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0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

1,自然科学: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

2,阶级基础: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社会科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

1.唯物论

物质: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时绝对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 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

物质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

意识: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

意识起源的基本环节有三个:第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 感应性;第二,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由一般动物的 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具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反映,意识不仅仅反映事 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 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主体拥有意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拥有人脑,而是必须参与到人类社会实践中去。

规律: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向。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固有的联系。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被改变、创造、消除的。人只能认识规律、尊 重规律、利用规律。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一,朴素唯物主义;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辩证法

两个特征:

联系观: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观)

发展观: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或称斗争性与同一性(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而 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重点论”)。

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的问题。

内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附言: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整个社会到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其内部对立着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秩序、结构组成的集合体,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矛盾的同一性,它促使事物自身保持稳定性;而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排斥,即矛盾的斗争性,它破坏事物内部的秩序和结构,促使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各个要素这种互相联接和互相排斥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表现为过程。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 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创造了条件。 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发生了阶段性质变或者局部性质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并未完全质变。 量变到质变的主要形式:一是事物要素数量的增减,突破了“度”引起的质变,二是事 物要素的空间排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引起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前进的过程。

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 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和倒 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五个基本范畴:

原因和结果

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可能和现实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 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必然和偶然: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 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 事物的发展起到加速或减缓作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 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3.认识论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来源、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反映论(形而上学的直观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的发展过程渗透着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关于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关于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是概念、判断、推理。

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两次飞跃的过程: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中产生认识,主要通过掌握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借助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将理性指导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

实践的标准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所以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表现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唯一标准是确定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4.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产式(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非决定力量)。];

注: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就已经把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部分地包含在内。

社会意识 [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风俗、社会心理等。从意识主体角度看,社会意识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从社会意识层次角度看,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和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是社会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其中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立统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注: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如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政党、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政治上层建筑建立之后,形成的现实的力量又制约着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册建筑居于主导地位。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2,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3,经济基础总会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这就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4,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已经陈旧的经济基础时,仍然维护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趋于尖锐化。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

盾的解决和发展互相交织、相互制约、互相促进,从而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发展。

阶级、国家与革命

阶级的起源和本质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国家是统治阶级统治和压迫其他阶级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政权机关。国家是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对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决被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革命不是主观愿望的产物,其深刻的客观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注: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积极分子。)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补 充:

1,意识与认识的关系:概念都是一样的,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对应的“物质”,它是唯物论的范畴;“认识”对应的是“实践”,它是认识论的范畴。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

2,古希腊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二.政治经济学

三.科学社会主义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

马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产生前提

***书上也有***

1.1.社会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主要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需要有一种正确地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来指导,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1.2.科学背景

自然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从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已经从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到整理材料的科学,天体演化学、胚胎学、生理学、有机化学的产生使得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在这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中,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衡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具有特别重要的划时代意义。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3.理论背景

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从一般的方面说,哲学史上全部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思想理论的准备。但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则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革命改造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

1. 全民学习哲学的政治氛围

从1949年到1956年, 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通过实行.. 一化三改 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领着思想理论、意识形态阵地及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在这一时期, 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潮。从1950年开始, 相继出版了!列宁文选. ( 两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选. ( 两卷本)、!列宁全集. ( 第1、28、29 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1 卷) 等, 大量的哲学著作单行本开始广为发行, 如!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黑格尔( 逻辑学)一书的摘要.、!哲学笔记., 等等, 都是在这一时期重新引述或发行的。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以后, 我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 并在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现实问题。从1958 年开始, 到1966年出现了广大工农兵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潮。1958年3月, 当时上海求新造船厂修造车间支部书记马仕亭、宣传委员陆顺昌、钳工周宝林三人, 自发组成了一个业余学习哲学小组, 利用晚上的时间开展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 以及其他哲学著作。1958年6月5日, !人民日报.第1版发表了!上海工人学哲学用哲学.的报导, 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此后, 在上海乃至全国形成了工人学哲学的热潮。以后又相继出现了农民学哲学、解放军战士学哲学的热潮。在工农兵学哲学的同时, 知识分子、领导干部中也掀起了学习高潮。作为专业的哲学工作者更是热情高涨,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到工农兵群众中去, 到生产中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组织大批专业研究人员到各地基层去.. 下马观花 , 许多哲学工作者进入工厂和农村, 与工人、农民搞.. 五同 , 即所谓.. 一同劳动、一同学习哲学、一同总结工作、一同编写切合工农群众迫切需要的哲学讲义, 一同撰写哲学论文 。

