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商机观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0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观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观

〔教学目的〕 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观上的变革,引导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以及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有机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阐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及其走向文明状态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

〔学时安排〕 8学时

现实的人是凭借自身的感性活动而自我创生的,但人决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个体,而是不可避免地面对别人的自我生成过程,与他人打交道,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即社会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早于对社会的认识,社会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门是人类认识史上比较晚出的事情。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原则出发,坚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把社会关系理解为“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通过探究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而揭示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哲学的演变及其变革

社会哲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从最一般最根本的意义上解答社会生活问题。在哲学史的演进中,哲学关注社会问题虽然古已有之,但社会哲学的兴起则是西方近代资本文明的发展成果。在近代以前,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指向外在自然界,关于自然的认识乃是哲学思考的主流。只有当社会与个人分离开来,作为一种在人之外的独立存在,人们才会转移视线,把社会当作考量的目标。资产阶级在建立和推广商品经济的同时,也建构了商品经济赖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生活形式——“市民社会”,标志着人类“社会”发育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物。只是在这个时候,社会哲学才应运而生。

一、社会哲学的历史演变

自然经济是个人与社会浑然一体的人类原生性时代,这时,“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

[1]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原始关系相矛盾的。”人们的现实生

活受着血缘和地域关系的制约,个人是自己赖以存在的人群共同体的附属物,亦即这一共同体的部分“肢体”,共同体则是人的肉体的延伸。就是说,在这个时期,社会还没有真正独立出来。商品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原始的血缘和地域联系,改变了人们之间温情脉脉的人情伦理关系,把商品、货币、资本等经济手段当作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带来了“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形成了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物质生活关系”。所谓物质联系,是指人们之间基于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开展的交往关系,这正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

[2]方面它对外仍必须作为民族起作用,对内仍必须组成为国家。”我们由此可以获得这样的

提示:(1)市民社会是人们物质交往即“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结构,而维系这一结构的枢机乃是个人对切己的物质利益的追求。(2)市民社会属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具有区别于国家和民族的自律性。国家的本质是阶级性,而民族的特征是指一个人群共同体必须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同时,人们的物质交往必然超越个体的局限性,而具有公共性,从而市民社会也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3)从表现形式来看,市民社会没有自己独立的外观,总是通过其他的形式间接呈现,人们只有通过其表现形式才能认识市民社会,由此可以推论社会认识的复杂性。就此可以说,只是在市民社会形成之后,社会才作为一个在

人之外的独立存在物而与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适度区分开来。于是,哲学专门把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就成为可能。

在哲学史上,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曾经有过两种不同的理论。

(1)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的基本信条就是把文明社会看成是人们通过订立契约由“自然状态”演变而来。这是以坚信个体存在的真实性为前提,只有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具体感性个体,把社会视为作为个体的人通过某种方式协议而成才是合乎逻辑的。所以,社会契约论与社会原子论天然相依相随,在近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卢梭等。

霍布斯是近代第一个提出社会契约论的哲学家。霍布斯发现人并非天生就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所有文明社会必定都是从社会和政治出现之前的“自然状态”中产生。在自然状态中,人类因“竞争”、“猜疑”以及“荣誉感”这三大自然原因而处于战争状态。但是,人们出于自我保存的需要而向往着能够保证和平的合理社会秩序,便共同缔结契约,都同意把“全部权利”转让给一个最高统治者即国家,形成最高统治权力,行使维护社会和平的责任。这样一个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利维坦”,就是“人间的上帝”。人们应该相信它,以至于必须把它的意志视为自己的意志,把它的所为视为自己的行为。霍布斯首开先河地论说了“政治社会”存在的必要性,但自觉不自觉地为专制主义大开方便之门,因为有权力保护所有人的统治者也有权利压迫所有人。

