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6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哲复习期末资料

绪 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关系

1、哲与史的关系

A:冯契:哲学在历史中产生和流变,是历史的产物;史学借助哲学的思维而赋有灵性;没有历史的哲学,是无源之水和空中楼阁,没有哲学的史学,是史实的无谓堆砌和无灵的骷髅。哲和史,是灵和肉的关系。(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之序文)

B: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如果不给出规律就写哲学史,那种哲学史只能算作一些事件的集合,是不能真正的被称为“史”的,特别是“哲学史”。 C:黄楠森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它必须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概念、范畴和原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门科学,它不能停留在对历史线索的叙述上,而应该贯彻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揭示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

D:哲学固然有很多分支,但它的主干还是有的,一种一以贯之的脉还是有的。我们要定义哲学史,就是找这个脉。这个脉需要从人身上去找,(吉林大学高清海在《哲学的憧憬》这篇文章中说,哲学的所有奥秘都不过是人的奥秘。哲学中的对立都不过是人存在本身的矛盾的演变。这个矛盾就是灵与肉的矛盾,就是有限和无限的矛盾。这个矛盾,使我对哲学史的定义这样来说:哲学是人的自我意识史,人的自我反观,探索史。探索什么?是人认识到自己。体察到自己的有限性的历史,是人探索如何克服这个有限追求无限的历史。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哲学性的东西,哲学的精神,爱智——在方方面面表现出来。)

比如考查哲学的形态史:先有本体论,然后才有认识论、价值论、语言学(转向)等等。(人们思维发展的过程,总是要先获得一种安定感,所以他要先思考万物统一性的问题,思考自然的本源,它的眼光首先当然是被外界吸引;然后经过若干世纪,人对自然的掌控能力增强了,外在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之后,内在的困惑才浮出水面。在对抗自然界的时候人组成了社会,对社群组织的现象,规律,原则进行思考。这一过程就是认识论、价值论和伦理学产生的过程。到了现代,哲学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哲学形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体系性和非体系性之分,有人生哲学和思考思维本身之分,后来又发展到反思反思的工具载体——语言符号——的地步。) ☆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理论和历史两个侧面。理论是逻辑,是立论的横断面,而历史则展示逻辑的生成和发展。是理论在时空顺序上的展开。一个是横的理论内容的罗列,一个是纵的逻辑的演进。二者的关系是: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依托,无史之论根基不牢;无论之史杂乱无章。所以,哲学史和哲学应该互相定义,相互辅助的。我们不能在脱离其中任何一方的情况下定义对方。对二者中的任何一方的理解都有赖于也有助于对对方的理解。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一直盲从于苏联的哲学教科书,处于有论无史的境地。苏联的哲学教科书,特别是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带有明显的旧唯物主义的痕迹。它不注重实践及作为实践主

体的人,而且是单纯强调物质的先在性和物质及规律的决定性。 传统的教科书哲学,不论是原理或原著,都把自己的视角投放到物质决定论上。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环境决定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决定逻辑、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时势造英雄,等等。这么多的决定虽然在总体上是正确的,但同时也极大地束缚了人的主动和自由,没有给主体的选择和创造留下充分的余地,带有一定的机械论和宿命论的痕迹。试想,过分地强调决定论,人在物质及规律的制约下,还会有什么作为?所以,承认物质的先在性和始基性是重要的,但它只是个哲学前提,这已经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中较为充分地论述过了。马克思的重大哲学贡献就是在承认唯物主义的普遍前提下,把唯物主义由物质形态提高到实践形态、把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摆在哲学的核心地位。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和列宁的《唯批》与《哲学笔记》长期作为高校哲学专业的必读文本,而对马克思的著作很少提及。新编马哲史稿在继承恩格斯和列宁的哲学精华的同时,着力向马克思倾斜,着力介绍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至少有五次:第一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和把它初步系统化的过程中的提问;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的提问;第三次是第三国际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的提问;第四次是战后在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制度的对抗中的提问;第五次是在关于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反思中的提问。

1、 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这个时期涉及的问题有:

