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pdf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6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http:///yjjg/sxdxzxyjs/root/UploadFiles/wenjian/chengguo/20101208094060686068.pdf

本文所讨论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扩大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地域上来说,它仍以欧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对象,不排除欧美世界以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从时间上来说,它超出了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定,包含当代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其时间跨度应该从西马的产生至当代;从政治背景上来说,它是指资本主义世界的非官方的马克思主义。本文从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两个方面来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其时代背景包括政治影响、社会变化和历史变迁,其学术背景包括不同哲学流派的形成和相互影响。

一、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阶段

如果我们从历史时代背景来看,本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致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这一阶段的国外马克思主义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著称,这主要是从其自身的政治处境和政治环境来定义的:其自身的政治处境一是指不同于、或者不受制于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反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倾向,二是指与苏联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同,这些马克思主义者完全处于非执政地位;其政治环境是指相对于苏东的情况而言,存在和发展于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

此时,主要代表人物有匈牙利的卢卡奇和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德国的柯尔施和他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意大利的葛兰西和他的《狱中笔记》;以学派形式出现的有法兰克福学派、以萨特和梅劳·庞蒂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 虽然我们很难对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一个理论上的总体概括,但仍然能够对其特征进行一般概括:其理论研究对象或者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革命的可能性和条件,例如卢卡奇和葛兰西;或者是以苏联的现实为背景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研究,例如阿尔都塞;或者是尝试着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路径,以弥补其薄弱环节,例如萨特和梅劳·庞蒂,他们本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

第二个阶段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底,这一阶段的主要历史背景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以法国巴黎的"五月风暴"而著称的一系列群众性政治运动,今天仍然活跃在世界舞台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大都形成于这一时期。这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不仅受着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鼓舞,而且受着欧洲政治风暴的鼓舞,例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的柯亨和戴维·麦克莱伦、法国的乔治·拉比卡、雅克·比岱、美国的汤姆·洛克莫尔、伯特尔·奥尔曼、德国的沃夫纲·豪格等等。

此时最为著名的代表著作有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柯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等等,但是与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他们本人并不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有些仅仅以研究者、甚至同情者自称,例如麦克莱伦和柯亨都属于这种情况。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在这一历史阶段对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批判已经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甚至马克思本人的理论了,文化和道德批判在分量上已经超越了阶级批判,他们并不向往苏东的社会主义模式。

第三个阶段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历史背景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这一历史变迁对发达资本主义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有相当一批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随着这一事变放弃了原来的信念,转向了自由主义阵营;另一方面,随着苏东剧变和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激发了另一些学者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

德里达在此时特地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的敬意,坚决地回击了美国福山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宣告社会主义终结的观点,提出通过哀悼我们应该继承什么的问题,德里达

同时将解构主义方法毫不留情地指向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历史反思的范畴,然而他的反思对象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同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 与此同时,绝大部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并没有因为这一历史事变动摇自己的信念。这又有两种情况:其一,在他们看来苏东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而苏东的挫折并非马克思主义的挫折;其二,他们尝试着通过将马克思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区分出来的方法以拯救马克思,从而将苏东的剧变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挫折,而非马克思的挫折,美国的汤姆·洛克莫尔和他的《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一书就代表了这样的观点,伴随着这一意图的趋势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西方世界掀起的回到马克思的浪潮。

二、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形态轨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基本上与一定的哲学学派有着密切的关联,或者说其学者本人首先是一定哲学学派中的哲学家,其次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这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他用已有的哲学知识去接受、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例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柯亨;其二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理解和研究在无意识中不得不受着环境氛围中哲学背景的影响,尽管他本人并不认为如此,例如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阿尔都塞。当然也有例外,尤其对于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来说是这样。

这样的哲学流派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欧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不同的哲学形态,例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含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等等,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却不是以一种哲学流派背景来界定的,而是以共同的批判哲学立场来界定的。