随后的洛克虽然认同“(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商机观)自然状态”的存在,但反对自然状态就是“每个人都反对每个人”的战争之说,而认为是“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并且也是“平等的状态”。在洛克看来,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在“自然法”的慈善的统治下,在和平和善意的氛围中,享受着自然的自由和平等。不过,洛克认为,自然状态存在着许多缺陷,如缺少一种明确规定了的法律,缺少一个能依照所规定的法律来裁决一切争执的公正的权威,缺少一个支持判决并执行的权力,等等。这些状况势必造成了人们缺乏安全感,从而就要通过契约建立国家,由国家来保护人们的自然权利。与霍布斯不同的是,洛克并不认为人们要转让自己的所有权利,而是主张只转让其中的一部分。按照洛克的理解,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具有两种自然的权力:“他有权做在他看来适于保存他自己和其他人的合乎自然法的任何事情”;“他有权惩罚违犯法律的任何罪行”。进入“政治社会”以后,每个人“完全放弃了惩罚的权力”,但第一种权力并不能完全转移。具体说来,人们所拥有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这样的权利,是保存自己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最基本权利,是要作为个人保留的权力带入社会。洛克实际上强调,“政治社会”的权力是有限的,不受任何限制地行使权力不是也不可能是政治权力。这种“有限政府”的主张直接与霍布斯向往强大政府的专制主义针锋相对。

虽然洛克主张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这样的权利不可转让不可剥夺,所有的人皆生来都是自由的,但近代完备的社会契约论是由卢梭完成的。与同时代流行的看法相一致,卢梭也承认人类曾经经历了漫长的自然状态。卢梭认为,自然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让人无法安于现状而继续生活下去,单个的人开始形成群体,借以克服孤独的个人不能克服的困难。群体的力量无疑可以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但如何能够不妨碍个人的力量及其正常发挥呢?最合适的解决办法,就是订立“社会契约”,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完美结合。社会契约的本义,就是每个人都将自己和自己的全部权力、财产一并完全交付给共同体。这是一种自愿的转让,是个人把自己转让给社会而不是给某个人。卢梭说:“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

[4]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转让后,人们服从的是法律,

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意志。法律是所有人的公共意志即“公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保证个人让渡给社会的权利又可以重新用于个人。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因为立法权属于人

民。卢梭认为,立法过程按照民主投票的原则来展开,使法律体现绝大多数人的意志,成为“公共人格”。这种体现所有人意愿的契约结合形式就是“共和国”,共和国的全体成员都是主权者,亦即“主权在民”。“民”的全体就是人民——这是最高的权力,个别的“民”就是公民。由此可以看出,卢梭关于社会契约的理论构想与同时代的相关研究相比,的确要深刻得多。而且,卢梭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探讨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把平等和自由一起当作社会和国家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对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影响。

(2)社会整体论

这种社会观与社会契约论在基本观点上正好相反,把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强调整体之于个体的优先性。