2. 政治批判代替学术讨论的狂热及哲学被随意篡改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实际上开启了用政治运动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的先例。当时, !人民日报.公开点名批判了48位作者, 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压力。有的文章甚至说!武训传.是反对土地改革, 反对抗美援朝, 反对镇压反革命, 把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一时造成严重的恐怖气氛。1954年批评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的主观唯心论时, 也说俞平伯考证和评价!红楼梦... 有引导读者逃避革命的政治目的 。1954年7月, 胡风向党中央提出的30 万言!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 其中.. 关于几个理论性问题的材料 是对别人批评的反批评, .. 作为参考的建议 则是对当时文艺工作的组织领导问题提出的.. 改革方案 。这本是很正常的事, 却又被打成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1966年至1977年的.. 文化大革命 , 不仅使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由于极.. 左 思潮不断蔓延和膨胀, 导致思想理论上的极大混乱。这期间的哲学也处于混乱、贫困和沉寂之中。正常哲

学研究被打断, 哲学刊物及大量的社会科学刊物被迫停刊, 哲学被扭曲, 个人崇拜盛行, 唯心主义泛滥, 形而上学猖獗, 哲学被随意篡改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1966年5月18日, 林彪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根据所谓.. 斗争哲学 的观点, 联系斗争所谓.. 彭(真)、罗(瑞卿) 、陆(定一)、杨( 尚昆)反党集团 的.. 事实 , 又一次论述了.. 斗争哲学 。他说: .. 任何事物都处在矛盾中间, 斗争中间 , .. 大到客观世界, 小到微观世界, 都充满着矛盾。 .. 斗争就是生活, 你不斗他, 他就斗你嘛! 你不打他, 他要打你, 你不杀他, 他要杀你。丧失了这种警惕, 不团结起来战斗, 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全党越团结好, 越要斗争。 .. 总之, 要斗。 不然, .. 我们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成了机会主义者。 [ 1] 必须指出, 林彪竭力鼓吹的所谓.. 革命大批判 的.. 斗争哲学 , 同马克思主义所说的.. 革命的批判 武器毫无共同之处。诚然,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历来十分强调.. 革命批判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它是促使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的关键性环节。马克思还说过: .. 辩证法. .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2] 但是,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 革命批判 是包括肯定和否定这两个因素的。所谓.. 批判 , 是指对旧事物首先进行分析和研究, 即分出它的哪些部分和方面是合理的, 还有积极性, 还有生命力, 还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哪些部分和方面是不合理的, 没有积极性, 没有生命力, 已经丧失了存在的价值; 然后肯定和保留其合理的、有生命力和有存在价值的东西, 否定或提出其不合理性、没有生命力、已经丧失了存在价值的东西, 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笔勾销, 只有否定, 没有肯定。

3.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哲学革命

粉碎.. 四人帮 , 结束了十年动乱, 但人们的思想仍被牢牢禁锢在.. 两个凡是 的现代迷信中。关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大讨论, 虽然只不过是重申马克思主义的常识, 但却振聋发聩。它是当代中国冲破思想牢笼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哲学革命。如果说, 十年.. 文革 是中国哲学永感痛心疾首的一页, 那么, 改革开放则使哲学迎来了美好的春天和自豪的新时代。1976年10月, .. 四人帮 被粉碎, 结束了.. 文革 灾难, 从危难中挽救了国家和人民, 也解放了当代中国哲学, 使当代中国哲学走上复苏和繁荣之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哲学回到了正常发展的独立轨道。讨论的规模之大、参加的人数之多、持续的时间之长, 都是过去不能比的。一些过去讨论过的问题, 如综合基础论、思维和存在同一论、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论等问题, 也被重新提了出来, 进行再认识、再讨论; 许多过去没有讨论或没有深入讨论的新问题, 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3]。过去的禁区不断被打破, 一些过去不敢研究的问题, 如人、人性、人道主义的问题, 价值问题, 也都提了出来, 甚至成为一个时期的热点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和巨大成就, 为中国哲学的研究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外开放和对外思想的交流, 也为中国哲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料。中国哲学重新走上了繁荣。这种繁荣, 不再是过去那种轰轰烈烈的群众学哲学的运动, 也不再是人人谈哲学, 把哲学挂在口头上的表面上的哲学热, 以至于在许多人看来似乎陷入了哲学的贫困。这种哲学, 表现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从哲学的基本原理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 从基本的哲学概念到重要的哲学原理, 几乎都涉及到了。