尽管我们不能说在不同的哲学流派中形成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但是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研究与其哲学学派背景的关联性却显而易见。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哲学学派的变化所带来的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变化: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发起于19世纪20年代德国,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传于法国、继而向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流传开来。在法国,萨特、梅劳·庞蒂等哲学家用存在主义的哲学方法去解读、补充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人的存在和本质问题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关注对象的集中使得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无论从涉及面和深度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相比之下,在存在主义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显得"贫乏",萨特因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人学"空场的论断,并尝试着去弥补这一空场,这是萨特用存在主义去碰撞马克思主义的初衷之一。虽然萨特对人的问题从存在主义、现象学、社会学、甚至精神分析学等方面作了马克思所没有作的研究和分析,但是并不因此就意味着萨特的人学研究可以弥补马克思的人学"空场",这不仅因为两者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更因为两者对所论述概念涵义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一方面人们似乎可以说,由于萨特等人的努力,形成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看到,所谓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原生形态之间有着非常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决不仅仅是时代变迁的体现,它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法的体现。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的研究和创作生涯大约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结束于70年代。这是一个世界局势发生巨大变迁的时代,与此相应,卢卡奇的思想在其一生中的发展变化也极为明显。他的这种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解释:第一,他生活在一个多变的历史时代,经历了由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变迁;第二,直到20世纪30年代他才看到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对他后期的思想转变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卢卡奇思想上的变化可以从其两部代表作,即早期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晚期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中体现出来。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强调了阶级意识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中,他从人类劳动的目的性中强调了主体意识在社会存在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卢卡奇对历史主体、对历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领域、尤其是人学领域的开拓和深化,与萨特的人学理论比较起来,卢卡奇的哲学立场和方法更加接近于马克思的立场和方法,但是从其哲学形态来说,它仍然属于以对黑格尔哲学

方法的改造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象存在主义、或者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那样有着自身的哲学形态背景,或者说它自身没有构成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哲学形态,因而,我们很难说存在着社会存在本体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哲学方法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产生于对存在主义哲学方法的"叛逆",存在主义从本体的意义上强调主体的先在性,然而人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这一前提进行质疑:其一,我们能否将主体的存在仅仅理解为主观性存在,主体存在的客观性基础是什么,主体能否摆脱客观性的制约?其二,主体的选择是在社会关系、社会性存在中进行的,它能否超越后者决定自己的本质?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结构主义哲学方法产生的哲学背景,所谓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去解释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是马克思本人的基本理论思路。其代表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阿尔都塞,尽管阿尔都塞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是结构主义者,但是当时的结构主义哲学背景无疑给了他很大影响。 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对结构主义思潮进行"叛逆"的是解构主义,它对被结构主义所突出的结构本身进行瓦解,使表面上看起来清晰而确定的事物变得不确定,打破既成观念对人们的束缚,将观念本身推上解剖台,窥视观念的背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注方法可以说是其代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步存在主义的后尘,意在发掘和评估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前提,从柏拉图到胡塞尔,以揭示它的"形而上学在场"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德里达用解构主义的方法面对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很难因此就说存在着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德里达的解构对象,并非他的解构方法的出发点。阿尔都塞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解释马克思基本理论的著作《保卫马克思》产生于苏东解体之前,而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和《马克思的儿子们》产生于苏东解体之后,因此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研究方法的不同,同时存在着历史背景的不同,正是后一个不同使得两者的主基调有所区别:即阿尔都塞的结构侧重于提供一种解释,而德里达的解构意在批判和解构,在马克思主义精神中,他所要继承的核心内容正是批判精神,他不仅用这一批判精神来批判资本主义和当代的后工业社会,同样用这种批判精神来解构和批判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僵化和教条化了的观念。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通常被人们归入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

比岱的元结构理论:继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潮之后,法国又形成了另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思路,它既不同于结构主义的方法:从客观结构解释主体的行为和选择,或者指出主观行为背后存在着客观结构;又不同于解构主义的方法:对客观结构与政治理论、观念的深层次因素进行一味地窥视和解构。而是从社会结构发生的意义上对其元结构进行探讨:这一研究思路从主体性出发,强调客观结构的发生、变化,法国哲学家雅克·比岱是沿着这一研究思路发展的。比岱元结构思路的产生,无疑受着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它与结构主义研究思路的差异并非在于是否用结构分析的方法,而是对马克思所研究的对象--这也是阿尔都塞尝试着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所把握的对象,从其结构的发生学意义上,即元结构意义上进行分析,从探索事物的起点开始。与德里达的解构方法相比较而言,元结构又有着与结构主义类似的方法,两者都共同将社会的结构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此为前提去把握社会的历史和发展,然而与阿尔都塞结构主义方法有所区别的是,比岱的元结构更加强调主体的作用。