维柯试图把人类社会从神创论的解释范式中拯救出来——社会契约论也做到了这一点,将人类自身的创造活动理解为一个由内在的“共同的真理基础”所支配的历史过程,在此“普遍永恒的原则”的引导下,各民族的历史演进都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前后相继的“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孟德斯鸠就与自己时代的社会契约论格格不入,坚持社会是自成一体的统一整体,并把构成这一整体的基础性因素归结为气候和地理环境。按照孟德斯鸠,任何国家都有一个总的或一般的精神,个人只是历史变迁的工具,是国家精神系统中消极被动的因素。黑格尔把人类社会归结为一个有着发育成长过程的有机整体,绝对精神是基础、主宰和动力,国家拥有对于个人的绝对优先性。黑格尔认为,各个民族精神的扬弃就是世界精神,世界历史无非是世界精神运动的历史,是自由意识进展的历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且不说“再生产的个人”即普通群众,就是“世界历史个人”亦即“伟大的历史人物”——诸如拿破仑这等人物,也不过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是世界精神借以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是世界精神的傀儡乃至玩物。因而,个人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黑格尔之后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和斯宾塞,从生物有机体理论中获得灵感,竭力主张社会是一个不可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复杂统一体。孔德认为,正如了解生物个别器官的活动状况必须了解整个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特性一样,一个社会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撇开其他的部分来理解某个部分,因为社会是一个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社会发展如同生物进化,各个部分各个阶段都是处于社会总体进化的“锁链”之中。斯宾塞更为详尽地列举了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似之处,尤其强调两者的生存皆取决于整体的功能,进而要求研究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来说明各个部分与社会整体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不难发现,社会契约论和社会整体论对社会的理解各执一端,前者从原子式的个人出发,后者则青睐于浑然一体的社会整体,无疑各有应当予以克服的片面性。社会契约论有一个不变的前提,就是设定在文明时代之前存在着一个自然状态。在这个前提下,社会契约论确实说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但是,把一个需要证明其是否可靠的推断当作理所当然的前提,这本身就是不严密的思考,其结论肯定不能让人心悦诚服。社会整体论把握了社会确实具有整体性这样的实情,但却降低人在其中的作用,甚至抹杀人的作用,这是明显的歪曲。撇开具体观点上的差异,社会契约论和社会整体论都是根据主观推测和想象来理解和说明社会,而没有紧扣人的实践,这是根本的失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观上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吸收社会契约论和社会整体论的积极成果,坚决拒绝这两种学说的主观臆想,以实践为原则、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社会,把社会关系理解为“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用人类个体之间在实践基础上的交往活动来说明社会的结构。

马克思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

[5]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在此对社会关系的阐释耐

人寻味,关键的提示主要有:(1)社会关系与人的感性活动相勾连,或者说,用人的感性活动来诠释人的社会关系,这就明确贯彻了实践原则。(2)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生存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就是说,人是“社会存在物”,任何人都不能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这也就是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

[6]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

依据马克思的理解,社会关系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就必定发生在人类个体之间的行为中。马克思说:“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所谓人通过对方来反观自己,实际上是指人们结成了并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可见,社会关系就表现为以人类个体行为之间的张力为基础的具有公共性意义的生活世界。正是有赖于这个生活世界,人类个体在相互交流、对话、沟通、理解等感性生活形式中实现视界融合,相互之间本质重要地具有一种内在相关性。于是,无论是表现为类还是表现为个体,人都把自己生成为既体现着特定时代精神积淀而又能够超越的历史性存在。就此看来,社会关系不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是现实的人筹划现实生存的“共同活动方式”,从而与“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由于人注定是要自我谋划自己的生存,所以,社会关系总是不断被生产出来,不断地处于更新过程之中。由此可以引申出这样的判断: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生生的现实,一点也不神秘,人们在自己的感性生命中时刻都能感受到社会关系的存在。因而,把社会关系仅仅当作约束人的感性生命的恢恢天网,就不可否认地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存在根基,如果不是故意颠倒和遮蔽,那也是无知的表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关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任何理论学说都必须就其自身的合法性进行严格的审视,以免把社会关系当作抽象的东西而与人对立。

人是通过自身的感性活动而自我创生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8]而且,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9]就此可以说,由人的实践赋予了正当性和明证性的社会,本质上就是人们交往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

诚然,人类作为生物体,具有自然属性,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自然关系。但是,对人类而言,自然属性和自然关系根本不能独立存在,它们时刻受到社会关系的中介、调控和改造,从而本质上就是社会关系,至少已经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例如,家庭中的夫妇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并不是一种自然生物关系,而是社会文化性质的伦理关系。甚至在家庭作为一个生产组织的经济时代,它也具有某种生产关系的意义。社会关系这种毋庸置疑的文化性质正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而实现的。

交往是文化传承与进步的重要途径。文化的产生与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文化就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方面及其成果。简言之,文化乃是人化。在这种意义上,人是一种文化存在物。人与动物界的区别,人的需求、才能和发展程度,都在文化存在中映现出来。文化的存在意味着人的发展,意味着只有在文化存在中并通过文化存在,才有人的历史、人的社会经历和人的生活。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凝聚并积淀为“社会遗传密码”,记载着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世代传承下来,维系着文化的存在,实质上也就是人的存在。

