产中有重要作用,他们还有离开资本家独立谋生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人在手工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协作,使劳动进·步依赖资本。资本主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期,工人日益变为机器的附属品,工人离开资本家的工厂已无法独立工作了。这样就最终完成了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使资本主义成为一种具有强制性的雇佣剥削制度。

(三)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①剩余价值的本质:所谓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②价值形成过程的延长就是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价值增殖过程,最根本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价值总是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大,两者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③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是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因为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是,生产使用价值并不是资本家的目的,资本家的目的是通过生产使用价值来生产剩余价值,使价值增殖。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④马克思对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 的秘密,建立起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

2.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①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一种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②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中的一部分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借助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即不增殖价值,所以叫不变资本(c)。它不是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新价值,使原有的价值量发生变化,即发生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v)。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③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它科学地证明了剩余价值并不是由资本家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的,而只是由其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创造的,即由雇佣工人创造的,从而也就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使资本主义 剥削关系得到更深刻的揭露。当然,不变资本也是资本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虽然不能直接创造剩余价值,但它是工人的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 的必要条件;第二,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对进一步阐明资本家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及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和地租等一系列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

3.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①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准确反映了工人受 资本家剥削的程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剩余价值率有提高的趋势。剩余价值率的 ·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即m'= m/v。另一种是活劳动表示法,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剩余价 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②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 人的剥削程度。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种: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生 产,是指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第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由 于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 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它是在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 程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指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 低于社会价值,从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 值的差额,它本质上是相对剩余价值,因为归根到底是由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和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辩证的唯物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

(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只有经过思想家自觉研究、系统阐发和逻辑论证的世界观,才能称之为哲学。哲学不同于一般的世界观,它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与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属于本体论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

(3)世界的存在状态:在本原问题上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么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世界万物为什么会发展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这属于方法论问题。辩证法是指联系地、发展地和全面地考察事物的观点与方法。它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辩证发展的,而联系和发展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一种发展观,是指孤立地、静止地和片面地考察事物的观点和方法。它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力的推动。

(4)辩证法的发展:辩证法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古代的自发辩证法。如古希腊辩证法思想杰出代表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住”。②近代的唯心辩证法。黑格尔认为“事物因矛盾而存在,因矛盾而发展”,“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③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是马克思在继承了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思想的基本内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在中华民族面临民族独立和繁荣富强的背景下产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能够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表示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联系既包括事物的内部联系,也包括事物的外部联系。

对客观事物来说,联系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没有联系就没有运动。另一方面,离开事物的运动,也不能理解事物的联系。

(3)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是辩证的,是对立的统一。

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任何物质都处于永无止境的运动之中,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每种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确定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都保持着自己质的规定性,因而都有相对稳定的一面。

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就是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在绝对运动中包含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着绝对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是物质运动两方面的属性,它们在物质运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3,时间和空间

(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它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三、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特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教程

的生产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集体、社会的劳动。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3.意识的结构和作用

(1)意识的结构:意识的结构,就是“意识到的对象”与“意识着的主体”之间的特定关系。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

二是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三是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第二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它的总特征。

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把握事物。

②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摈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

2,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含义: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同客观规律、同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旧事物向新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首先,新事物的出现,是在旧事物内部孕育成熟的。新事物对于旧事物来说,是促使它灭亡的因素,同时又是它赖以存在的因素。

其次,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同旧事物相比内容上比较丰富,也就比较高级和复杂,因而它就比旧事物优越,体现着事物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发展的未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它,也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并发生作用。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制造规律、消灭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而要认识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一方面,主观能动性依赖于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但是,它并不排斥和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可以被人们认识、利用。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际内容。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所谓矛盾,是指反映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要素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称为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称为事物发展的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这是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同时也承认外部矛盾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和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具体地说,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依赖、互相联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与工作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法的实质和核心,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主要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第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第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第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质量互变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则。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综合体现。

1,肯定和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所谓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所谓否定是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

为他物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即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推动力量,是唯物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质之所在。

2,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在更高阶段上达到原来出发点的辩证过程,从表现形式上看,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3,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2)辩证的否定观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它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

(3)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

五、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原因和结果: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有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因果联系往往具有时间上的顺序性,即原因在前。但是,并不是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也就是说,“在此之后”并不等于“因此之故”。

事物的因果联系是普遍的。

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本质的联系。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偶然性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所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具有现在正在存在的性质。

现实性的特点:具有现在正在存在的性质;具有必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4,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与它们的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5,现象与本质:现象和本质揭示的是事物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之间的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

现象与本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章 认识论

一、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篇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资料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

选择

1. 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加经济的学说。P4

2. 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因素。

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的人物: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完成。P6

3.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凡是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但不是都具有科学性,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P9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P1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5. 物质资料的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重点)

劳动对象的两类:自然物(天然存在的:矿藏等),原料(劳动的生产物:棉花等)。

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P12

7. 生产力: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 物质资料的生产环节: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P13

广义的生产关系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9.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工具。

10. 社会生产过程的起点: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

11. 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力。

1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P16

13. 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4. 经济规律的种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一个社会形态独有的经济规律。

15.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P20

答题

1. 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记住)

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2) 经济规律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认识经济规律是指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较体现的自身特点(记住)

1) 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

2) 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

3)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3.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科学(记住)P8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反过来指导人类的活动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所以它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入的体系,是一个不断地与时俱进,随同时代一并发展的体系。

2) 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揭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客观要求,深深植根于现实经济活动的土壤中。

3) 它是实践的科学和发展的科学,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义,它的创始人首

- 1 -

先提供给我们的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而不是某种不可改变的教义。

4. 生产关系为什么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了解)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3)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推动作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阻碍作用。

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表明: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5.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了解)P14

1)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一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二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三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形式,四是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3)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二是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三是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6. 为什么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了解)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被运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深入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长。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现代生产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现代生产效率提高的各种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占绝对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效能的提高,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

CHAPER 2 商品和货币 重点的重点

选择

1.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一般基础和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2. 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P31

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矛盾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

3.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创造价值,形成价值的实体。

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P37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P38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 构成财富的内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P31

商品在性质上的不同表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不同。

- 2 -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