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优秀论文)网络技术的社会建构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4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科学技术哲学论文

浅谈科学技术哲学

姓名:曾丹 学号:201007014224 摘要:技术学是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学科的统称,是介于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又性学科门类。仿照科学学的学科结构,可将技术学的分支学科区分为理论技术学、专门技术学、应用技术学三个学科系组。技术学经历了长期的孕育过程,同技术哲学、技术史有着难分难解的交叠关系。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既有研究视角、基本内容的差异,又有某些共同性的研究课题。

关键字:技术学、哲学、科学、工程技术、工程观

正文:科学和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科学是以世界的各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问题为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科学提供关于世界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方面的“特殊规律”,哲学则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因此,哲学理论思维较之科学理论思维来说在对世界的把握上就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最高的解释性。在此意义上,哲学是科学之帅。由于人类理论思维形成的过程首先是逻辑思维的形成过程,而古希腊时代的三位伟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殚精竭虑地思考和追究过思维的逻辑问题,他们对概念和思维规则的探索和认识,使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力逐步走向成熟。在此意义上来说,哲学是科学之母。因此,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都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和哲学思维特性的影响。当然,科技工作者并非学了哲学才会思维,但学好了哲学,通晓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之后,有助于他更正确地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科学是指理论化了的知识体系,旨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实践之产物,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技术则是指关于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知识。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 “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技术发明需要科学理论支撑,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科学提出发展的可能,技术变“可能”为“现实”;技术发明推动科学进步,科学的成就推动技术进步。现代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其内在的统一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大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1948年钱学森发表了“工程与工程科学”的论文,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论述了工程科学的思想。工程科学的学科特征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复杂性科学的特征、交叉科学的特征及综合科学的特征。

工程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就是创造能够满足人类所需要的新存在物,工程活动作为一项具有科学内涵和技术内容的人类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人类满足生活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工程技术是工程活动中所运用的技术或者为工程活动服务的技术,是具体地研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则和方法,是工程和技术的统一体。

工程与技术同属于改造世界的实践范畴,二者既相互联系由相互区别。工程一般强调的是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尤指有较大规模且有复杂的组织系统的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而技术虽然也指技术活动,但对技术活动的规模没有要求,而且往往强调的是技术活动中的手段和方法。任何一项工程都包含了若干数量的技术活动。技术与工程不可分离,没有不依托于工程的技术,也没有不运用技术的工程。技术是工程的支撑与基础,工程是技术的载体和应用。工程的发展大大扩展了技术的使用范围,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可以说,科学活动的核心是科学发现,技术活动的核心是技术发明,而工程活动的核心则是工程建造[2]。

讨论到这里,形成了“哲学—科学—技术—工程—生产力” 的一条知识链,哲学指导及影响科学,科学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实

践转化为工程,最终工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反过来生产力的需求推动工程和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科学的进步,科学反作用于哲学,影响人们的哲学观和哲学逻辑思维,于是各个单元有机统一,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其中,“科学、技术、工程”这三者相互联系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从科学理论到工程技术实践的飞跃,体现了科学理论经过技术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3.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转化

从在大学阶段学习基础课程,到研究生阶段进行相关研究工作,这一路走来,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程技术的概念以及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转化关系。简单来说,在大学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基础科学,到了大三大四也开始接触一些技术科学,但是这些课程都比较理论化,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一般较为间接;而到了研究生阶段,我所在的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把我们所学的理论化的科学知识工程技术化,如何将其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

在这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大学时我上过《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这是一门基础性的、有关控制理论研究的学科。控制理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对火控系统的研究提出以来,在这几十年里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经典控制理论中,其思想精髓为:对于被控量的控制,采取反馈作用,得到误差信号,以达到期望水平[3]。例如,自动温控系统,通过被控温度的反馈与指令值的差值,进入系统对被控量进行控制,使误差趋近于零。为形象说明控制系统,下图给出一个控制系统的最简化模型:

指令

图 1 控制系统示意图

我们实验室的特长就是如何利用控制理论的相关思想,去精确控制导弹的飞行,从而击中目标。导弹的自动驾驶仪就是这样一种器件,它和上述的温控系统一样,只不过是利用控制思想去控制导弹的过载、速度以及姿态,使得导弹在空中保持稳定,进而准确地击毁目标。

首先,我们要进行理论设计,运用我们所学的相关基础科学知识,建立起一套理论的自动驾驶仪模型;随后要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验证,通过相关软件搭起自动驾驶仪仿真模型,结合弹体、气动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得出我们所期望的仿真结果;接下来进行模型的实物搭建,用电路板和各种电子器件搭建成与之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统,然后安装到导弹系统中;最后进行导弹打靶试验,检验这套自动驾驶仪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达到我们之前的预期结果。

这样一来,从整个过程来看,我们就把相关的控制科学转化成为了工程技术实现,成为了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从科学到工程技术的质的飞跃。

4.树立正确的工程观

作为一名将来从事航空航天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在读研究生,我所要学习的不光是将大量且相互联系的基础科学转化成为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工程技术,最重要的是树立起一种工程思想和工程观

篇二:科学技术哲学论文

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 :科学技术哲学 学生所在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 : 机电控制

学 生 姓 名 : 刘申

学 号 :12S108012

学 生 类 别 : 工程硕士

考核结果 : 阅卷人 :

第 1 页 (共 (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优秀论文)网络技术的社会建构)5页)

“中国模式”研究论述

在华尔街金融风暴肆虐全球的今天,有关“中国模式”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国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都从不同的视角对此重新进行解读。当然,这也极大的吸引了国人的目光和注意力。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无可厚非的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O多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并不断完善我们的发展模式也是硬道理。

1.“中国模式”问题的提出

实际上,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新中国发展道路问题,这其中就包含了对“中国模式”的初步探讨。2004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在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独立自主摸索出了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北京共识”的提出,无疑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回应,同时雷默把“北京共识”的重点放在与“华盛顿共识”的反冲功能上,但这一点没有得到国内学界的认同。所以,“北京共识”在国内的影响也远远不如国外,国内学者很快用“中国模式”的概念取代了“北京共识”。

“中国模式”问题能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是有其原因的。首先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打破了日本创下的经济奇迹。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将社会主义因素和市场经济因素的有效结合,取得了巨大成功,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创举。其次,“中国模式”问题的提出是西方各国对中国发展态势的重新审势。西方一些国家认为中国难逃苏东剧变的命运,将很快因四分五裂而垮台。而美国提出“中国威胁论”认为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战略方面,中国将对美国的至关重要的利益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最后,“中国模式”问题的提出是国际社会对“华盛顿共识”进行反思的结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对非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华盛顿共识”。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拉美国家采用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主要依赖外资外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结果是债台高筑,借新债还旧债。阿根廷和俄罗斯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要求进行改革,并没有取得成功。

2.“中国模式”的含义

首先“中国模式”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应用的“中国模式”,仅指的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间的社会发展模式,以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作为分界点。其次,“中国模式”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中国模式”还不成熟,也没有定型。在理解“中国模式”时,不能将其视为一种固定的、成型的发展模式,而应当坚持发展的观点,将其看作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再次,“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北京共识:不仅是对中国经验的总结,还因其与华盛顿共识相对应而暗含有向其他国家推销中国经验的味道,这恰恰是中国应当力求避免的。“中国模式”:对中国发展经验和中国发展理念的总结。世界上没有唯一的发展模式,只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世界上也没有最好的发展模式,只有最适宜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的高度总结,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是“中国模式”题中应有之义,但“中国模式”的意义又绝不仅限于此。正如雷默所言,“求变、求新和创新是这种共识体现实力的基本措施”。“中国模式”所涉及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

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绝不是仅从经济一个方面所能概括的,因为现代化不仅涉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涉及政治体制的完善、社会结构的转变、思想文化的更新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诸多内容。

