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化论文 > 列表页

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4  分类: 文化论文 手机版

篇一:海洋文化概论

课程名称:海洋文化概论学年学期: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教师:曲金良专业年级:文化产业管理2005级 姓 名:张 涛学 号:100022005087

浅析中国海洋文化的转型

【摘 要】 海洋文化是中过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明,对世界海洋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中国农耕文明在其本质上的保守性,在经历过郑和下西洋的高潮之后,中国海洋文化趋向内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使得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由此中国的海洋文化一蹶不振。当今时代我们要学习总结古代的海洋政策,以史为镜,大力发展我国的海洋文化,使我国立于世界海洋强国之列。

【关键词】海洋文化 ;开放 ;内敛 ;郑和下西洋; 农耕文明;重陆轻海

【正 文】

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广大沿海地区自先秦以来有着越来越发达的农业经济区,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世代与海打交道。靠海、吃海、用海,创造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海洋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不仅地域广阔,而且内涵也同样十分丰富。那么何谓海洋文化呢?正如中国海洋大学曲金良教授在其著作《海洋文化与社会》一书中所述:海洋文化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就是人类源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海洋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与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总是某一具体的国家、民族、阶级意志的鲜明体现。海洋文化从其不同的方面来说,它都有着鲜明的特征,就其内置结构而言它具有涉海性;就其运作机制而言它具有对外的、外向的辐射性与交流性;就其价值取向而言它具有商业性和幕利性。而就其历史形态而言它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是最早走向海洋的民族之一,在华夏文明中,海洋文化占有显著地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7000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已认识海洋、走向海洋,并进行了伟大的冒险航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航海事业超过希腊,出现了征服海洋和经略海洋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古人对海

洋的认识还处在天人感应阶段,但是在向东、向南拓展疆域的过程中,以中原为代表的农业文明与东夷、诸越文明相融合,使华夏文明中增添了崭新的海洋文化因素。《易经》中就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的记载。从开放性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海洋文化总体上是一种趋向开放的景象。经历了诸如从秦始皇巡海、徐福东渡到汉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再到宋元时期航海贸易的空前繁荣,从对海洋的“鱼盐之利” 的初步认识到建立完备的市舶制度以谋求航贸之利。这种开放表现在积极拓展航路、发展官民并举的中外双向航贸关系,积极与外域建立多方面的联系等方面。比如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也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海洋文化。元、明初时期,是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最辉煌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突出成就是郑和下西洋完成了对海洋的政治开拓,采取“柔远” 的外交政策,造就了盛极一时的东方海洋文化。

中华民族不但率先于世界其他民族走向海洋,而且在搏击茫茫瀚海的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为世界海洋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海洋文化在郑和时代达致巅峰,随后直转急下。一出把中国推向世界,但却没有把世界带给中国的可谓既是历史亮点,又为历史拐点的交织着自豪与悲情的历史壮举,在郑和手中悄然落幕。此后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乃至完全封闭,进而造成中华民族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最终落伍。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洋文化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开放的顶峰,同时也是海洋文化走向没落封闭的开端。这是中国海洋文化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领大规模的船队,远涉重洋,翻开了中国海洋文化新的一页。郑和下西洋为东方海洋秩序的建立,为人类合理利用海洋和开发海洋提供了一种文明范式。在这种文明模式下,各国相互交流,互通有无,促进了不同地区问的交往和一体化进程。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郑和时期的海洋文化承接了汉唐以来的海洋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就出海人员、舰队规模、航海技术、航行里程和执行使命来看,郑和航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不同领域,涵盖了海洋文化的各个方面。从时间上看,郑和下西洋历时28年之久,并一直保持了世界航海领先的记录。从空间跨度来看,郑和下西洋横跨印度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西亚及东非三十余国,航程达十万余