文化传承是通过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具有约定性质的文化符号实现的。

一般而论,劳动工具是最基本的文化符号。通过劳动工具,人类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越出个人直接经验的范围,传递“社会信息”和“社会经验”,确保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连续性。当然,需要予以关注的是,“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

[10]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如果劳动工具主要是指向客体

的文化符号,那么,语言则是主要指向主体的文化符号。语言符号固然依赖于劳动工具而发展起来,但它反过来又能够给予劳动工具的发展以极大的助力。“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

[11]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可以看出,包括劳动工具和语言在内的文化符号,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交往,毋宁说就是人们交往经验的积淀,表征了人们之间的实际联系。正因为只是在人们的交往中才有存在根据或理由,所以,文化符号总是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而且,一经形成就立即进入人们的实践中,规范并引导人们的现实活动。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总是井井有条、持续不断的深层原因。换言之,人们之间的交往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的特质,确保了交往活动正常展开。这种特质在交往中生成又能够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从而就成为一种外在的环境,作为既定的独立力量,支配着人们的交往活动,这就形成了社会制度或社会结构。

总之,交往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是意识到了自己交往活动的社会个体自觉自愿地建立起来的制度和规范,以引导、规约和调适自己的交往活动,由此构建并确证社会系统的自组织自调节之品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形式,社会结构就表现为诸多的层面。人们之间经济交往的制度化形成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交往的制度化形成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结构,精神交往的制度化形成了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结构。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本质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自身否定阶段的存在形式,导致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分离开来的决定性力量是人的实践亦即劳动。实践是人与动物分野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根据。只有从实践出发并紧扣实践,我们才能合理地理解和科学地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特征。

一、人类社会的产生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的不可否认的物质前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是一次巨大的飞跃。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来,“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结论就成为举世公认的事实。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在地球以及与之邻近的宇宙空间和天体(如太阳)的自然条件中,具有产生生命的必要因素和基本前提。生命的产生无疑是自然演化的一次质变,标志着生命进化规律在地球上的出现。在生命进化规律的作用下,生物进化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随着地球上出现了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人类的祖先——类人猿也产生出来。人类社会必要的自然前提就基本形成。

问题在于,这些自然条件仅仅为人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它们并不能促成人类的现实生成。只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劳动,才是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篇二: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分析4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分析4.20新闻报道

2010级新闻2班 王玲 学号 10260224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而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4.20地震发生,媒体第一反应报道地震的发生,中国地震网、新华网、凤凰网也第一时间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

意识能否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最根本的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在主观方面,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以及知识的构成不同,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也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4.20地震发生后,媒体的反应速度已经有所提升,各大媒体立即分派记者赶赴地震现场,进入第一前线,争分夺秒,各个媒体单位争抢第一新闻。在争取速度的同时,新闻报道仍要坚持客观性,真实性地报道灾区情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的,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决定地位,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影响,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4.20地震发生后,位于四川的地方媒体具有的优势就是距离新闻现场较近,能够最快抵达现场,中央电视台启动现场直播,地方媒体采集到的新闻内容,首先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因为中央电视台的受众群体最多,最具有权威性,最能发挥整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新事物不断的产生,要求我们要运动地看待问题。并且要用创新的思维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经历汶川大地震之后,媒体的反应速度和新闻采集能力都有所提升,但是如何做到创新,还是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真实、又创新地报道灾情,需要记者细心观察。就像有一篇报道汶川地震时出生的一个孩子,却在芦山地震中失去生命,新闻点很吸引人,同样也客观反映了地震灾情。

篇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阐释

[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人类文化中有关人生观的思想评析,对中西文化进行概要比较,对当代社会特点加以分析,从而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进行新的阐释,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关系,诸如个性发展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奉献与享受的关系,目的与和手段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得与失的关系等等,进行辩证得分析,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性全面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使得马克思主义不停留在抽象的概念思维,而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和当代实践相结合,把思想理论教育科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结合起来,对新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个别章节中存在的理论深度不够,概念堆砌,和某些形而上学的观点有所纠正。