A: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问题

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引发了此争论。(维特根斯坦:前期为逻辑分析哲学、核心是图式说,它对逻辑实证主义具有决定性影响;后期则以语言游戏说代替了图式说,以语言分析代替了逻辑分析,以日常语言代替了理想语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理论体系,而是哲学人格和哲学学理的统一。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人格,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现存制度的不合理进行揭露和改造的批判精神和勇敢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献身精神。所谓哲学学理就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深沉思考。

B: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区别

经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研究成为当代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个中心课题。 在一百来年的比较研究中,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关系的四种基本范式,这就 是“一致论”、“修正论”、“误解论”、“对立论”。

“一致论”是以考茨基、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 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其基本观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创始人,他们在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中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每一个重要理论观点 的提出都是经过两人充分讨论的,

因而表达了他们的“共同见解”。考茨基说:“我们 讲马克思的时候,也一定要讲恩格斯。他们二人是高度合作的,因而这一位的著作也就是那一位的著作。”

“修正论”是伯恩斯坦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的基本观点。其要义是:恩格斯修 正了马克思,应该回到恩格斯。伯恩斯坦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经典概括使用的是“独断的措辞”,把意识与存在截然对立了起来,“以 至于把人仅仅看成历史力量的活的代理人,他几乎是违反自己的意志而执行历史力量 的任务”。恩格斯在晚年著作和书信中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进行了修正。在《反杜林论》中,“人对生产关系的从属性显得更为有条件得多。”在晚年的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中,恩格斯更是承认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对生 产关系的决定力作了限制”。结果,唯物史观被扩大了,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纯粹唯 物主义的,更谈不到是纯粹经济的了”。伯恩斯坦强调,通过恩格斯的修正, 唯物史观从马克思的不成熟的“最初的形态”提高到了“成熟的形态”。

“误解论”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关系性质的基本定位 。其要旨是:在整体上肯定恩格斯与马克思思想的一致性,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恩格斯误解了马克思,应该回归马克思。卢卡奇批评恩格斯误解了马克思,错误地把辩证法运用于自然 界,忽视了最重要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柯尔施责备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书信轻率地承认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意识形态的发展同经济、政 治的发展之间所谓的相互作用,认为这种承认给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革命原理的基础“ 造成了完全不必要的混乱”。

“对立论”是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和一些晚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与恩 格斯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其核心观点是:恩格斯背离了马克思,应该回归到马克思。利希特海姆196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一种历史的和批判的研究》,从比较恩格斯 起草的《共产主义原理》和马克思定稿的《共产党宣言》的差别开始,指出他们二人从自然到历史到共产主义等所有领域的对立。同年出版的罗伯特 ·塔克尔的《卡尔·马克思的哲学与神话》,指责“恩格斯晚年著作提出了一种脱离人类历史的关于自然的‘辩证唯物主义’概念”。次年出版的施米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专门研究了恩格斯的自然概念和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差异,认为恩格斯把自然看作脱离人而存在的独立领域,并认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而不是生产力,这“意味着倒退成素朴的实在论”。

☆19世纪中叶,他们正式确立了理论和实践分工,马克思主要研究经济与历史,

恩格斯则研究政治、军事和自然科学,并更多地承担起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指导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革命实践的重任。他们各人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不同,但又相互介绍 、评论对方的研究成果;由于在思想历程、教育背景、语言风格和个性方面的差异,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又进行了12年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在此期间,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和理论斗争形势发生了显著 的变化,这决定了恩格斯关注的问题、研究的重点以及得出的理论结论和实践策略同以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恩格斯晚年整理、编辑、出版、介绍马克思的《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使其从零散的、不完全的、

甚至仅仅是标题和提纲的手稿变成了具有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这无意间把自己的名字也刻在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上。所有这些都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和文本关系变得较为复杂,也是形成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关系认识的不同范式的客观原因。