里,打通了中西交通的重要航道,发展了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联系和文化交流,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海洋文化发展阶段,使中国海洋文化的开放和繁荣达到巅峰。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洋文化开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明朝初年,由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外商贸交流的扩大,刺激了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使明代中国处于最强盛时期。西北边疆的安宁和封建国力的鼎盛,使得明政府可以雄心勃勃地大兴海洋政治外交,这就为海洋文化的开放与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郑和是明成祖对外开放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所奉行的是明王朝提出的“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基本国策与方针。“他的具体做法包括:宣诏颁赏,增进友谊;调解纠纷,达到和平相处;树碑布施,联络宗教感情;克制忍让,化于戈为玉帛”据统计,明成祖永乐时期21年中,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访问共有318次,平均每年有15次。其中有4个国家的11位国王先后亲自率团来访。郑和下西洋促使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它带动的贸易活动使亚非人民深受其惠,促进和推动了国内外经济发展,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开放与传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而在东南亚各国历史上留下了极高的声誉。郑和下西洋,推动与海洋有关的各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反映海洋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郑和在航海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是依靠先进的航海技术,并在实践中发展了航海技术。二是郑和出洋刺激了国内的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流通,使苏州的丝绸业、松江的棉织业、芜湖的漂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等,得到蓬勃发展。江西景德镇形成全国制瓷中心,与郑和下西洋有着极密切的关系。郑和下西洋,对中国海洋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使中国的海洋文化的开放达到鼎盛,为人类合理利用海洋和开发海洋提供了一种文明范式。

然而,明中期以后由于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思想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再加上近代列强的侵略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中国选择了一种背海洋而去,不求拓展,但求自保的发展模式,这无异于给西方殖民者让出了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也使中国丧失了发展成为海洋强国的机会。中国璀璨的海洋文化在郑和下西洋后由开放走向内敛,由内敛走向封闭,从而导致近代中国完全落伍,其教训非常深刻。中国海洋文化的内敛,从本质上来说是与封建生产关系内部活力的衰竭有关的。这一时期航海业和其他工商业发展已超出了封建生产关系所能允许的

限度。封建时代的海洋文化已无法沿着原有的轨道继续前行,从明中期以后开始走向内敛。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直接证明了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内敛密切相关。秦朝的统一、西汉的强盛、唐朝的繁荣、宋元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以及清朝末年的被动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可以看出,中国人海洋意识的淡薄,海洋观念的弱化,海洋文化的内敛是中国自明清以来由强到弱,以及鸦片战争后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当承认,中国长期以来对海洋的忽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长期以来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耕意识和儒家学说的强力约束, 以及统治者缺乏长远的政治眼光,推行重陆轻海反对海外扩张的政策,导致缺乏对海上权益的敏感,缺乏国家层面的海上战略定位。把海洋视为他人之物,把海上通道视为他人之路。正如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由于制度结构上和海外拓张的动力方面的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中国的力量却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西方的冒险事业”。中国是个海洋大国,但海洋大国的海洋强国意识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相反更加漠视海洋的存在。当今,在相当多数的国人的头脑中,仍存在着一个误区,仅仅知道960万平方公里的“黄色国土”,不知道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说到海防,仅知道12海里领海主权,不知道依法享有几倍领海宽度的国家管辖海域和遍及世界海洋的海洋权益。极少有人知道我国在太平洋拥有7.5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实质上,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观念的深刻反映。中国人“重陆轻海” 的意识太强了,在对待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上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这种“大陆观” 至今还深深影响着我们。当前,中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我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中,我们与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油气资源开采、岛屿主权之争、渔业资源捕捞、海上运输安全、海洋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等日益复杂的海洋权益之争。海洋,既可以是一道护国的陆地屏障,也可以是外敌大规模入侵他国的快速反应载体,更可以是一条使国家遭难的天然通道。郑和有一句名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也来自于海”这句话至今仍具有现

实意义。放眼世界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西方强国的兴起,无一不是通过海洋。纵观历史上世界各国强弱的更替,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其中有一条规律为史家所普遍认同,那就是一个具有海洋意识的民族才能走进海洋,才能走向强国之路

结语:海洋文化盛国则强于世界,海洋文化衰国则落后于世界。这就是我们总结后郑和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的转型而(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得出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曲金良 ,《海洋文化概论》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2. 曲金良 ,《海洋文化与社会》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海洲,潘望 :《郑和的时代》 古吴轩出版社,2005

4. 马志荣,薛三让 《后郑和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的现代思考》

5.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宋正海,《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自然杂志》27卷2期

篇二:海洋文化概论作业

海洋文化概论结课论文

摘要:经过一个学期海洋文化概论课的学习,我了解了包括中外在内的和海有关的文化。涉及海洋的宗教、信仰、神话、喜剧、文学、艺术等。有人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海洋作为二十一世纪一种空间战略资源,正吸引着全球人的目光。而海洋文化作为海洋的精神内涵所在,对海洋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海洋文化也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极其重大的研究价值,并且亟需发扬光大。本文将从海洋文化的概念、我国海洋文化的发展、海洋文化的作用(主要是对经济的影响)、我国海洋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如宗教、信仰、文学)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海洋文化、发展、相互作用

