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6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论文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

一,环保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空中到地下,从地面到水面,各种环保新技术的应用,将正在如火如荼举行的上海世博会打造成为一届绿色的世博会。而汇集了各国环保理念的实际行动则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充满了整个世博园,人们通过对生活态度、理念的思考和畅想,描绘出一幅未来舒适住宅与怡人家居的美妙画卷。在画卷里,21世纪的住宅、居家、生活新思潮——节能、环保、绿色、和谐,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然而与此相对的却是现实中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08年的雪灾,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台湾88风灾,西南干旱,舟曲泥石流,俄罗斯大火持续肆虐、巴基斯坦持续强降雨、中欧多国暴雨成灾、阿根廷寒流冰冻??在这些自然灾害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着人类行为的影子,让我们在用低碳平息地球的不满的同时,也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在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抽象自然观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十分重视自然生产力,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实质上看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

由于马克思始终把生产劳动看作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手段,因此,这就意味着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不能离开生产环节而孤立地谈论如何处理废弃物的问题,而应该从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或者将其转换为有用的资源。那么,怎样去实现这种过程呢?马克思强调要“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所谓“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就是指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为这是协调人与自然冲突的两个出路。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很早就预见并分析了工业革命可能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对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合理控制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很有信心。

2,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思想

历史性转变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相当长的矛盾、转变,再矛盾、再转变的过程。因此,历史性转变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呈现了长期性、阶段性、针对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点。长期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客观上讲,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对复杂问题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甚至曲折反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能逐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本质上是经济、环境保护、资源的对立统一体,不能绝对地把环境保护、资源、经济发展三者静止地、机械地对立起来,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可以实现良性发展。

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就是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实际上,环境保护、资源和经济发展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依赖、互相贯通的矛盾统一体。正如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一样,我们不能绝对地把环境保护、资源、经济发展三者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机械地对立起来,这个矛盾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这个一定条件就是协调环境与经济关系,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贯通,向良性发展。烧掉的资源少,留下的污染小,GDP能搞多少算多少,搞得快比搞得慢好,搞得代价小比代价大好,这就是良性发展,就是科学发展,也是又好又快地发展。

4,在实践中探索

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对这条老路造成的环境危害,甚至无法弥补的损失,曾进行过批判和反思,对环境问题也实践出了比较有效的做法:一是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建设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这些做法是人类文明共同的成果,人类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譬如震惊世界的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1953年日本水俣病,我国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为我所用,可以少走弯路,少付代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规律。进一步说,人类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地发展的。我们可以在不断的认识和实践中对环境保护的规律认识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5,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在今年3月出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低碳技术、智能电网、森林碳汇、三网融合”这些新名词。这些新科技、新理念承载的是人们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期待,报告中用“刻不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科学界的评估,政治界的觉醒,只是为呻吟的地球把了脉,而要彻底医治好地球的伤痛,必须要有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参与和行动,这是责任,更是义务。

世博会展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愿望,预示着将来。科技在发展,技术在提高,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梦想就会实现。

二,经济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从而导致了全球的经济危机。雷曼兄弟的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加上之前已经垮下的贝尔斯登,华尔街排名前五的投资银行相继破产或转型。华尔街集体变脸,华尔街到底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著名的华尔街发生如此的巨变?命悬一线的汽车巨头克莱斯勒和通用,为何都纷纷向国家提出“破产重组保护”?不仅美国这一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帝国深陷这次危机中不能自拔,而且欧盟、日韩、中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无不为之震撼。失业率上升,投资下滑,消费萎靡,出口受阻等等一系列消息纷纷见诸报端,始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谈到经济危机,那么我就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尝试肤浅地发表一下我自己对经济危机的解释和一些思考。言论有不妥的地方还请老师谅解。

何为经济危机?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大工业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周期性爆发的经济现象。这里提到了三个词,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周期性。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其表现形式最明显的为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也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资本家又雇佣大多数工人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在这种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

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脱节,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究其根源也即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这种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因此,要消灭经济危机,最重要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其二,为何是大工业时期?首先我们从商品经济的萌芽状态看来,商品的买卖采取的是简单的物物交换模式,这种交换,在一次交换过程中同时出现了买卖两种行为,就不会出现买卖的脱节,因此在这种模式下不可能有经济危机。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出现了货币为媒介的交换,交换的过程可能因为货币的产生而出现中断;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大工业时期来临之后,资本家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扩张,资本家资本的积累于是越来越严重,当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的爆发。