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进行新阐释,说明当点,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人生观中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观 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 人生观

人生问题是大学生最实际的问题,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自觉性如何却因人而异。正如一首古诗所云:“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对自己经历的事情未必有深刻的认识。大学生的成分很复杂,其生长的环境、个人的经历有所不同,知识结构、心理结构、人格特征有所不同,所学的专业也不同,而且人的感性和理性并不统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个人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形成比较深刻与合理的人生观念。人类社会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既成的文化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也没有统一的人生理论和人生实践模式可供选择。因此很有必要对人生问题展开探讨,以帮助我们形成比较自觉、合理的人生观念和态度,指导我们的人生。

一、 积极探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产物,一方面受到特定时代文化观念、时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人的自由选择相关。人的本质不是先定的,而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社会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特定的空间,而个体自我的努力和追求也决定人生的质量。人的个性决定人生观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评价的标准,这就决定人生观的复杂性,因为人生观既具有人类理性的成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情感体验的色彩,与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实践相联系,处在动态的过程中。个体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具有不同的人生观。但是,从一般的人类文化的角度看问题,人生观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文化要素,有一般的特征。人生模式也有一定的类型,可以进行价值评价。

(一)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系

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意义、目的、价值、效果的观点,是比较具体的观念形态,要受到一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只要人生活在世界上,都会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有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有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所获得的系统的哲学或宗教的世界观。世界观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之分;唯物主义世界观之中还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之分。不同的世界观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使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和社会的本质都是按照客观规律运动的物质实体,社会运动的本质的实践是人的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客观的、社会性的、物质的运动,实践是主体的价值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其总体的趋势是主体性的增强。在人类文明社会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的不发展、经济剥削和政治专制,曾经剥夺了多数人自由发展的空间。而在当代信息社会的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使得更多的人的人生焕发出光彩。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看问题,就会对人生问题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认为人生观的构成必须把主观愿望和客观社会条件相结合,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和人民的利益相结

合,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采取科学的人生态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但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把主观的和客观的精神看成世界的本体,割裂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或者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看不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把个人与社会割裂开来,把主观动机和社会效果割裂开来,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或者宣扬超自然的神灵和命运的作用,忽视人的主体地位。这样一种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容易形成与社会隔隔不入的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盲目自大,在遇到人生挫折的时候容易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由于与社会的对峙而造成封闭的心态,内心世界很容易失衡。持这样的世界观,在人生观上脱离实际:有的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不知感恩,不知回报,不讲德性;有的悲观厌世,消极沉沦,不思进取;有的随心所欲,相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社会责任感,做事不考虑后果;有的缺乏自主意识,做人浑浑噩噩,庸庸碌碌。

所以正确的世界观对于人生观的指导作用很大。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也可以形成自发和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很容易受到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自觉地学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很有意义的。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且以自身的人生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不仅是革命和建设的指南,也是人生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倡导构建和

谐性社会,以便为人性的发展提供最广阔的空间,是理想和现实结合的范式,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并不排斥历史形成的观念文化中的有价值的成分。

2、 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在价值关系中,主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体的需要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包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和高层次的情感和尊重的需要,个人的需要只有被整合到人类实践的目的中才能得到实现。社会文明越进步,越能满足更多的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因此,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反映主体需要的价值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现实生活中,主体有各种层次和类型,人类、社会、民族、阶级、群体、个人等都可以是具体价值关系的主体,由于主体的社会历史性和个性的差异,对于同样的客观事物人的主观评价是不同的,因此,价值是多维、多面、多重的,所谓青菜萝卜个人喜爱。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价值的主观任意性,由于事物的性质、结构和属性的客观性、由于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程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同样受到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所制约,价值是主观性和客观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价值关系的内容非常宽泛,具有较大的主体选择的自由的空间。但是在某些领域,由于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受到物质利益的制约,受到自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受到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约束,根据个体心理平衡机制的需要,社会对价值关系有普遍性的文化规约。人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