C: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

在第二国际后期,特别是在考茨基那里,马克思主义被曲解成一种带有浓重宿命论色彩的机械决定论,尽管“考茨基是一个几乎能把马克思著作背得出来的人; 从考茨基的一切著作来看,在他的书桌或脑袋里一定有许多小抽屉, 把马克思所写的一切东西放得井井有条,引用起来极其方便。”(列宁语)然而,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一点也不理解。”(列宁语)他割裂历史中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经济必然性, 把历史规律理解为某种凌驾于人和阶级之上的力量。特别是在考茨基晚年的著作中,宿命论的观点越来越变成了他的世界观的基础,并从此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 、片面化 、教条化 、庸俗化。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某些差别

1、马克思恩格斯察力。

2、对马克思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观点。

对恩格斯影响大的是自然科学的成果,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黑格尔的历史过程的思想,费尔巴哈关于思维与存在统一的思想。

3、第二点差别的直接后果是:马克思更多的关注的是如

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

何通过发挥人的自由与创造力,通过弘扬人的实践的革命和批判的本性来达到人类解放的目标。而恩格斯则更强调揭示某种普遍的必然的历史规律而保证人类解放的实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从黑格尔转向费尔巴哈(1839----1843)

一、《博士论文》①:自我意识

(一)希腊晚期哲学是自我意识的哲学

1、研究希腊晚期哲学的原因

A:马克思看重希腊晚期哲学中的自我意识

B:希腊晚期哲学同当时的德国一样也面临着人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 C:希腊晚期哲学是批判宗教的哲学

2、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特点

A:伊壁鸠鲁原子论:自由原则

B: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区别

第一、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主要是“决定论”,只承认原子的直线下垂运动和原子的冲击。

这表明德谟克利特把原子看成了纯粹的物质,只指出了原子的物质性。因为,原子作直线下垂运动形成一条直线,这时原子只不过表示为一个运动着的点,一个没有独立性的点,消失在直线中。

第二、伊壁鸠鲁既承认原子的直线下垂运动和原子的冲击,同时也承认原子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

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提出原子的这两种运动表示原子的两种规定性:物质的规定性和形式的规定性。原子的偏斜运动表明了原子的形式规定性、能动性和个性。

体现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既非实体,也非抽象的精神,而是实体与精神的统一。实体是被动的、僵死的、没有能动性的,不能说明世界的众多现象。)的影响:马克思反对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是纯粹的物质,他认为作为世界的本质的原子是形式和物质的统一体,形式是能动的,物质是被动的,形式要通过物质实现出来。

C: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是无神论和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理想主义。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在希腊晚期哲学中,特别是在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包含着一种自由理性的原则,一种以至高无上的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理想主义和无神论立场。这正是马克思所极力追求的哲学立场,也是马克思研究希腊哲学的主要动机。

(二)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

这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所涉及到的另一个主要的内容。马克思强调自我意识主要是与他对哲学功能的理解有关。在他看来,自我意识应该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

1、哲学与世界的、理念与实体之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关系:同一与分裂。 A:当世界的具体状况是合理的时候,哲学与世界是同一的。这时的哲学是具体的,世界是合理的世界。

B:当世界与哲学处于分裂状态的时候,哲学是抽象的,世界是不合理的。具体说来,就是现实的世界与合理的事物之间发生了分裂。

2、 当哲学与世界相矛盾的时候,哲学应该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成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或者是行动的哲学,从而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恢复世界的和谐。

3、 批判哲学与行动哲学的目标是实现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重建合理的世界与作为具体整体的哲学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三)马克思的自我意识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的异同

篇二: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三性”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三性”