正文

“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说“海洋是生物的摇篮”。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那时的大气跟现在相比没有游离的氧。这些气体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下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海洋也就由此应运而生。并且,地球上的文明就是海洋孕育出来的产物。这个时期的海洋有温和的温度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一向被生命历史学家称为“热汤”。这种“热汤”为后来形成的许多自养型生物的生长和进化提供了舒适的条件,由此这个世界的生物也开始打开了进化的大门,海洋的发展和海洋与生物的关系就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浇铸了一座宏伟的海洋文化大厦。

海洋文化的概念

海洋文化是指相对于大陆文化而言的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 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 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 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仅包括涉及海洋的宗教、信仰、神话、喜剧、文学、艺术等; 广义上除包含狭义的内容外, 还包括海洋经济和海洋社会。海洋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它又包括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微系统: 海洋物质文化系统、海洋精神文化系统和海洋制度文化系统。

我国海洋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是最早走向海洋的民族之一,在华夏文明中,海洋文化占有显著地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7000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已认识海洋、走向海洋,并进行了伟大的冒险航行。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航海事业超过希腊,出现了征服海洋和经略海洋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古人对海洋的认识还处在天人感应阶段,但是在向东、向南拓展疆域的过程中,以中原为代表的农业文明与东夷、诸越文明相融合,使华夏文明中增添了崭新的海洋文化因素。

《易经》中就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的记载。从开放性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海洋文化总体上是一种趋向开放的景象。经历了诸如从秦始皇巡海、徐福东渡到汉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再到宋元时期航海贸易的空前繁荣,从对海洋的“鱼盐之利” 的初步认识到建立完备的市舶制度以谋求航贸之利。这种开放表现在积极拓展航路、发展官民并举的中外双向航贸关系,积极与外域建立多方面的联系等方面。比如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也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海洋文化。

元、明初时期,是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最辉煌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突出成就是郑和下西洋完成了对海洋的政治开拓,采取“柔远” 的外交政策,造就了盛极一时的东方海洋文化。

中华民族不但率先于世界其他民族走向海洋,而且在搏击茫茫瀚海的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为世界海洋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海洋文化在郑和时代达致巅峰,随后直转急下。一出把中国推向世界,但却没有把世界带给中国的可谓既是历史亮点,又为历史拐点的交织着自豪与悲情的历史壮举,在郑和手中悄然落幕。此后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乃至完全封闭,进而造成中华民族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最终落伍。

然而,到了历史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过往,吸取教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强烈意识到海洋国土的重要性,渐渐地以一个强硬的姿态捍卫国家的“黄色”和“蓝色”领土的完整,不断发展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迈得愈来愈大,中国慢慢回到海洋这个历史大舞台,正以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勤劳不断书写海洋文化的新篇章。

海洋文化的作用

海洋文化的发展对一个临海国家或地区极为重要。21世纪为海洋世纪。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海洋大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 、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就拿海洋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来说,海洋文化影响着海洋经济的运作方式和运作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到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作用, 海洋文化中的变革图强思想、探索冒险精神、全面开放理念、吃苦耐劳品格等, 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挖掘海洋文化特色, 还可促进经济优势的形成。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是我国海洋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下面便以我国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为例子。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与杭州湾交汇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2009年江浙沪三地GDP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迫切要求突破陆域制约,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资源是长三角区域最大的资源优势之一,是实现长三角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也是长三角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所在。据统计,长三角区域拥有海域面积约30多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8200多公里。2008年江浙沪三省海洋经济总产值为9584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4.7%。海洋文化是长三角区域海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长三角沿海先民已经能够制造和利用舟楫开始了海上航行,并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他们所及之处。自此之后,长三角沿海居民更是在这块辽阔的海域上挥洒着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文化奇迹。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状态的海洋捕捞与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船队,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全线贯通,都充分展示了长三角区域人民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与能力。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文化、精美独特的海洋盐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还有富含海洋特色的渔业文化、港口文化、科教文化、体育文化、文物古迹、名人文化、文学艺术等。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虽历经数千年的演进、整合与重构,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的创新力,植根民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对于海洋文化繁盛的长三角区域来说,研究璀璨的海洋文化,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过去,而应该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让海洋文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我国海洋文化的具体体现实例

海洋文化的精髓部分同大陆文化一样,同样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以下主要列举海洋信仰与海洋文学两部分。

