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内容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2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101

新课号:PHI-0-10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 2 学分:2

先修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一、基本目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精神实质,学习、借鉴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特别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发掘马克思哲学源头,重新理解马克思,真正看清马克思哲学创新的思想底蕴、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现代意义;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全球化与中国化的时代潮头,为建构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哲学奠基。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规律、历史经验。

第一阶段,即“第一个五十年”,大体是1844—18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为教学内容的第一篇或第一单元,包括四个时期:第一,青年马克思哲学创新铺垫期,——青年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三大理想、三大转变;第二,1843—1848年,早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关键期;第三,1848—1871年,中年马克思哲学创新深化;第四,1872—1883年,晚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升华期、恩格期著作,尤其是晚年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自然辩证法》、后期书信,应结合以马克思为主的哲学创新来理解。

第二阶段,即“第二个五十年”,约1895—194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次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主要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为东西两大潮头,重点突出列宁哲学三部曲:《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论、《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列宁最后著作中的社会主义观;对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新的反思。

第三阶段,即“第三个五十年”,约1945—19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再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主流形态;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曲折的历史教训;世界之交,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新走向与新问题。

三、教学方式

四个要点:“问题引入,原著铺路,还原历史,面对当代”。“问题引入”,就是开门见山地提出当代现实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尖锐问题,以及同学们先入为主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迷惑,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和本来面目究意是什么样”的问题,激发大家在课内、课外自己读原著。“还原历史”,我们力图突破原来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简单化的理解,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面对当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出哲学奠基。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卷本),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考察、写读书报告,期末闭卷考试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History of Marxism Philosophy

课程编号:0223324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政教专业

先修课程: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后续课程:西方哲学思潮评介

总 学 时:54 总 学 分:3

教学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描述15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在欧洲的传播,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发展以及多样化的探索和研究的全过程,对其发展中的是非曲直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如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线索,并能对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建构其当代形态有所促进。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锻炼理论创新思维的能力,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析力、免疫力,为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 论(10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和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点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

四、分期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产生的历史条件(4学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政治经济条件

一、经济条件

二、政治条件

第二节 自然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影响

一、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果

二、自然科学影响的途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

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

三、复辟时期的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

四、黑格尔的历史观

五、费尔巴哈的历史观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观条件

一、马克思成为新世界观创始人的主观条件

二、恩格斯成为新世界观创始人的主观条件

本章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探索(18学时)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运动和马恩早期哲学活动

一、青年黑格尔运动

二、马恩早期哲学活动

第二节 转变前的青年马恩的哲学思想

一、马克思转向黑格尔哲学的动因

二、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三、恩格斯转向黑格尔哲学的动因

四、恩格斯对谢林的批评

第三节 现实政治的发展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

一、《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首次批判

第四节 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最初阐发

一、《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二、恩格斯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五节 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一、“异化劳动”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力图说明整个社会,提出完整的历史观

三、马克思力图从实践出发去解决人和社会的关系

四、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唯物主义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五、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出发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第六节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

寻找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 唯物主义思想武器

一、剖析思辨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阐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批判自我意识的唯心史观,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超越费尔巴哈,发展费尔巴哈

本章重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难点:“异化劳动”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问世(10学时)

第一节 马恩同旧哲学的彻底决裂

一、《评李斯特手稿》发现了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把实践引进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的研究

三、恩格斯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叙述自己对新哲学和社会学的见解

第二节 《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全面论证

一、马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论证

二、马恩对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论证

三、马恩对唯物史观、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的实现三者统一的论证

第三节 《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

一、批判蒲鲁东主义,进一步阐发唯物史观

二、《宣言》中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本章重点:《评李斯特手稿》发现了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难点:批判蒲鲁东主义,进一步阐发唯物史观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期的验证和发展(10学时)

第一节 马恩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哲学总结

一、社会革命的客观必然性

二、精辟地分析了历史人物地活动,阐明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丰富和发展了国家和革命的学说

第二节 马恩对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哲学总结

一、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

二、恩格斯论权威,马恩对巴古宁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三、马恩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

本章重点:马恩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哲学总结

难点:马恩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

第五章 马克思在经济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哲学思想的发展(10学时)