作者:覃正爱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8日 16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指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我们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而它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乃在于其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良好“品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具有历史必然性。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形成是无中生有,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生前并没有写出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更没有编过什么教科书,甚至没有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这个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形态体系是斯大林在米丁、尤金等年轻哲学家协助下制订的,定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放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的位置,于1938年出版后才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果真只是斯大林的杜撰,是无中生有,没有历史必然性吗?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虽然有许多著作阐发其创造性的哲学观念,但并没有形成一个正面阐述的完整的哲学形态体系。然而,综观他们一生的理论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其建构完整哲学形态体系的冲动和渴望:一是马克思早年为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撰写了一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二是马克思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这样一个“天才大纲”;三是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达了想用三个印张来写一本关于唯物辩证法小册子的愿望;四是恩格斯晚年的著作。其中真正能够付诸实施的最成熟的成果应该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哲学篇)。《反杜林论》(哲学篇)第一次完整地、全面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形态体系。斯大林撰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大量引用的都是《反杜林论》(哲学篇)中的观点,明显是以《反杜林论》(哲学篇)的体系为主要蓝本,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形态不是无中生有,不是斯大林的杜撰,而是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反杜林论》(哲学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的地位举足轻重,任何不承认或否定《反杜林论》(哲学篇)的企图都是不正确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具有逻辑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逻辑合理性一直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其中一个质疑带有普遍性:一些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其构建不符合基本的逻辑,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与此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四大板块也过于机械和简单。对此,究竟应当怎样看?的确,我们应该看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具有最大的普遍性,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只在社会历史领域才有用,因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普遍与特殊的逻辑结构被一些学人所诟病,他们的理由是:首先,把普遍与特殊并列在一起的结构不严谨,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最先创立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故这种结构不符合历史事实。果真如此吗?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逻辑结构,确实不是黑格尔式的哲学纯粹逻辑结构,而是一种特殊的哲学问题逻辑结构。马克思尽管不反对建立黑格尔式的哲学纯粹逻辑结构(这一点从《资本论》的经济学“大逻辑”就可以略见一斑),但马克思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建立黑格尔式的哲学纯粹逻辑结构。恩格斯由于受到论敌的制约,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建立黑格尔式的哲学纯粹逻辑结构,而是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哲学问题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中辩证唯物主义的三个板块恰恰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两个问题的回答,其中唯物论与辩证法主要是回答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而认识论主要是回答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应该说,辩证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从最一般意义上的回答,这种回答问题的逻辑在于:世界是什

么,世界怎么样,世界是否可知。与之相应就形成了特殊的板块逻辑,即从唯物论到辩证法再到认识论。这样的逻辑线索应该说是非常清晰的。至于历史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有人认为这种“具体运用说”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唯物史观的完整理论形态是最先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成熟的理论形态是后来才形成的。如果只是从历史的研究顺序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从逻辑建构顺序来看,这种说法就有问题。历史研究顺序与逻辑建构顺序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从具体到抽象,后者是从抽象到具体。这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强调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区别。此外,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提并论也并不矛盾,这就正如把普遍与特殊相并列一样,从此也可以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专门研究矛盾特别是研究普遍与特殊矛盾的哲学。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具有现实指导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原理究竟有没有现实指导性呢?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一直为执政者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生形态不是所谓的实践唯物主义等新的形态,而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哲学基础,这是勿庸置疑的。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仍能解释现实问题。现实生活中涌现出大量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如何看待、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充分汲取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能增强人们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问题的本领。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仍有发展的余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教训,没有再去构建严密的哲学纯粹逻辑体系,而是构建了一个特殊的哲学问题逻辑体系。对于严密的哲学纯粹逻辑体系来说,要发展就只有“炸开”其体系,或者说抛弃其体系;对于哲学问题逻辑体系来说,却不一定要“炸开”或抛弃其体系,就可以在其原有体系形式下补充其内容,促使其发展,因为这种哲学问题逻辑体系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留下了发展的余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一百多年来形式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而内容却不断得到充实更新的原因。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最易为人民群众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从书斋中解放了出来,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思想武器,以指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斗争。

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逻辑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性,因此可以断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仍将是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蓝本。(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篇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生成和逻辑体系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生成和逻辑体系

牛先锋

摘要:探究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主线,以此主线来构建整体性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人的解放;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逻辑体系

近些年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不同角度揭示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二是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三是提出了研究该问题的一些方法。这些研究有利于唤起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关注,但反复在这些方面打转,不利于研究的深化。只有从马克思主义自身蕴含的逻辑入手,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才能把该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生成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有其逻辑起点、逻辑线索和逻辑结果。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其始终如一的研究对象,整个理论大厦是围绕这个对象有逻辑地建立起来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中有众多概念,哪一个概念能够挈领理论体系,成为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成为构建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