一、海洋信仰

海洋神灵信仰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海洋的精神与感情支撑。有了这样的支撑,自然的海洋世界才变得“人文化”、“社会化”起来,海洋因而变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起来。中国具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数千年来,中国各地涉海民众所信仰崇拜的海洋神灵数量众多、丰富多彩。 如舟山渔民的羊府信仰。

舟山渔民有一种独特的信仰,羊府信仰。

岱山东沙、嵊泗菜园、嵊山都有“羊府宫” 海

洋中的生产生活,让舟山人特别需要心灵的慰

藉,信仰便是其中的一个途径。

舟山的民间信仰可谓五花八门,但归纳

起来有三大类:观音信仰、龙信仰和天后(妈

祖)信仰。而自古以来与海打交道的人,一般

都信仰妈祖,这是我国沿海人民的传统。

舟山人信仰妈祖,但同时也有自己的“妈

祖”——羊府大帝。舟山渔民普遍信仰“羊府大

帝”羊府大帝是舟山渔民的保护神,而羊府大

帝究竟是谁呢?定海人或许不知道什么是“羊

府宫”,但对于岱山和嵊泗的渔民来说,“羊府

宫”在他们心中有着不亚于“天后宫”的地位。

“羊府大帝”“职能范围”与“妈祖”(舟山多称天

后娘娘)差不多,而“羊府大帝”信仰在舟山渔

民中又比较普遍,特别在岱山、嵊泗渔民心中的位置很高拢洋回来的第一条大黄鱼必是供奉“羊府大帝”的,因此舟山学界也称“羊府大帝”为舟山的妈祖。

舟山的妈祖,影响很广。到羊府宫求“羊府大帝”保佑的大多为当地渔民,特别是船老大。船老大们出海之前都要到那里求“羊府大帝”

保佑自己平平安安,满载而归。若遇风浪大作,家中有渔船

未归,便有渔民家属抱子携女到羊府宫进香,祈求降福消灾。而羊府宫的影响不仅在本地,不单是东沙的渔民,秀山、长涂等外岛的渔民乃至宁波奉化、象山,台州等外市县的渔民都会来羊府宫祈求平安。

二、海洋文学

中国的海洋文学源远流长,且海洋文学同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紧密相连,或者说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艺术记录。??

海军作家郭富文有两部有关海洋的作品:《女子陆战队》和《血火海洋》。《血火海洋》阐述了世界海洋的争霸历史以及中国海洋的征战实录。书中许多事实虽然已写进历史教科书,但读来依然让人怦然心动,因为许多故事讲述的是与海洋相关的我们民族的屈辱往事。作品也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海军发展的步履。《女子陆战队》一书全方位展示中国海军女子陆战队的壮美画卷,女子陆战队在战火硝烟中百炼成钢,她们的光荣与梦想,亲情与友情,汇成一支激荡人心的青春交响曲,她们各自收获着成功与爱情。。。。。????《人与海洋》一书中对人与海洋的关系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的透视,可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海洋的关系,认识海洋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还有许许多多有关海洋的著作,如:《老人与海》、《海之门》、《海底两万里》 等。海洋文学的不断涌现正表明海洋文化的强大艺术特征,它不仅书写了有关海的历史、传说等还融入了人的感情,也是人类文学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曲金良 ,《海洋文化概论》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2. 曲金良 ,《海洋文化与社会》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注:4月21日即周六上午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开始是张艳老师叫同学帮忙点名的,我签到了,但没带相机照片未上传。

篇三: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

1117.《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笛福

1118.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创作的著名海洋童话是哪一部? 《海的女儿》

1119.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帕拉达号三桅战舰》又名是什么?《环球航海游记》

1120.《白鲸》的作者是谁?美国作家麦尔维尔

1121.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海洋科幻小说家是哪一位?凡尔纳

1122.尼摩船长是凡尔纳哪部小说里的人物?《海底两万里》

1123.《大西洋岛》是法国作家皮埃尔·博努瓦于1919年出版的什么题材的小说? 海洋幻想小说 1124.“人可以被消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是海明威哪部小说里的名句?《老人与海》