第一节 《资本论》的问世使唯物主义由假设变为科学

一、《资本论》的创作是马克思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二、唯物史观理论的精辟概括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的提出

第二节 《资本论》中唯物史观的深化和发展

一、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

二、关于历史过程的学说

第三节 《资本论》中的科学方法论

一、《资本沦》对辩证法的论述

二、《资本论》中的辩证逻辑

第四节 人类学笔记中的哲学思想

一、对原始社会规律的探索是马克思早期对人类学研究的继续

二、对东方社会规律的考察是马克思对历史规律研究的扩展和深化

三、人类学笔记中的方法论

本章重点:人类学笔记中的哲学思想

难点:《资本论》中的辩证逻辑

第六章 恩格斯晚年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10学时)

第一节 研究自然科学史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一、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关系

二、总结人类认识史和科学史,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 史必然性

三、研究物质及其存在形式,揭示自然界由低级向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

四、阐明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明确提出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五、研究劳动在从猿到人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从自然畀到人类社会的物质形式过度的辩证法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深化和补充

一、继续马克思对原始社会的研究,提出两种生产的理论

二、批判青年派,论述国家及其政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对象和理论体系的系统阐述

一、批判杜林,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 中唯一产生真实结果的派别

三、总结近代哲学史的论争,明确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的传播和发展

一、马恩的学生和继承者们

二、促使马克思主义和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三、巩固和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思想成果

本章重点:唯物史观的深化和发展

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对象和理论体系的系统阐述

教材:

孙伯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马克思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哥达纲领批判》等

2、思格斯著《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论杜威》、《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费尔巴哈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3、列宁著《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等

4、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

5、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有何理论和现实意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4、简述马恩成为新世界观创始人的主观条件。

5、试评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的哲学思想。

6、简述《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思辨哲学的批判。

7、《德法年鉴》时期恩格斯德主要研究成果及其给马克思德启示。

8、简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历史意义。

9、《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10、《形态》中马克思是怎样阐述唯物史观的?

11、马恩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教训的哲学总结及其当代意义。

12、为什么说《雾月十八日》是一部把历史人物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典范?

13、为什么说《资本论》使唯物史观从科学假设变成了科学理论?

14、简述《资本论》中的社会结构理论、历史过程学说和科学方法论。

15、马克思晚年笔记中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当代意义。

16、简述恩格斯的权威观及其意义。

17、《反杜林论》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18、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完善化中有何意义和作用?

19、试论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规定及其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20、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对历史唯物主义有哪些突出贡献?

21、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机制。

22、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的建议和要求。

执笔:顾瑞漒

篇三: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试大纲 2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考试代码:[001]

一、考试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科目,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该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概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准确诠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清晰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现实意义。

二、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科目的考试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及其理论观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

第一章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1.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转变——《论犹太人问题》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哲学思想;

2.对新世界观的最初探索——《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新世界观形成的意义及局限性;

3.“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4.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制定——《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验证和发展

1.“不断革命”的理论;

2.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第三节:《资本论》中的哲学问题

1.“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2.《资本论》的科学方法论;

第四节:马克思晚年的哲学思想

1.《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过渡时期理论及共产主义分阶段发展的理论;

2.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章: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反杜林论》中的哲学思想

1、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对先验主义的批判;

2、认识的辩证法——对“终极真理论”的批判;

3、对辩证法理论及其基本规律的论述;

4、阐述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第二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哲学思想

1、两种生产理论;

2、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发展规律;

3、私有制和阶级的起源;

4、国家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总结——《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哲学思想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2、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

3、对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

第四节:恩格斯晚年通信对历史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内容

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发展

第三章:列宁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哲学思想

1、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及哲学的党性原则;

2、实践观点在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第二节:《哲学笔记》中的哲学思想

1、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论断;

2、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辩证法的十六要素;

4、实践观点的进一步完善;

5、认识发展的辩证途径;

第四章:毛泽东哲学思想

第一节:《反对本本主义》与中国革命特殊道路;

第二节:《实践论》与《矛盾论》中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思想的系统哲学阐释;

第四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意义;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试卷分值:150分

3.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约30分)

(2)简答题(约60分)

(3)论述题(约60分)

四、参考书目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黄楠森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