法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从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到元结构的发展思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衍变过程:萨特的存在主义说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人学的空场,而他要将人的自主因素突出出来,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看到了自主因素背后的客观结构,德里达的解构方法虽然并非是针对阿尔都塞的结构而言,但是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理念置于解构的对象之中,在此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说比岱的元结构是解构之后的结构重建?实际上,比岱的研究思路与德里达的研究思路并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但是比岱的元结构在某种意义上同样鉴于20世纪末的苏东之变,是苏东剧变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再思考,在这一点上,德里达与比岱有着共同之处,尽管其思考的方式不同:一个是对传统的解构;一个是对传统的重建。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分析哲学学派中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或者马克思学者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马克思文本中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的对象是马克思的

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其主要创始人有柯亨、爱尔斯特和罗默。分析哲学可以分别地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所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都接受了广义的分析哲学的方法,而部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还接受了狭义分析哲学的方法。广义的分析方法是与辩证法相对而言的,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不仅要求陈述精确、论点明晰,还要求能够运用数理逻辑和语言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技术性分析。狭义的分析方法是从某一事物的微观组成和微观机制上去分析它的诸种现象和构成这一事物的基础。根据这一方法,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反对这样一种观点,即不是从组成社会的个体,而是从社会形态和阶级层次来描述社会规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这种尝试并非为大多数英美世界的学者所接收,一方面对于那些非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来说,例如对于黑格尔和阿尔都塞两大阵营里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牛津和剑桥的分析哲学方法过于狭隘,当然这并非仅仅是针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而言;另一方面,对于通常的分析哲学家们来说,他们或者认为马克思不具有真正哲学意义上的重要性而对其不屑一顾,或者认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核心学说是充满了黑格尔晦涩主义和哲学错误的混合体。然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并没有因为这些诘难而放弃自己的分析,他们的分析对象随着时代的进程而发生变化。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使问题更加清晰、具体,而且能够揭示传统方法难以揭示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给人们带来认识上的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纠缠不清的纷争。然而同时,分析哲学方法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又因为其对研究思路过于严谨、苛刻的要求而暴露出自身对问题理解的狭隘性,以及逻辑上的形式主义。大部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将自己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者,相反,对马克思理论进行自由的、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分析、思考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他们保留马克思理论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例如平等和民主的思想,但是并不坚持具体的理论原则,例如在罗默看来,如果能够在私有财产的条件下实现平等的理念,那又为何不可呢?而卡伦斯甚至可以为物质刺激的道德化进行论证。

以上分析说明,欧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不受着强势的哲学流派的影响,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三、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趋势

尽管由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受着一定哲学流派背景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然而在这些不同的形态背后我们依然可以把握到其共同的发展主题:这就是紧扣时代脉搏、探讨人类社会进步的可能途径。在这一主题主导下的发展趋势是沿着不同途径展开的,对此我们大致可以从不同方面来把握:其一是文本研究,其二是面对时代挑战的理论研究,其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实用性研究。

文本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国际版(MEGA2)的出版工作而展开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出版,一方面不断为人们带来新的资料、拓展人们的研究视野、激发起人们的研究热情,另一方面,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出版工作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研究的课题、成为研究的对象。例如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广松涉的哲学研究工作始终是与文本研究和文本的编辑出版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因为经典著作的编辑出版本身是奠基于研究工作基础上的,而且,这一方面的文本研究对于非母语的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哲学思想、理论、概念、词汇的翻译过程本身也是奠基于研究工作基础上的,从译本入手的阅读有时很难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原意,这就使得对原文本的研究对于非母语的学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第二,对马克思的文本研究热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历史变迁,是回归马克思思潮的自然结果,这一回归思潮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方面是尝试着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区别开来,以从苏东的挫折中拯救马克思,认为人们应该从马克思那里开始,理解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即所谓正本清源;另一方面是反思的需要,以苏东挫折为鉴,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即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和基本理论。由回归而引发的文本研究思潮不仅将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区别开来,而且将恩格斯的诠释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区别开来,从这一意义上形成的文本研究热,其研究对象主要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