仔细推敲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可以发现有许多些重要的概念似乎可以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唯物史观发源的标志,本文以异化劳动为主线分析资本主义劳动异化,将共产主义作为克服异化的理想愿景。在这里异化劳动是一个核心概念,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异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来对待。《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萌芽之作,该提纲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它的任务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基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论断,也有人把实践看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该著作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的结论。在这里,似乎是唯物史观或者

社会发展规律可以当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之作,该著作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阶级斗争理论,批判资产阶级社会,得出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从《宣言》文本出发,也有观点把唯物史观或者阶级斗争学说看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资本为分析对象,揭示了资本运动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从《资本论》文本看,好像资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寻找逻辑起点,不能脱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在解读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时,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马克思主义确实不是独立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或者科学社会主义,在其任何一本重要著作中都体现着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方法,而分析的问题恰好又是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共产主义。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不能人为地加以肢解,把马克思主义降低成独立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二是异化劳动、社会实践、唯物史观、阶级斗争、资本等概念确实是所在著作的重要概念,可以成为该著作的研究对象,要是作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逻辑起点概念就显得过于褊狭了。但是,这为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逻辑起点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异化劳动、社会实践、唯物史观、阶级斗争、资本等概念的提出和旨趣都指向一个对象,即现实的人。异化劳动使人异化了,失去了自由发展的个性;社会实践是改造使人丧失其本质的社会;唯物史观揭示的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活动是解决吃住穿等人的生存问题的活动,这是唯物史观的前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社会中无产阶级解放的手段;研究资本运动规律目的在于使人摆脱资本的束缚。同样,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这是从马克思主义文本中得出的结论。

然而,古典哲学,广而言之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都研究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人与以往有什么区别呢?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中,全面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人。他们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

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明确了自己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其次规定了他们研究的人是两重属性统一的人,“有血有肉的人”这是人的自然属性;反映、受制于、影响现实社会关系的人,有社会意识的人,这是人的社会属性。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规定出发,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说,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或现实的人。

综上所述,人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研究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人的解放条件、解放进程的研究是其逻辑展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逻辑结果。整体性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逻辑体系需要循此思路构建。

二、整体性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逻辑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以研究人的本质为切入点,分析了人的解放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在研究人与自然交往、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揭示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用普遍规律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沿着这条逻辑线索,我们可以把整体性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分五个层次展开叙述。

第一,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如同动物一样首先要面对自然界,解决生存问题;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反映着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他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受他生活的那个社会所制约。人的解放是有条件的,即摆脱自然界与社会的束缚。在现实世界里,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2-1]

根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历史,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大

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前资本主义阶段,这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市场关系普遍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这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第三个阶段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社会关系都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的共同控制之下,人将在自觉、丰富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自由个性”阶段,这个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认识论。人,首先面对的是自然界,如何认识自然界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基础问题。马克思主义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世界的物质性概念,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3-1]。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首先应该确立的是物质的决定性作用,然后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世界的运动性、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性和联系的普遍性。自然界有其规律性,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根本规律。

以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来考量人的认识,得出的结论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具有相对性与绝对性,真理与价值是辩证的统一。认识论要求:认识和改造世界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这为研究人的解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

第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而“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2-2]人们在生产中所形成的这种关系,叫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反映的是人的物质生产的能力,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推动或者阻碍作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制度、组织设施及其思想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可以维护也可以破坏经济基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来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有一个从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这种矛盾运动促使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引起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前进。在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自然史。

马克思指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4]可见,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充分的经济发展和真正的分工出现,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阶级。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进行解决,进而直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在现代社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终止阶级斗争,达到阶级消亡。因此,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根植于经济社会现实之中的,人为地划分阶级和制造阶级斗争,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在这种意义上讲,人是社会发展能动的主体,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形态更替是有规律的,但并不排除其特殊性。“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2]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主张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宿命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主体的能动作用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历史的必然性与主体的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因此,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有一般规律的,但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5]

第四,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发展趋势。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6]在这个规律作用下,资产阶级在它统治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一切世纪的总和还要多,使人的解放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同时,这个规律又把人置于赚钱的目的之下,异化的劳动与异化的人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即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演化的结果,是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太狭隘,已经不能容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了。正是基于这种的分析,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3]。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