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丰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 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 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与风险, 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 排除各种干扰, 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 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

平大幅度跃升,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对外经济联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 我们面临着一系列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如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等等。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在四个.. 多样化 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形势下, 各种深层次矛盾将日益凸现出来。凡此种种, 都对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 用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观点看世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运用。科学发展观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 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 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机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集成和发展, 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 集中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 吸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篇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认真总结中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成败得失,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的一项创造性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提出人们所企盼和追求的未来社会应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视角下,这一理论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把科学发展观放在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来学习和理解,我们才能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用于武装自己的头脑。要特别注意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认识形势,分析建设和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发展优良传统与坚持与时俱进统一起来,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促进新发展。 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指明了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一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二是怎样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领悟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大基本原则。其一是说,马克思

主义是一个科学体系,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统一,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一科学体系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精神,才能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其二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性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条件的不同表现形态,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些基本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对于科学发展观具有理论基础的意义。其三是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因而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和实践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科学性。其四是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诞生,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发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科学发展观生命力的源泉。

在胡锦涛同志阐述的四大基本原则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特别”的意义。怎样看待这个“特别”?应该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内在逻辑的必然要求。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了搞社会主义才去找哲学的;正是由于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形成了剩余价值学说,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传统,讲社会主义必谈哲学,讲哲学必说社会主义,这实

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的必然表现。

科学发展观属科学社会主义范畴。其根本意义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在建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态时,广泛地涉猎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诸多方面的问题:他把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条件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上看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他把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联系起来,把它看作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他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探索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辩证法;他把唯物历史观应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仅从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对唯物史观也作出了新贡献,特别是丰富了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理解科学发展观

(一)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自然、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具体体现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与自然协调互动,人与社会辩证统一。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客观规律,适度开采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发展的生态化。

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互动,主要体现于自然界为社会发展提供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也影响制约社会的发展。全社会都必须摒弃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是任人宰割的物质存在的观念,切实树立生态意识和资源、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推广生态化产业,特别是建立促进社会和自然生态

环境良性互动的社会法律制度体系,以保证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不至于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具体体现于人的物质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具体体现于人的物质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精神享受与文化繁荣的统一、权利自主与政治进步的统一。一方面,社会、经济文化影响着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和平力是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又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科学技术、生产和再生产是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同时,人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二)自然、社会和人诸因素要全面协调发展

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是辩证统一体,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划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影响决定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恩格斯也认为,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政治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随着经济发展,政治关系随之发生变化,但是政治也能促进或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灵魂,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任何经济行为和模式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观念的支撑;政治思想意识乃至制度法律的形成无一不是建立在一定文化道德偷规范之上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协调发展,不可偏废。那种认为有了经济发展就有了一切的观战是片面的,也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资本主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道德沦丧、精神颓废、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使人和社会发展都面临巨大的危机。市场经济的道德弊端要靠人有意识地去消弥。只有在以经济的中心的基础上,协调发展政治、文化、自然,才能保证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按照社会要求的有机发展,不一定是同步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作用地位不同,不可能一致发展,即使一开始,一样重视,也会出现发展的不平衡性,只有经过社会调节、人的协调,才有可能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自身全面协调发展,在民主政治领域指民主法治的全面协调发展,在经济领域就意味着以生产力为核心的诸要素全面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系统整体的观点,全面协调发展,还包括世界体系中各国以及国家中区域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全球体系中,应该打破不(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规则,努力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强化发达国家的全球发展责任,加强南南互助,增进南北沟通合作,促进全球协调发展。一个国家的区域之间,如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之间,也要全面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化,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全面协调发展。

自然系统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建立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系统。一方面,保护环境,使自然资源,如生物、空气、水与人类社会发展在适应中自身得到发展。反对因噎废食、静止地去认识自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