或者是对其进行反思、或者是寻求理解时代问题的锁钥。

面对时代挑战的理论研究:时代的挑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而对一个既有理论的挑战,它可能产生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来自于对立面的理论性挑战,其二是时代的发展、变迁使得现实情况超出了原有理论的假设情况。

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具挑战性的当代理论是自由主义理论的左翼理论,尽管确切的涵义不同,他们同样将自由、公正和平等作为自己追求的信念宗旨,不过他们的理论是以认可现实资本主义体制为前提的。自由主义左翼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挑战性之强大,仅以一例就可以得到说明,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斯毫不讳言自己与自由主义左翼理论的领军人物罗尔斯的同族关系。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与自由主义理论的交锋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英国、德国和法国,这样的交锋已经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研究引向了更深层次,例如英国的柯亨、法国的比岱等等,不过后者同样在某种意义上赞同罗尔斯的某些观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自由主义左翼理论的分歧在缩小。

从第二个方面来看,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可以被看作是对时代变迁做出敏锐反应的时代性思潮之一,由于哲学背景的不同,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哲学形态也大有差异,例如解构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后马克思主义,但其共同特征是以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取代以生产方式为前提的阶级批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看到了政治、文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与经济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许他们的文化批判并非仅仅是要简单地取代阶级批判,而是看到了新型的阶级关系并非完全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政治、文化因素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与此相应,后马克思主义几乎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对象指向了人们的精神领域,这并非是一种无意识的巧合,然而这其中的原因却是复杂的。由于哲学背景的复杂性,后马克思主义思潮本身是难以简单概括的,作为一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它并没有形成主流态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实用性研究:当国内学者谈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视线主要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上,我们很少关注在国外、尤其在美国还存在着在实用主义哲学背景下形成的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世纪初以美国的《社会科学》杂志(Science&Society)为核心,展开了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针锋相对的替代(alternative)性讨论。这样的阵地在美国还有《再思考马克思主义》杂志(Rethinking Marxism)。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特征,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他们并不是一味地对现实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与当今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同,他们并不仅仅关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分析、辩护,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也不相同,他们并不回避阶级问题,甚至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文化批判相反,他们关注的对象仍然是经济领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氛围中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讨论话题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美国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罗莫在某种意义上是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结合的典范,在实用主义理念的支配下,原则与原则要达到的效果比起来,可以退居其次,或者说,只要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可以放弃原则。他们不是从理论本身的意义上,而多半是从理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角度进行讨论的。

我们仅仅从文本、时代性和实用性三个角度来分析,就已经能够看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趋势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说,呈现为多样性,并且难以一概而论,尽管如此,多样性背后仍然存在着共同因素,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本主义替代模式。

篇二:现代西方哲学流派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 现代西方流行的哲学流派虽形形色色,但大致分属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哲学思潮渊源于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强调归纳、实证、逻辑、实用,关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科学主义哲学思潮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第一代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流行于十九世纪下半期和二十世纪初的马赫主义是孔德实证主义的后裔,是现代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第二代;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有理论联系,而逻辑实证主义则是马赫主义的直接后裔,是实证主义的第三代;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一度代替逻辑实证主义而兴起的是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逐渐衰落,代之而兴的是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的历史主义或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 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则渊源于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强调演绎、普遍、绝对、直觉、关注人的存在意义。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发端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流行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代是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第二代是狄尔泰、柏格森等人的生命哲学;与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哲学流派是胡塞尔的现象学;第三代是海德格尔、萨特尔的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今西方流行的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中,比较特殊的是新托马斯主义和人格主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方还出现了一种反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与上述两大思潮密切相联系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各种哲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也称唯科学主义,英文是scientism