3.“中国模式”的特点

3.1规模巨大

中国的崛起是人类发展史上参加人数规模、经济规模、市场规模、消费规模最大的发展之路,这也决定了中国巨变的成功与失败都会对世界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870年美国经济起飞的时候,美国人口只有4200万人;1950年二次大战之后日本经济起飞的时候,它的总人口只有8000多万人;而1978年中国经济起飞的时候,我们的总人口已经是9.6亿人。因此,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这么大的经济体和人口群,在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

3.2 发展与转变最迅速

它几乎把西方国家150-250年的历史巨变压缩和集中在50-100年的时间之内。例如:1870年-1913年的43年时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3.9%;1950年-1973年,整个日本经济增长率平均年增长率9.2%,曾被称为“日本奇迹”。而中国打破了日本的记录。实现了连续30年的经济高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9.8%。没有一个国家在我们之前,能够创造这样一个历史。各类变量相对中国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是变化最快的,相对同期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变化最快的,也超过了发达国家发展的相同时期。这也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沿着或跟随西方国家传统的现代化之路“亦步亦趋”,势必是采取“蛙跳”式发展或者避免重蹈高代价式发展之路。但这本身也会给中国社会构成巨大的压力。

3.3 社会变迁范围最大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在过去的400-500年间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革命,包括宗教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交通革命、能源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物革命。而中国社会几乎同时经历这些社会革命,且以经济高速发展为基础和驱动的革命。因此中国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一场同时发生的社会革命。

3.4 发展极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不仅表现为城市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不平衡,而且表现为政治与经济、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和谐等突出现象。

4.“中国模式”的意义

“中国模式”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它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解决亿万人民温饱问题、拥有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还在于采取审慎行事的循序渐进方式适时推进政治改革、确保社会稳定、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中国模式”开始作为一种软力量而对国际社会产生吸引力。“中国模式”的经验有可能成为全世界获取发展和转型思想的灵感宝库。

“中国模式”启示了一个国家应该独立自主地走有本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发展中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发展时,必须遵循本国国情,通过创新的实验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而不能盲从西方模式,不惜代价地引进外资或外国公司,一个国家需要创造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其次,“中国模式”启示着一个国家应该在发展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中国模式”正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最佳体现。再次,“中国模式”不仅在东亚地区独树一帜,而且在整个世界发展理论舞台上,也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中国模式”的发展是对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做出的真正贡献。

5.“中国模式”的展望

中国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还需要不断检验和创新。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因素还相当多,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运行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还远未解决,中国政治体制

改革也面临着重重困难。然而中国国家领导人清楚地知道中国改革未完成的性质,知道“中国模式”不完善的性质,对“中国模式”的未来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我们已经成功地开展了各项有意义的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任务、新问题,同样要求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求新、求变和创新,深刻挖掘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重视预测改革过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经济上不折腾,政治上不折腾,社会不能折腾,生态上不要折腾,不折腾别人,“中国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何缩小城乡收入的“剪刀差”,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如何加快推进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如何完善公共财政,为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如何促进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个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难关正等待我们攻克,“中国模式”的发展完善依然任重道远。

篇三:科学技术哲学论文

浅谈科学技术哲学

姓名:曾丹 学号:201007014224 摘要:技术学是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学科的统称,是介于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又性学科门类。仿照科学学的学科结构,可将技术学的分支学科区分为理论技术学、专门技术学、应用技术学三个学科系组。技术学经历了长期的孕育过程,同技术哲学、技术史有着难分难解的交叠关系。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既有研究视角、基本内容的差异,又有某些共同性的研究课题。

