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4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管)

1.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______。

A、

B、

C、

D、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 辩证矛盾是指事物与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的_____。

A、

B、

C、

D、

3.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

A、

B、

C、

D、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前者坚持反映论,后者主张先验论 前者是直接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前者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坚持认识来源于书本 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互否定和相互斗争的关系 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关系 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4.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得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______。

A、

B、

C、

D、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5.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_______。

A、

B、

C、

D、

6. “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_____。

A、

B、

C、

D、

7. 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_____。

A、

B、

C、

D、

8.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树林”是_____。

A、

B、

C、

D、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 不可知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阶级斗争 生产劳动发展 宗教信仰的变迁 政治制度的演变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9. 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______。

A、

B、

C、

D、

10. 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_____。

A、

B、

C、

D、

11. 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_____。

A、

B、

C、

D、

12.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B、

C、

D、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坚持世界的统一性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无产阶级 体力劳动者 知识分子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 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不懂得意识的能动性 不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13. 客观真理是______。

A、

B、

C、

D、

14.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观点的含义是_____。

A、

B、

C、

D、

15. 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表现是能够______。

A、

B、

C、

D、 摆脱客观世界的制约 通过指导实践自觉地改选客观世界 反映事物的外表、现象 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 社会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社会的发展过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如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状况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对人们有用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16.

哲学是_____。

A、

B、

C、 关于如何使人变得聪明的学问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7. 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映,这是______。

A、

B、

C、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一切可知论都承认的观点

18.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_______。

A、

B、

C、

D、 意识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意识是客观精神与主观感觉的产物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它的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1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______。

A、

B、

C、

D、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

20. 科学技术_____。

A、

B、

C、 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诸要素组合成统一的整体 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word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理论化和系统化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这一问题贯穿于包括社会历史观在内的所有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也是哲学的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可知论认为物质和精神具有同一性,即精神能够认识物质世界。不可知论者认为物质和精神不能实现同一,即我们的精神不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者著名的代表有康德和休谟。

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的精神和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客观精神决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例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起源就是一种绝对观念。这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观念等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如中国宋朝时期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实物。②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就是世界的“始基”,物质即是原子。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历史观中,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或者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否认矛盾的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自然科学领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学说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其中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加以彻底改造,创立了崭新的哲学。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作了重要贡献。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如消灭私有财产等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哲学,实践性是其最显著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科学性是其本质特点;阶级性是其最鲜明的特点,它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

列宁给出物质的概念:①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为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②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坚持了可知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静止是指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可重复性。规律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因而又称为客观规律。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能够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 意识是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起源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劳动和语言是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以物质为前提和基础,意识的内容受客观现实限制。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识的能动作用,又称为主观能动性。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正确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性的原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理论基础的,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的根本保证。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并处于永恒的发展过程之中。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一个过程。过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是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延伸。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

唯物辩证法以联系和发展作为其总特征,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展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图景。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存规定性。量是事物的数量、规模、大小、速度、程度等方面的外在规定性。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创造了条件。事物的运动变化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世界上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既互相依存、互相统一,又互相区别、互相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般把事物发展的动力区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对事物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唯物辩证法是由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和对立统一三个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矛盾是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个性包含共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排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干扰,走自己的路,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面对实际,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质的矛盾,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要矛盾,是指事物诸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该事物的发展趋势。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就叫次要矛盾。抓住了

主要矛盾就可以确定工作的重心。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矛盾双方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例如,在我国现阶段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它决定着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面貌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我国社会只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国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首先,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全面分析研究矛盾的具体状况,坚持两点论。即任何矛盾都有两个方面。其次,坚持重点论。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出矛盾的重点,把握好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联系与转化。第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否认事物矛盾有两个方面的“一点论”和矛盾两个方面没有主次的“均衡论”,以重点带全局,做好工作。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事物的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的进程。这个进程,经过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是一个周期性的进程。只有全部走完这个周期性过程,才能达到矛盾的完全解决,并使新事物日益完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和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直线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中普遍地起作用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坚持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是可知论;坚持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和能动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认识具有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生产活动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实践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实践形式。科学实验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仪器、设备等手段,在人为的控制的条件下模拟自然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总之,认识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认识论。

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觉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在认识过程中,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其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在一次实践中,人们认识事物的广度和深度也是有限的。具体的认识是受现实的客观物质条件制约的,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反复认识。这是认识的有限性和反复性。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发展是无限的,而实践活动也是持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人类的认识发展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是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有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性与无限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中的必然与自由、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相互转化的。在认识运动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反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称为谬误。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特性。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在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作为真理认识对象的客体具有客观性;作为真理认识的基础的实践具有客观性。因此,真理又叫客观真理。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唯一的。真理多元论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观点,就是坚持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形而上学真理观不懂得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统一,往往割裂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是指只承认真理的绝对性,而否认真理相对性的真理观。相对主义,是指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而否认真理的绝对性的真理观。真理的绝对性要求坚持真理,真理的相对性要求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同样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又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万古不变的僵死教条,或者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性的。