一种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盛行于现代西方。它把自然科学奉为哲学的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简单地推论到社会生活中来。如美国新实在论者要求哲学家效仿科学家;美国哲学家W.奎因则说,认识论就是生物学对自身的运用。唯科学主义在国外是一个贬义词,是对那种把自然科学看做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主张的一种贬称,但在我国有一些科学主义者,比如方舟子,却把这当做一个美称来加以提倡。

科学主义的英文(scientism)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出现。德国哲学家狄尔泰(WilhelmDilthey)在十九世纪末主张人文学的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不同,人文学应该“主观”,与科学的“客观”相对,并批评那种试图将科学方法应用于人文学(指法律、艺术、历史和宗教)研究的思想为科学主义。强唯科学主义是指“对科学知识和技术万能的一种信念”(见《牛津英语词典》)。弱唯科学主义是指“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被应用于包括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的一种主张”(《韦伯斯特大词典》)。在前苏联和我国,唯科学主义有一种变形,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科学主义”,这是一种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看作是一种“万能的科学”,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的主张。

范岱年在他的文章,“唯科学主义在中国——历史的回顾与批判”一文中指出,“中国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但在政治体制改革、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建设方面还有十分艰巨的任务。现在提出“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是一巨大进步,是对唯科学主义的有力批判。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必须加强中国的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国的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五四传统,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既要人文,也要科学),也需要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中的优良传统,融合创新,才能成功。光靠科学是不够的。”

马勇在探讨丁文江的科学主义时也说:“科学与玄学的论争从表面上看,参与论争的人是谁也没有说服谁,但从实际后果看,这场论争所产生的对科学的热情,成为知识分子生活中的一股创造性力量。尽管他们有着论战的分歧,但所有鼓吹和信奉科学的人,实际上都受到这种信念的鼓舞,即只有受过科学训练的知识分子,才能设计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能进行一场科学的社会革命。在这场社会革命中,运用理性的技术解决人类福祉问题,使得提供比迄今通过常规智慧所提供的更为人道、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成为可能。这就使得他们所鼓吹的科学的行动,不仅具有学术上的重大意义,而且具有政治上、社会上的合法性保障。他们使用“赛先生”作为护身符,用这个具有魔力的护符去驱走一切迷信、保守主义以及对过去的盲目忠诚,以便把人的智慧解放出来,去思考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紧迫问题。科学,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而是一种“科学主义”,甚至是“绝对的科学主义”。

科学是个好东西,但当科学成为一种“主义”,可能其中也就蕴含着一些问题。因为人类对自身、对社会、

对自然的认识,不仅无法穷尽,甚至可以说,人类现在的认识不过是九牛一毛,因此以“科学”加“主义”的名义去号令一切,于是许多的东西,便在这些科学家的眼里成为迷信,成为糟粕,成为必须打到,必须舍弃的东西。于是,借助于科学的名义,许多“不科学”的事情照样发生,许多人类尚无法认知的东西,被作为糟粕而舍弃。”

科学主义的基本特征:在尊重科学经验与事实的名义下,推行不可知论和主观经验主义。

科学主义的大众影响:1.起解放思想作用2.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蔓延3.丧失终极关怀。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

产生时间: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

创始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

形成标志: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

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实证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

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Comte)的哲学。这条目内主要介绍狭义的实证主义。孔德生长的时代,正是一个宣扬理性主义及科学思想发端的时代,在“科学万能”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对形而上学产生怀疑,逐渐以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事物,探求事实的本原和变化的现象。

实证主义又称实证论,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孔德在其所写的《实证哲学》一书里,认为人类进化分成三阶段:

一是神学阶段,盖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来解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

二是玄(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pdf)学阶段,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阶段,解释一切现象;

三是实证阶段,也就是科学的阶段,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的资料,探求事物彼此的关系,此法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

实证主义反对神秘玄想,主张以科学方法建立经验性的知识。这种思想恰巧与柏拉图的理型论相反,柏拉图认为只有观念才是真实的,感官都是虚幻的。

逻辑实证论:

19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结合实证主义中重经验的学说和符号逻辑学说,成为逻辑实证论。符号逻辑就是将代数的方法和符号,应用在逻辑上。这种理论运用逻辑,达成具有像数学那样明显和确实的结论。

马赫主义

马赫主义 Machism 亦名“经验批判主义”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产生并流行于德国、奥地利以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以其创始人E.马赫而得名。另一位创始人为R.阿芬那留斯,其代表作为《纯粹经验批判》,因此马赫主义又被称为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看作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认为作为世界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觉经验。从这一立场出发,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作业假说,它

们只有方便与否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马赫主义曾吸引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并在当时的工人运动中有一定的反映。列宁曾写《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对其作了系统的批判。

马赫主义又称“经验批判主义”,本质上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它在奥地利、德国产生以后,迅速在西方各国流行,为不少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接受,很快取代了早期实证主义哲学的地位。马赫主义形成的时期,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古典物理学正向现代物理学过渡,新发现的X射线、电子、放射性元素镭等,使人们对物质结构有了新的认识。被人们奉为绝对真理的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物理学的新发现,以牛顿力学为自然科学基础的哲学也走到了尽头。用什么样的哲学来概括、解释自然科学的新变化,马赫、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就是一种尝试。

马赫主义是由奥地利的物理学家马赫和和德国哲学家阿芬那留斯差不多同时各自独立地创立的。它一经产生便传遍西方世界,并且渗透到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之中。俄国的车尔诺夫、巴扎罗夫、尤斯凯维奇和波格丹诺夫企图用经验批判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及时地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赫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既指出了马赫主义的思想渊源,也指出了它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实质。马赫自己也说:“我对康德的关系是特别的,我深为感激地承认他的批判的唯心主义是我的一切批判思想的出发点。但是,我不可能固守他的唯心主义,我很快又接近于贝克莱的见解。”后来,“我达到了近似于休谟的观点??一。直到今天,我都不得不认为,贝克莱和休谟是远比康德更为彻底的思想家。”[⑦]马赫自己公开承认他的哲学走的是从康德退到贝克莱、休谟的路线。与老实证主义者不同,孔德还承认经验以外的世界存在,只是不可认识而已,马赫则彻底否定了经验以外还有其它本质的东西存在,这样就把哲学彻底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

恩斯特·马赫(ErnstMach,1838-1916)出生在奥地利帝国边境的摩拉维亚,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864年任格拉茨大学数学教授,1867年在布拉格大学讲授物理学,1895年在维也纳大学任哲学教授,并开设归纳科学哲学讲座。1897年因病而瘫。1901年被选为奥地利上议院议员,离开教育岗位并辞去教授职务。1913年到德国居住,1916年逝世。

马赫是博学的自然科学家,卓越的科学史家,世界上第一位科学哲学教授。他一生最大的兴趣就是观察、理解自然界,在光学、声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中都有许多重大贡献,较早地系统地批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为相对论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准备。马赫的学术生涯是从物理学开始,经过科学史,然后到达哲学。他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各门科学统一的基础。他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1883)、《感觉的分析》(1885)、《我的自然科学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和同时代人对它的态度》(1901)、《认识和谬误》(1905)等。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派生出来的。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代表人物

创始人:皮尔士

推向大众:詹姆士

推广到更广的领域:杜威

二次大战后:胡克(发展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反马克思主义内容)

刘易斯(把实用主义引进逻辑学领域,促进了实用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合流)

主要观点

实用主义认为,当代哲学划分为两种主要分歧,一种是经验主义者,是唯心的、柔性重感情的、理智的、乐观的、有宗教信仰和相信意志自由的;另一种是理性主义者,是唯物的、刚性不动感情的、凭感觉的、悲观的、无宗教信仰和相信因果关系的。实用主义则是要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是“经验主义思想方法与人类的比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适当的调和者。”

实用主义者忠于事实,但没有反对神学的观点,如果神学的某些观念证明对具体的生活确有价值,就承认它是真实的。将哲学从抽象的辩论上,降格到更个性主义的地方,但仍然可以保留宗教信仰。承认达尔文,又承认宗教,也不承认是二元论的,即既唯物,又唯心,而是认为自己是多元论的。