其三,为何又是周期性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的原因,据资料显示,乃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基本矛盾虽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状态,经济危机则是这一波浪式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危机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次危机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重新激化起来,使另一次危机成为不可避免,这样经济危机就呈现出周而复始。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

纵观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大多都是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爆发,蔓延,有的甚至蔓延至全世界,其中可能大家了解的最多听说的最多的应该算是1929-1933年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在经济危机爆发过程中,众多企业生产设备利用率降低,工业生产指数下降,资本主义利润无法维持,导致企业纷纷宣布破产,资本家则将危机大量转嫁给无产阶级,造成大面积失业,失业率上升,而在岗的个人其绝对工资也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下降。 经济危机的到来给各国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回看东亚,相比日本而言,中国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在近两次的经济危机中遭受的打击相对较小,经济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呢?

面对经济危机,各国的应急措施首先表现在调节银行存款利率和调节税收政策上,通过下调利率来促进货币的流通;其次还表现在创造更大的市场政策上,通过公共政策的投资来创造一个新的投资市场,从而拉动经济的发展。而讲到中国的措施,政府拨款总额高达4万亿元投资计划,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等十大项目,通过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来拉动经济的发展。不断刺激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政府开始着眼于农村这个巨大的国内市场。刺激投资稳定证券,央行通过降息,刺激人民币的流动性,但是采取1

有效措施避免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数据表明,2009年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升幅百分比为0,这说明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手段,顶住了国际市场呼吁人民币升值的强烈要求。

国家的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表示:“政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其中,利率下调意在降低企业起用资成本,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则意在解决企业流动资金可得性问题,加强企业的经营能力,以避免实体经济受到损伤,从而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过,中国在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松一口气的同时,也存在一丝隐忧:怎样避免经济由过快发展转向过热发展?解决一次危机不难,难的是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今后中国出口企业离开出口退税何以生存?

正当我们上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我们需要深思的就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政策是否已经到了该调整的时刻,虽然中国每年的GDP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约6、7个百分点,又因为GDP的统计惯例是某国或地区境内所有产业的产值,这样的话,在这个跨国企业横行的时代,又有谁知道这30万亿的总量里面有多少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企业,又有多少是属于外资企业的贡献?

还有一条消息是中国的GDP总量目前已经逼近并且即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而且有预测趋势为在2020年将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GDP大国。注意我这里是用GDP大国,还没用上GDP强国,请大家想一想,光有GDP总量超过美国那有什么用,中国的综合国力要想超过美国回到封建社会时期那样相对的强盛还早着呢。现阶段,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比不上美国,中国的国民素质教育还远比不上美国,中国的公民权益建设还远比不上美国,还有中国GDP背后高额的能源浪费??还有一些难以统计的差距??现在已经普遍陷入“唯GDP论高低”的歧途,仿佛又让我想起大跃进时期那可笑的“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2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当前我国贫困与

反贫困的社会现象(改)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我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实际 ,分析了贫困的定义和标准问题 ,长期性和阶段性问题 ,反贫困的目标、任务、基本方法和途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贫困与反贫困 ;存在问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分析了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 ,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根据决定的要求 ,进一步做好我国的扶贫工作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而重大的问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 ,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贫困的本质内涵及其发展规律 ,特别是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的贫困问题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长期性和阶段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 ,人类社会的 “贫困 ”问题 ,自始就是与 “财产 ”问题即 “所有制 ”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它是一个与 “财产 ”、“财富 ”、“生存 ”、“需要 ”、“发展 ”和 “享受 ”等等相联系的范畴。只要存在着私有财产 ,就会存在着 “异化 ”现象 ,就会存在着人们在财富的生产、占有、分配和消费方面的贫富差距 ,就会存在 “贫困 ”现象和 “贫困人口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类社会中存在的 “贫困 ”现象 ,可以归结为 “人的本质的绝对贫困 ”,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扬弃了私有财产制度 ,人类社会才有可能消除这种 “异化 ”现象 ,回归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正确的关系上来 ,才有可能正确处理他们的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关系。因此 , “贫困 ”并不是只限于从私有制的角度来看的 “归个人所有的财产以及可供个人消费的物质财富的多寡 ”,而是 “人的本质 ”的普遍的 “贫困 ”,也就是 “财产 ”、“劳动 ”、“劳动成果 ”和 “劳动的社会关系 ”以及 “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对于 “人的本质 ”的 “异化 ”和 “统治 ”现象。也就是说 , “贫困 ”问题并不只限于单纯的物质领域 ,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性因 “私有制 ”及 “私有财产 ”受到的普遍的制约或限制。正因为如此 ,消除 “人的本质 ”的 “这种绝对贫困 ”,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 “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出来 ”( 《哥达纲领批判》)以后 ,通 的思想认识问题 ,使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生活发生联系 ,那 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越来越牢固。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既要尊重文化的多样和共融 ,更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导向 ,重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普及化、大众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也要努力想办法进大众头脑、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联系 ,使马克思主义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相联系 ,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 过对私有财产 “积极的扬弃 ”(而不是简单的平分 )才能够实现。这就说明 , “贫困 ”是与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史相伴随的一个社会现象 ,即 “贫困 ”具有长期性 ,自然而然也决定了 “反贫困 ”的长期性。同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 , “贫困 ”又是一个历史的现象或范畴。它始终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相关联。在不同阶段上 ,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中 ,贫困的性质、内容和概念会有所不同。从现实情况看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 “不发达 ”首先表现在生产力的不发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进程中 ,发展的不平