1125.中国最早记录海洋神话的书是哪一部?《山海经》

1126.中国古代第一首咏海诗的作者是谁?曹操

1127.中国作家中被誉为“大海的女儿”的著名现代作家是哪一位?冰心

1128.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手中的武器是什么?三叉戟

1129.“南极”一词最早见于哪部典籍?《山海经》

1130.成语“沧海桑田”的典故出自晋代葛洪写的哪部书?《神仙传》

1131.中国历史人物花岗岩雕像最高大的雕像是谁的雕像?郑成功

1132.《大海啊,故乡》的曲作者是谁?王立平

1133.厦门海关钟声选自哪首歌曲的旋律?《鼓浪屿之歌》

1134.歌曲《东方之珠》歌颂的城市是哪一个?中国香港

1135.国外新船下水时举行掷瓶礼要打碎一瓶什么酒?香槟

1136.世界岛屿文化节于1998年7月18日至8月13日在哪里举行?韩国济州岛

1137.举办捕豚节的国家是哪一个?丹麦

1138.我国首届渔民节1991年4月20日在山东什么地方举办?荣成

1139.最早记录海陆变迁思想的古籍是哪部?《诗经》

1140.在我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关系并开创中国月生潮汐论先河的古代典籍是哪部?《论衡》 1141.“制海权”理论的奠基人是谁?马汉

1142.我国古代专门训练水军的兵书《纪效新书》的作者是谁?戚继光

1143.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谁?法显

1144.最早发现好望角的探险家是谁?迪亚士

1145.第一个走完西北航道的探险家是哪个挪威探险家?阿蒙森

1146.最早从冰层下成功地穿越北冰洋的美国核潜艇叫什么号?“鹦鹉螺”

1147.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信仰中保佑航海安全的海神主要是谁?妈祖

1148.我国沿海民间的妈祖信仰,起源于哪个朝代?宋代

1149.沿海各地“天后宫”祭祀的主要“神灵”是哪位?海神

1150.我国沿海一带的海船中,“福船”的意思指的是什么?在福建建造的船。

115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是哪国人发明的?中国人

1152.《朝天录》是什么书?

《朝天录》是明代朝鲜贡使对通过海路赴明朝廷进行朝贡活动的记载的总称。多记录有明朝本土和朝鲜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海上航行状况等,是了解当时东亚形势和海上交通交流的重要史料。

1153.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第一个实现了中国在帆船帆板项目的奖牌零突破的中国女子帆板运动员张小冬是哪里人?青岛

1154.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为中国在奥运会帆船项目上夺得首枚奖牌的女运动员是谁?徐莉佳

1155.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在奥运会帆船项目什么级别的比赛中夺得首枚奖牌?

女子激光雷迪尔级

1156.中国具有“帆船之都”美誉的海滨城市是哪座城市?青岛

1157.我国历史上从何时起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至晚从宋代。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朱彧《萍洲可谈》成书,书中称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阴观指南针”。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徐兢奉命航海出使高丽,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记述了航海出使的整个行程和相关历史事件,其中也记载了应用指南针航海。这是目前世界上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

1158.在我国沿海一带,为什么传统海船上都在船头两侧各画有一只大眼睛?

在我国沿海一带,传统海船上都在船头两侧各画有一只大眼睛,至今如此。这是模仿鱼龙形象。民间相信这样的船有灵性,在海上既能得到海龙王的保护,又能驱走海怪,保护航海安全。

1159.“贝丘遗址”是什么?

在我国北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南至两广及云南等我国东部沿海及南部临江滨湖地区,分布着众多新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原始社会人们食余弃置的大量、集中的贝壳堆积,称为贝丘遗址。其文化堆积层中往往发现大量文化遗物、船具渔具、

房基、窖穴和墓葬等,反映了渔捞活动在当时的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因其以大量、集中的贝壳堆积为主要特征,故称为贝丘遗址。

1160.什么是“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自先秦以来,海外交通和海洋贸易十分发达,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和优势地位。中国产的丝绸、陶瓷、茶和其他商品,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路运往海外世界各地,人们一般把这样的海上贸易的主要交通航线,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1161.什么是“南海一号”?

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南海打捞出一艘宋代商船,发现了大综以陶瓷为主的船货。鉴于该船及其船货的重要价值,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1162.郑和是什么人?

郑和, 明朝太监,世界航海第一人。本姓马,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约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自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受朝廷派遣,28年中七次率大型皇家船队下西洋,出使东南亚、南亚、中亚及非洲地区,实施和平外交,使明王朝出现了天下“万国来朝”的繁盛局面。郑和职务是钦差正使总兵太监,也称“三保太监”。

1163.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如何?