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是:

*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

*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

*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

*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

*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

在实用主义大旗下派生的分枝有“人本主义”、“工具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神奇学派”、“逻辑学派”等。实用主义最初发生在英国和美国的哲学家中,在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成一种运动,并且蔓延到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墨索里尼将实用主义哲学家奉为良师,他声称从这些人的学说中发现了“行动的信心,生活和战斗的坚强意志,而法西斯的成功大部分得力于此”。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是一种运动了,但仍然是一种非常有影响的思想体系,它把哲学从一种人生观的思想体系降为一种研究问题和澄清信息的批判方法,把知识解释为一种评价过程,以科学探索的逻辑作为人们处世待物的行为准则。

发展历史

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壤上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它于十九世纪

七十年代在美国露头。1871-1874年间在哈佛大学进行活动的“形而上学俱乐部”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实用主义组织。俱乐部的主持人是后来被认为是实用主义创始人的皮尔士,参加者有哲学家、心理学家赖特

(C.Wright1830-1875年)、律师霍尔姆斯(O.W.Holmes1841-1935年)、历史学家费斯克(J.Fiske1842-1901年)以及后来成为实用主义

最大代表之一的詹姆士等人。他们各在自己专攻的领域表述了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通过詹姆士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另一个最大代表杜威等人的活动,实用主义发展成为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甚至被视为美国的半官方哲学。在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用主义也有流传。例如在英国出现过以席(F.C.S.Schiler1864-1937年)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运动。席勒为了强调哲学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于是将实用主义改称为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实用主义者英文原名是Pragmatism,源出希腊文πρανμα,意思即是行为、行动。而实用主义者对行为、行动的解释,完全贯彻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世界观的精神,即只管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的利益和报酬,而不问这种行动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合乎原则。也就是只管直接的效用、利益,不管是非对错。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

理论特点

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实用主义的要义体现在皮尔士所表述的这一观点中:认识的任务,不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是认识行动的效果,从而为行动提供信念(“思维的唯一职能在于确立信念”)。

评价

对使用主义的评价存在很大的分歧

一种观点:实用主义是反动的(我国的传统看法)

不管经验的来源,不管工具是否管用,不研究人的行动的价值,只管行动带来的目的,存在价值与目的利益的分歧。不管以往只关注是否有用,有用就是真理,不看最先的东西,只看最后的结果。

别一种观点:认为实用主义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强调行动以实现目的,认为哲学应该关心人,强调工具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positivism)

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主要产生于1930年代~1950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

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

20世纪30~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哲学流派。又称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

此外,以德国哲学家H.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A.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A.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都属于逻辑实证主义的范围。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批判理性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衰落,受其影响的一些学者对它的基本原则提出批判,从而形成批判理性主义(critical-rationalism),后来研究者又将其称为“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它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更为紧密,在50至60年代盛极一时,对哲学界和自然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奥裔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卡尔·波普(KarlPopper,1902~1994)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他把“猜测与反驳”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研究,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没有规律,因此社会的未来不可预测,而且,历史学不是一种理论科学,其理论假设完全是有选择地取自其他学科,它自身不能独创关于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他在本体论的研究中,认为宇宙的发展变化是一突现的进化过程,并把宇宙的进化分为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客观知识世界三大层次,由而提出突现进化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主要著作有《历史决定论的贫乏》、《猜测与反驳》、《客观知识》等。批判理性主义的显著特点:

1.突出强调理性的批判性和这种批判精神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2.重视本体论的研究并系统的阐述本体论的哲学主张

3.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哲学,扭转了语言分析导向,尤为科学哲学与科技政策的结合开辟了道路。提出大胆猜测,按“可证伪度”的大小与经验两者来检验理论与事物。

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是指从历史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中考察对象的原则和方法。