衡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不平衡 ,在不同的历史时段甚至是每个时段中的各个具体的时段 ,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 “贫困 ”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因而 “反贫困 ”也具有阶段性的任务。上述观点告诉我们 :一是鉴于 “贫困 ”的长期性 ,我们必须要树立扶贫长期作战的思想 ;二是虽然从本质上看 , “贫困 ”是一种绝对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历史地看 ,贫困却是一种相对的现象 ,即在任何一个具体时段都表现为一部分人相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 “贫困 ”,因此反贫困不可能绝对地消灭贫困 ,只能是相对地消除贫困或缓解贫困 ,呈现出 “消除 (缓解 )贫困 ——贫困 ——消除 (缓解 )贫困 ”的周期率 ,而每次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 ,都是在更高水平上的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过程 ;三是反贫困必须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各个具体时段扶贫的目标、任务和方式方法。

二、关于贫困的定义和标准

我国自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工作以来 ,官方一直把农民是否解决温饱作为其是否贫困的衡量标准 ,即形成了 “饥寒 =贫困 ”或 “温饱 =脱贫 ”的思维定式 ,这也可以见诸于我国专门负责贫困监测工作的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的定义 : “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 ,那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能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生活处于困难境地。” 20多年来 ,我国每年公布的贫困人口数量 ,都是以 1985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年人均纯收入 206元 (2006年现价为 693元 )之下的未解决温饱人口数量 ,并以此数量变化情况作为我国反贫困工作的成就。这种理解和定义 ,与国际社会存在很大的差距 ,比如世界银行认为 “穷人生活在没有最基本的行动与选择的自由的境况中 ,而这种自由是使他们生活改善理所当然应具备的。通常他们缺少必要的食物和住房、教育和医疗 ,以便使他们能过上所有人都向往的那种生活。面对疾病、经济混乱和自然灾害他们十分脆弱。同时他们经常遭受国家和社会的不公正对待 ,在涉及他们生活的重大问题上没有发言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贫困是 “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 ,而限制了人的选择。 ”亚洲开发银行认为 “贫困是一种对个人财产和机会的剥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基础教育和基本健康服务。穷人有通过劳动获取应得报酬供养自己的权利 ,也应该有抵御外来冲击的保护。除了收入和基本服务外 ,如果他们不能参与直接影响自己生活的决策 ,那么这样的个人和社会就处于贫困状态。很显然 ,我国对贫困的理解还只停留在 “生存 ”的需要上。正是与国际组织存在理解和定义上的差距 ,才有了目前中外在贫困界定标准上的差异 ,国际上通常以购买力平价人均一天一美元收入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 ,相当于我国的 1.5倍。也正是由于我国的贫困标准太低 ,达到此标准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而不足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进而形成贫困人口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 ,扶贫成果难以巩固 ,表现为每年有大量人口返贫 ,致使 “脱贫 ”与 “返贫 ”处于相对动态平衡态势 ,这实际上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减贫进程大幅减缓的主要原因。如果说上世纪受制于我国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 ,我国对贫困的理解和界定标准还算合理的话 ,那么目前无论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即国际组织关于贫困问题的观点 ,我国都应在 “生存 ”需要的基础上 ,考虑或顾及到 “发展 ”的需要和 “享受 ”的需要 ,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衡量贫困的标准。为此 ,可考虑采用 “十等份法 ”,即将全国人口按收入高低划分为十个等份 ,将其中处于最低收入的 1/10人口视为贫困人口 ,其收入高限视为贫困线或贫困标准。这样划分是具有科学性的 :一是充分地体现了贫困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特征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它是相对指标 ,在一个具体的时段内它又是绝对指标 ,可以随 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自动地调整贫困标准 ;二是只是作为贫困识别和瞄准的手段和方法 ,区别于以往 ,目的是着眼于贫困人口内在的发展和提高 ,而不在于追求贫困人口表面的数量减少 ,有利于消除真正意义上的贫困 ,缩小不同群体间的发展差距 ,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 ;三是目前按此折算出来的贫困标准恰好与国际上通行的贫困标准相当 ,也容易形成与国际相统一的监测评价体