人类认识是真理和谬误的矛盾统一体。真理是正确的认识,怎样检验、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这就涉及到真理的标准问题。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真理本质的要求,是实践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是客观的标准,而不能是主观的标准。社会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从社会实践本身的性质和发展来看,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和确定的;从实践检验真理的具体过程来看,一定条件下实践的检验作用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看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神学史观、英雄史观和人道主义历史观等唯心史观的共同特点是把神的意志、人的思想等主观因素看作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把个别历史人物看作社会历史的主宰;人类社会的历史成了纯粹的思想史,成了英雄、天才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观点,结束了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坚持了真正辩证和彻底的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根源,社会意识的全部内容,都是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它的实质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所具有的特殊能动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动植物分布以及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地理环境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因素是指人口数量、构成、分布、质量(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状况)及人口变化规律。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生产方式首先包括人们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去改造自然,以便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即生产力。而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人意识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与社会地位的反映,是个人实践的产物,对个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有直接影响。群体意识是一定的人群结成的社会共同体,如社团、政党、阶级、民族以至整个社会的共同意识。从社会意识层次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系统化的、抽象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和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不同形式。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心理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基础,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集中和概括,对社会心理起着指导和影响的作用。社会意识形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

学以及绝大部分社会科学,统称为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主要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为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阶级服务。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政治和法律是社会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因此,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也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处于社会意识形式的核心地位。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等。艺术,是指通过塑造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语言艺术、造型艺术(绘画、建筑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宗教是支配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由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信仰和崇拜神灵,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以概念、公式、定义、定律等形式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哲学是最抽象、最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种社会形态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革命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

生产力,是社会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一切物质技术要素的总和。生产力包括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力诸因素中居主导地位。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系统的重要因素,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生产关系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最基本的方面,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内容。生产关系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社会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思想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与经济基础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历史的继承性。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则是其直接原因。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不同阶级在一定经济关系中所处地位的根本对立,在于它们经济利益上的相互冲突。阶级斗争的实质是阶级之间根本经济地位、经济利益的冲突和较量。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是由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发展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有生产资料的剥削者占有制存在,有剥削和被剥削的经济关系存在,就会有阶级斗争存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进社会经济结构的改造并由此而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现阶段社会阶级结构的基本组成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两个基本阶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的社会阶层;个体劳动者和私人业主属于非基本阶级;此外还有各种反社会主义分子等等。在我国,阶级斗争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反社会主义敌对分子、敌对势力的斗争。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阶级斗争是依照国家法律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敌我矛盾是矛盾双方在根本利益对立和冲突基础上的对抗性矛盾。广大人民同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构成敌我矛盾,成为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基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一般采用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个主题。

国家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工具。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表现出来。国家兼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对内的政治统治就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强制其服从,镇压其反抗,同时在本阶级内部实行特定的民主,以特定的专政和民主相结合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对内

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综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综述 唯物论

?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 方法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立足点。 ? 立足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唯物主义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 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 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 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过程。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无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并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正确对待矛盾,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1

? 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由主要方

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主要矛盾之间,矛盾的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典范。

?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

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争取处理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

?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

要求坚持适度原则,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构。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

? 事物的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应当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

性相统一的原理,正确对待个人成长中经历的曲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用联

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切忌孤立的,静止的,片面地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认识论

? 主观能动性区别于物的特点。表现为想和做,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主观能动性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制约。我们要充分的、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 想问题不能停留在事物的现象上而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

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与规律,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的根本目的是实践。真理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实现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比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占有大量

可靠的感性材料。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实践;二是认真思考,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制作,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 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人们应当不断

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 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坚持以矛盾分析法为核

心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在认识中有特殊的作用,要重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的特征。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实验活动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活动是其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

? 实践的作用:生产活动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推动

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实验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

一标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认识指导实践。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

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知识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自觉投

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要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转变。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改造世界有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

观世界两个方面,改造主观世界主要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也是个人在社会中的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

世界都离不开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价值观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

?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

达县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人们的价值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 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各种价值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道

德原则,又是社会普遍倡导和人们应当遵循的正确价值观和价值取向(1、反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3、使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关系,坚持为人民服务,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

心。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

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总的要求: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国家。

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人,主动关心人,尊重他人正当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从整体着眼,坚持集体主义。

? 我们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应当做到心中有国家集体和他人,确立社会主义主人

翁的思想意识,反对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倾向。

人生观

?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

3

?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

又相互依存。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人生的

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两种形式。 ? 人生贡献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尤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

个人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奋斗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

理想。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都有重要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的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要实现理想,必须把

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 要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要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

动行,在奋斗讲理想转化为现实。

4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