郑和受朝廷派遣七下西洋,所率为大型皇家船队,每次船只多达300只,人员27000多人,郑和所乘“宝船”44丈长,合今120多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七下西洋,出使东南亚、南亚、中亚及非洲地区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这些地区大多数纳入明王朝直接或间接领属管理的区域,促成了明王朝天下“万国来朝”的繁盛局面的出现。

1164.郑和“大航海”下西洋比哥伦布“大航海”如何?

郑和下西洋开始与1405年,哥伦布开始于1492年;郑和下西洋每次船只多达300只,27000多人,哥伦布船只只有3只,87人;郑和船队到达东南亚、南亚、中亚及非洲地区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印第安人地区;郑和传达的是中华文明、和平友好,哥伦布带去的是西方对印第安人地区的殖民。

1165.“法显登陆”是怎么回事?

法显是东晋高僧,曾去印度取经,后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航海回国途中,几度在海上遭风,曾经漂流抵达的地点,至今仍是谜团。后几经辗转回国,在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在牢山居住一年,著《法显传》,又名《历游天竺记》、《佛国记》等。“法显登陆”事件,表明古代航海生活的艰难和海路文化交流受海洋环境影响的多变性、偶然性。

1166.“胶莱运河”是怎么回事?

胶莱运河,是元代初年挖通的一条打通山东半岛、连通胶州湾与莱州湾、取直海运通道的连海大运河。是世界上第一条大型连海大运河。明代曾再度打通使用。

1167.我国古代的“市舶司”是怎么回事?

我国古代的“市舶司”,相当于现代政府的外贸管理与缉私部门,大体相当于海关,是我国古代政府设在沿海大型港口地区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唐代出现“市舶司”的雏形,时称“市舶使”,是朝廷派出使察管理的临时机构,宋代开始成为常设机构。

1168.“星期五”是哪部作品里的人物?《鲁滨逊漂流记》

1169.小说《白鲸》里白鲸的名字叫什么?莫比·迪克

1170.儿童喜剧《宝船》的作者是谁?老舍

1171.自称“海上钓鳌客”的古代诗人是谁?李白

1172.希腊神话中的歌手阿里翁是被阿波罗变成的什么海洋动物从大海中救出的?海豚

1173.《说文解字》对“海”的解释突出了海的什么特点?纳百川

1174.“宝贝”的原义是指什么?南海贝类的一种

1175.麦哲伦纪念碑建在哪个岛上?马克坦岛

1176.在新西兰北部的汉薄港曾经为领航有功的什么海洋动物建立了铜雕纪念碑?白海豚

1177.我国第一张海洋歌曲CD和盒式录音带于1998年5月是由哪家单位和中国出版社音像部联合制作出版的? 国家海洋局

1178.降半旗致哀的习俗源自古代的什么事件?海战

1179.“航海发现日”纪念的是谁?哥伦布

1180.国际海洋年是哪年?1998年

1181.崇拜鲨鱼的部落位于哪个群岛?所罗门群岛

1182.《哥伦布航海日记》是哥伦布在第几次航海探险中所写?第一次

1183.鉴真东渡日本直到第几次才成功的?第六次

1184.世界上第一个环球航行的探险家是谁?麦哲伦

1185.谁是英国环球航行的第一人?德雷克

1186.美国“鹦鹉螺”号潜艇的名字来源于哪位作家的小说?笛福

1187.我国沿海一带的海船中,“沙船”的意思指的是什么? 预防在海沙上搁浅的船

1188.东晋高僧法显,去印度取经经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航海回国,最终是在哪里登陆的?今青岛 1189.北京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是在哪里?青岛

1190.凡尔纳创作的著名海洋题材的作品有哪些?

《神秘岛》 、《海底两万里》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

1191.中国古人曾把“海”又称为什么?“天池”、“巨壑” 、“无底”、“百谷王”

1192.库柏创作的海洋冒险小说有哪些?《舵手》、《红色强盗》、《女海妖》、《陆地与海洋》 1193.写过《海的梦》的作家有哪些?巴金、王蒙

1194.“四海”有哪些含义?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中国四周的海疆、东海 西海 南海北海

1195.解释海水永不枯竭的中国古代代表作有哪些?《庄子·秋水》、《天问》、《天对》

1196.代表马汉的“制海权”理论的著作是哪“三部曲”?

《1660年-1783年间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793年-1812年间制海权对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制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

1197.孙中山具有哪些海权思想?

从西方列强手中夺回海权是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自由富强的重要条件;将海军建设列为国家建设之首;将海南岛设省;争太平洋的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

1198.“海上丝绸之路”运输、贸易的主要商品是什么?陶瓷制品和丝绸织品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