系。

三、关于反贫困的目标和任务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贫困化时形象地比喻 : “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 ,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 ,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 ,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 ,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 ,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 ;并且 ,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 ,但是 ,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 ,那末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 ,越发不满意 ,越发被人轻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6卷 ,第 492页 )这段形象比喻隐含着深刻的意义。一是对贫困的衡量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是贫困主要是在与周围人群相比较中体现出来的 , “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去衡量的”;三是即使贫困人口的生活在不断地改善 ,贫困的极端程度在不断地缩小 ,只要贫富差距在拉大 ,贫困问题就会更显严重 ,就会产生失衡心理 ,甚至引发一些人的非理性行为 ,从而构成对社会和谐的威胁。我国虽然实现了大规模的减贫 ,但是目前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机会不平等在不断地扩大 ,基尼系数已经达到 0.462,远远超过了警戒线。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曾经在肯定我国减贫成就的同时 ,也指出我国可能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 ,贫困问题将成为我国发展的潜在风险。我们需要逐步扭转这个差距 ,才能消除 “越发觉得不舒适 ,越发不满意 ,越发被人轻视 ”的现象 ,避免出现对抗性反应 ,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自然而然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反贫困目标和任务 ,就不能仅仅局限于 “解决温饱、巩固温饱”,而是应该让穷人能够分享到一般社会水平所应有的生产、生活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包括收入的不断增加 ,生活和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等等 ,就是要逐步地缩小发展差距。四、关于反贫困的基本方针和途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 ,在存在私有财产的社会中 ,贫困人口的贫困不仅包括在 “个人消费 ”即 “生活消费 ”方面的匮乏 ,而且首先表现在对于生产条件或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 ,这些生产条件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生存条件。二十多年来 ,我国在组织实施扶贫开发的同时 ,还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扶助贫困人口 ,创造了减少贫困人口的世界奇迹。不久前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确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这无疑是一项令贫困人口为之欢欣的举措 ,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但我们必须正确估价其效能 , “最低生活保障 ”的作用仅仅在于能够缓解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 ,充其量只能满足贫困人口的 “生存 ”需要。从同时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需要、从对生产条件和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的角度看 ,无论如何进行保障 ,无论保障水平有多高 ,这些人仍然是贫困的。只有采取开发扶贫 ,才能实现贫困人口通过自主的生产经营活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可能 ,才能不断满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 ,无论在任何时候 ,开发式扶贫都是反贫困的根本举措 ,这一点无庸置疑。马克思还曾指出 :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 ,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 ;过剩人口同赤贫是一回事。“他们不仅一无所有 ,而且无法依靠劳动为自己谋取生活资料 ,于是变成了赤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 (下 ),第 104-105页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 ,我们不难看出 ,过剩人口的规律就是贫困的规律 ,懂得这一点 ,对于我们有效组织现阶段的反贫困十分有益。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 ,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占有农业资源的数量少、质量差 ,生产技术落后 ,经营方式单一。因而在那些区域当中 ,相对人口过剩状况尤为严重。反贫困就是要破解过剩人口规律 ,其办法无非是三条 :一是控制人口增长 ,扭转 “越穷越生 ,越生越穷 ”状况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率 ;三是支持非农化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三条看似老调重弹 ,但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反贫困的基本途径。

篇三:马克思论文摘要

引言:

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近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它对世界现有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马哲原理和概论让我们学会怎样理性的去面对问题,并通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学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被老师对待生活的态度所感染,并且对对待生活中的事情的态度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进行了很多拓展,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17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问题,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是从建构新的体系开始,而是从解决时代性问题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标志也不在于它的哲学体系的完成,而在于它对时代性问题的科学解答和新世界观的科学阐释。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时代精华的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这段 话,极其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意识”。