历史主义的原则可以溯源到古代哲学家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上提出和主张这一原则的有G.B.维科、伏尔泰、G.W.F.黑格尔等。其中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形式下明确地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原则,他试图把人类历史说成是具有某种必然性的过程。真正科学地阐明并应用历史主义原则和方法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它的基本要求是:①尊重历史的实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它们的分析和评价也要从那些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②注意历史的演变。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必须着眼于发展和变化。从历史的演变中把握历史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例如对私有制和阶级的分析,就要既看到它们的出现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一个进步;又要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它们的消灭同样是历史的必然。③在私有制和阶级存在的条件下,要把握历史的潮流和趋势就必须弄清哪一个阶级是该时代的中心,并对当时各个阶级的历史地位作出恰当的估计。在马克思主义中,历史主义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是统一的。

从现代西方学者的视角来看,历史主义的基本前提在于,过去的自主地为必须被尊重。他们坚持认为,每个时代都是人类精神的一种独特表现,并拥有他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历史学家不认为存在着普适性的价值观,他们也不可能对历史下定论;他们必须努力根据其自身的条件来理解每个时代,呈现其自身的价值观和偏好,而不是将我们的强加于它。

西方所谓历史主义,尽管评论众多,并无确切定义。[4]②我以为,它实际是18世纪末西方近代史学从神学、哲学、文学中分离出来后逐步形成的一些原则。它仍带有“文史哲”的着重事件描述和直观的思想方法,强调历史世界(WritalsGeschichte)与自然世界(WeltalsNatur)之不同。据说,历史主义(Historismus)一词最早是德国人评介维科(G·B·Vico)的1725年的著作[5]③时所用。维科认为历史是循环进化的,但一国的观念、制度、价值观完全受自己历史发展所决定。被称为西方“近代史学之父”的兰克(L·Ranke,1795—1886)可称为第一个历史主义者。他写有德、奥、法、英历史,但每国只写其某主要事件,有类“纪事本末”。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个性,代表一种个别的精神,而无共同的历史可言。其后德国著名史学家如特洛奇(E·Troeltsch)、

篇三: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

流派简介》 教学讲义

人文社科部 哲学专业

2010年9月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简介》

课程教学方案及大纲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590.060.1

课程名称(中文):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简介

课程名称(英文):THE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课程性质:选修 预修课程:无

修读对象:本科、专科 任课教师:董传英

办公地点:学院楼A楼415室 答疑时间:周五下午 联系电话:67703794

E-mail地址:dongchuanying44@hotmail.com 参考教材:《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 阅读书目:《西方哲学史》(罗素)、

《悲剧的诞生》(尼采)、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存在与虚无》(萨特)。

主要内容:十九世纪到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教学目标:

⒈初步了解从十九世纪到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思潮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情况

⒉力图理清近、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和当代西方哲学流派之间以及当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与区别。 ⒊能够理解当代西方哲学的思想特征和主要内容。

教学模式:课堂上由教师介绍课程理论内容并组织学生适当讨论;课堂外由学

生阅读原著并写读后感。

考核与评分:

教学进度:

学生须知:

1、课前预习,阅读原著。 2、课上听讲,积极发言。 3、课后总结,提出疑问。

4、详细阅读参考教材,认真思考。

5、按照学校《本、专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第五章第十七条的相

关要求,“期末考试成绩低于50分的,该门课程总评成绩为不及格,按期末考试成绩计。”及第十八条“学生一学期某门课程缺课时数达到三分之一的,取消参加该门课程考核资格,并不能申请缓考、补考,应当重新学习该课程。”

教学大纲(只作参考,具体主讲人可作改动): 绪论

第一章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一、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 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 第二章 实用主义

一、实用主义概况 二、杜威与实用主义的发展 第三章 分析哲学

一、分析哲学概况 二、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第四章 现象学

一、现象学概况 二、胡塞尔现象学 第五章 海德格尔哲学

一、海德格尔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的革命意义 二、此在及其存在的基本结构(存在及其在世) 三、自由、沉沦和异化:人的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 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 第六章 萨特的存在主义

一、萨特其人——萨特的生平活动 二、自由理论(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弗洛伊德主义

一、弗洛伊德主义概况

二、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

三、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 二、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思考题:

1、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 2、杜威的工具主义。 3、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4、胡塞尔的“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