关键字:技术学、哲学、科学、工程技术、工程观

正文:科学和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科学是以世界的各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问题为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科学提供关于世界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方面的“特殊规律”,哲学则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因此,哲学理论思维较之科学理论思维来说在对世界的把握上就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最高的解释性。在此意义上,哲学是科学之帅。由于人类理论思维形成的过程首先是逻辑思维的形成过程,而古希腊时代的三位伟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殚精竭虑地思考和追究过思维的逻辑问题,他们对概念和思维规则的探索和认识,使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力逐步走向成熟。在此意义上来说,哲学是科学之母。因此,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都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和哲学思维特性的影响。当然,科技工作者并非学了哲学才会思维,但学好了哲学,通晓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之后,有助于他更正确地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科学是指理论化了的知识体系,旨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实践之产物,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技术则是指关于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知识。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 “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技术发明需要科学理论支撑,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科学提出发展的可能,技术变“可能”为“现实”;技术发明推动科学进步,科学的成就推动技术进步。现代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其内在的统一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大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1948年钱学森发表了“工程与工程科学”的论文,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论述了工程科学的思想。工程科学的学科特征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复杂性科学的特征、交叉科学的特征及综合科学的特征。

工程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就是创造能够满足人类所需要的新存在物,工程活动作为一项具有科学内涵和技术内容的人类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人类满足生活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工程技术是工程活动中所运用的技术或者为工程活动服务的技术,是具体地研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则和方法,是工程和技术的统一体。

工程与技术同属于改造世界的实践范畴,二者既相互联系由相互区别。工程一般强调的是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尤指有较大规模且有复杂的组织系统的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而技术虽然也指技术活动,但对技术活动的规模没有要求,而且往往强调的是技术活动中的手段和方法。任何一项工程都包含了若干数量的技术活动。技术与工程不可分离,没有不依托于工程的技术,也没有不运用技术的工程。技术是工程的支撑与基础,工程是技术的载体和应用。工程的发展大大扩展了技术的使用范围,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可以说,科学活动的核心是科学发现,技术活动的核心是技术发明,而工程活动的核心则是工程建造[2]。

讨论到这里,形成了“哲学—科学—技术—工程—生产力” 的一条知识链,哲学指导及影响科学,科学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实

践转化为工程,最终工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反过来生产力的需求推动工程和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科学的进步,科学反作用于哲学,影响人们的哲学观和哲学逻辑思维,于是各个单元有机统一,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其中,“科学、技术、工程”这三者相互联系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从科学理论到工程技术实践的飞跃,体现了科学理论经过技术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3.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转化

从在大学阶段学习基础课程,到研究生阶段进行相关研究工作,这一路走来,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程技术的概念以及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转化关系。简单来说,在大学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基础科学,到了大三大四也开始接触一些技术科学,但是这些课程都比较理论化,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一般较为间接;而到了研究生阶段,我所在的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把我们所学的理论化的科学知识工程技术化,如何将其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

在这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大学时我上过《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这是一门基础性的、有关控制理论研究的学科。控制理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对火控系统的研究提出以来,在这几十年里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经典控制理论中,其思想精髓为:对于被控量的控制,采取反馈作用,得到误差信号,以达到期望水平[3]。例如,自动温控系统,通过被控温度的反馈与指令值的差值,进入系统对被控量进行控制,使误差趋近于零。为形象说明控制系统,下图给出一个控制系统的最简化模型:

指令

图 1 控制系统示意图

我们实验室的特长就是如何利用控制理论的相关思想,去精确控制导弹的飞行,从而击中目标。导弹的自动驾驶仪就是这样一种器件,它和上述的温控系统一样,只不过是利用控制思想去控制导弹的过载、速度以及姿态,使得导弹在空中保持稳定,进而准确地击毁目标。

首先,我们要进行理论设计,运用我们所学的相关基础科学知识,建立起一套理论的自动驾驶仪模型;随后要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验证,通过相关软件搭起自动驾驶仪仿真模型,结合弹体、气动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得出我们所期望的仿真结果;接下来进行模型的实物搭建,用电路板和各种电子器件搭建成与之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统,然后安装到导弹系统中;最后进行导弹打靶试验,检验这套自动驾驶仪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达到我们之前的预期结果。

这样一来,从整个过程来看,我们就把相关的控制科学转化成为了工程技术实现,成为了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从科学到工程技术的质的飞跃。

4.树立正确的工程观

作为一名将来从事航空航天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在读研究生,我所要学习的不光是将大量且相互联系的基础科学转化成为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工程技术,最重要的是树立起一种工程思想和工程观

本文已影响