2随着各种事业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正在一步步的发生改变,社会上的诸多领域早已不能同日而语,而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文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某些理论。当代人的生活也与它密不可分。然而,现今,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它密不可分的。

3 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羽翼丰满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好的理论不能付诸实践也只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马克思社会主义唯物史揭示了社会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

4 十月革命的炮火一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马列主义在中国这片温暖而滋润的土地上展开了燎原之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中国命运的工具,根据自己的国情,产生了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它领导者中国人民走向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5 现在的中国社会上还有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要想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解决掉他们。

两极分化越来来越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人们收入不均衡,这样就会衍生出一个问题:就是物价。物品的价格是一样的,但人们所有的购买力不同,就会使人们的幸福感大大降低。 首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释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改善两极分化的唯一办法是从根本入手,

6在维护现有市场经济主导地位不变的前提下,从政治体治的骨髓入手进行改革,真正使政府成为民本政府,目前的政治构架不可能实现这一点,当然中国之现状绝不适合通过政治运动或革命来改变格局,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无异螳臂挡车,我比较富于幻想的方式是通过党内改革,在党的内部形成不同政治派别,分配不同社会利益,同时赋予相互监督之职能,党的总书记立于各派之上,统一全党,但不具体管理事务。民主党派则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权选择自己的政见,站到想站的队列中去,这样一来,于内推动了政治的进步,对外则脸面不失,于民有利,于国得安,唯有政治清明,才有经济持续的繁荣,否则市场经济最终会被政治体治的龙袍裹死,更不要谈什么改善两极分化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但是目前我国贫富差距状况已经比较严峻了基尼系数达到0.53.当然贫富的差距也不能是越小越好,那样的话就会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是贫富差距减小,就要增加收入低的人的工资,减少那些工资高的人的工资这样那些有才能的人便没有了工作的积极性,国家的进步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可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不能把事情规定的太绝对,太教条化。

7 实践必须要放在第一位。任何事情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是于事无补的,不付诸实践,就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要善于对鲜活的实践经验做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日起,其生命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实践根源。这一位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成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经验,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准确地把握和应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用发展这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来实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刻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自己的体系创新总结和巩固其理论内容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11 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整个人类实践的方式、性质、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只不过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各种关系的不断变更和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中国,社会实践方式、性质和内容的变化,显得更加剧烈、急骤和深刻。“文革”结束以后,通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我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接着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的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对内部各种体制实行改革的同时,我们结束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敞开国门,同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在内的所有国家展开全方位的对话和交流,从而使中国的发展真正具有了一种“世界历史”的意义。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在出现几个重要特征:

一是由以往的倚重体系意识转向更加重视或突显问题意识。体系意识关注诠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中的理论体系或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这种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和教学是必要的。但是,“体系”的研究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的全部,也非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理论的主要诉求。中国和世界发生重大变化并提出许多亟待回答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场”和应对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而非脱离现实社会的经院式或书斋式的玄学。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关照现实,聚焦理论与实际中的问题。

二是由过去单纯关注革命和批判的“革命哲学”或单纯关注建构的“建设哲学”,转变为主张批判与建构并举的发展哲学。由于社会由革命时代向建设时代转变,哲学关注现实的重心也随之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既是批判的、

变革的哲学,也是建设的、发展的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关注点或侧重面会有所不同,但始终具有批判性和建构性。无论是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的革命过程中,还是在新的社会体制取代旧的社会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的建设中,还是在思想文化的建设中,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其科学认识、价值批判的功能。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在改革与发展中,都不断发挥着双重功能,并且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理解成一种所谓“革命的哲学”而否认其科学性、建设性,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理解成一种所谓“建设的哲学”而否认其革命性、批判性,都是片面的。

三是由过去较多地关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和总趋势的把握转变为对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与对日常生活的“微观分析”相结合。过去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较多地集中在“一般规律”、“基本矛盾”、“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等问题上,而对社会的日常生活、人的个体发展和精神信仰等问题的研究有所忽视或比较薄弱。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和对社会领域分析具体化的要求日益强烈,人们致力于把对社会的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四是由过去偏重科学认识转向科学认识与价值认识的统一。以往人们较多地关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或“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这种认识的片面性正在被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含了揭示社会发展本质及规律的科学内涵,又具有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追求人类解放、建立美好社会、倡导人文关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基本理念的哲学基础。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来实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刻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自己的体系创新总结和巩固其理论内容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16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我们必须从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的维度,立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演变,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结构,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既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出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对进一步坚持、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待。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

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